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北京初中一對一輔導機構排名

北京初中一對一輔導機構排名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24 16:29:21

來源:北京晚報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校外學科類培訓得到有效治理。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課餘時間增加了。如何讓“雙減”政策向縱深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自本月起,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實施範圍拓展至全市。該項目由北京市教委委托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搭建服務平台,全市646所學校33萬餘名初中生将可免費接受在線輔導。

學生:一線名師“開小竈”

輔導不隻是“補課”

晚上六點,平谷區第七中學初三學生郭兆年放學回到家,便打開手機上的“好雙師”App。

北京初中一對一輔導機構排名(北京初中生都能免費選名師在線輔導了)1

“從初一就開始用,一般首選一對一實時在線輔導,隻要有合适的老師在線,就會向對方發出連線邀請。”作為前期試點地區的學生,郭兆年已經是平台的“常客”。

“老師您好,我想請教下這道題。”接通後,郭兆年将一道數學題拍照發過去。在老師一步步的引導下,他很快找到突破口。

此前,郭兆年也用過幾次拍照搜題App。“那種隻是給答案,看完并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在線輔導平台上的老師會更注重講過程,讓我徹底吃透相關知識點,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除了一對一輔導以外,郭兆年還會關注平台上發布的互動課堂預告,找自己感興趣的去聽。“平台也會進行個性化推薦。比如,我問過有關英語語法的問題,就會提供相關的資源鍊接。”

“以往花錢都很難在外面找到優質教育資源,現在全市名師可以在平台上免費任選,對遠郊區的學生來說,确實獲益匪淺。”郭兆年的在校老師王衛紅對此深感欣慰。

據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融合應用實驗室主任陳玲介紹,在線輔導服務包括一對一實時在線輔導、一對多互動課堂、問答中心以及微課輔導等四種形式。自2016年11月試點以來,先後面向通州、延慶、懷柔、密雲、平谷、房山、門頭溝和大興區8個區9萬餘名初中階段全體學生開展在線輔導服務,累積輔導200萬餘次。

“一個好的教育生态,其實是一邊治理亂象,一邊增加供給。如果隻是一味去堵,很難取得想要的效果。”在陳玲看來,平台将全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彙聚起來,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實現動态流轉。“在這上面,并不是簡單的補課,而是鼓勵老師發揮特長,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給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的可能。”

老師:每次就像“開盲盒”

“身經百戰”應變強

“剛開始還是挺有挑戰性的,畢竟學生來自各個區縣,教材版本也不一樣,思維方式、表述習慣都不一樣。”作為最早一批參與輔導的區級骨幹教師,北京市日壇中學實驗學校英語老師李素梅入駐平台已有五個年頭,“輔導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或方法,還有情感上的關照。

北京初中一對一輔導機構排名(北京初中生都能免費選名師在線輔導了)2

李素梅在線輔導功課

每當與學生連線,她總是主動問好。“有的孩子一開始比較害羞,接通後隻能聽到孩子的呼吸聲,聽不到說話聲。”遇到這種情況,李素梅都會微笑面對,“孩子就算看不到我的臉,也能通過聲音聽出我在微笑,這樣有助于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一段時間後,李素梅陸續開始有了“小粉絲”,“很多孩子經過系統輔導以後進步明顯,中考結束還會主動跟我報分數,我也替他們高興。”五年來,李素梅在平台上輔導時間累積輔導800多個小時,見證了學生們的點滴變化,“不再隻是直接問問題,而是會先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發問、善于發問,這點特别難得。”

輔導過程中,李素梅也在不斷總結經驗。“最開始隻是被動等着學生來問,現在會有備而來,逐步建立起小資源庫,可以根據學生的問題,找出中考裡面的真題,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練手,檢驗是否真正掌握。”李素梅發現,學生的提問也讓自己在線下教學中更能遊刃有餘,“疫情期間,有學生問到關于新冠肺炎的英語閱讀題,這樣的文章非常好,我會及時保存下來,充實到教研組的備課素材裡。”

身為區級學科帶頭人,北京一零一中礦大分校物理老師鄒兆雲也在平台上輔導三年有餘。

北京初中一對一輔導機構排名(北京初中生都能免費選名師在線輔導了)3

鄒兆雲在平台上進行輔導

每次不知道面對的學生是什麼樣的,問題也是完全不可預設的,這種感覺有點像‘開盲盒’,需要老師對整個初中階段甚至高中階段的内容很熟練,确保随時可以調用。”12年初中、8年高中的教學經驗,讓鄒兆雲得以在平台上應對自如,“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輔導學生時,可以讓老師對教材有更好的把握。在學校教學生的時候,更知道如何把問題講清楚。再加上‘身經百戰’,應變能力也會好很多。”

AI智能分析語義找需求

平台全程監督保質量

“從全國範圍來看,這樣的開放型在線輔導并沒有先例可循,所以試點期間我們一直在摸索。”陳玲表示,平台上有九個學科的專家團隊,“他們本身就是課标組或教材的專家,對于各個階段的學習遞進性和銜接性有着清晰的了解,背後有相應的學科圖譜,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精準定位,幫助學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資源和老師。”

據了解,在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中,平台會判斷輔導的質量和互動的模式。“比如,一道題是直接講結果、單向灌輸,還是啟發式引導、雙向互動,我們都會關注,也會及時給老師一些建議,幫助老師改進輔導方法。”陳玲談到,在技術層面上,平台結合人工智能開發AI智能學,可以通過語義分析,判斷學生的學習需求,推送相應的學習資源。

此外,平台還采取網絡核查和現場調查等方式,對老師在線輔導各環節進行全程監督,按照一定周期對不規範輔導進行核實,聯合區校對違規教師進行提醒并敦促改正。“老師的績效與輔導時長直接相關,但這個時長也是要經過後台檢測的。如果輔導過程中靜默時間過長,或者靠放背景音樂刷時間,這些異常情況都會被識别出來,最終隻保留有效輔導時長。”

根據“雙減”要求,平台也在細節上做出調整。“包括調整輔導時間、限定連續輔導時長等,保證輔導效果、保護學生視力。”陳玲表示,根據實施情況,平台輔導教師還将适時拓展到部分有資質的校外教育機構學科教師、高校或社會各界知名專家,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輔導服務。

市人大代表:

優質供給讓教育回歸本真

“‘雙減’之下,我們需要思考如何盤活現有優質教育資源,有針對性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北京市人大代表、三裡屯一中校長王利如認為,現在學校雖然也有分層輔導,但畢竟條件有限,往往還是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對于學有餘力的孩子來說,可能希望老師為他們的興趣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而學習相對吃力的孩子,可能需要老師幫助自己解決課堂上沒聽明白的問題。”

王利如表示,開放型在線輔導平台能夠與線下教學形成互補。“相比起以往的校外培訓來說,這個平台本身對學生免費,可以有效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她提出,平台上的一線老師對于課标理解更深入,有助于讓教育回歸本真,“學生也能選擇适合自己風格的老師,對于提高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好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