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濰坊民辦小學入學條件

濰坊民辦小學入學條件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2 18:42:53

記者 秦國玲

2022年,濰坊中新雙語學校迎來了建校20周年。9月29日,學校舉辦了20周年校慶文化節,為期一個月的校慶活動月也落下帷幕。而這所學校20年前設立之初,是為滿足群衆對高品質教育的需求,傾情傾力打造的一所優質精品學校。今年暑假,剛剛經曆了民轉公,現在是一所公辦小學。

今年秋季,濰坊2022年義務教育學校民辦學校轉公辦也逐漸明晰。濰坊共有11處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分别為中新雙語學校、金寶雙語小學、濰坊外國語學校、濰坊外國語中學、濰坊外國語學校聖基分校、濰州麓台學校、新青中學、金馬公學、濰坊濱海鲲城學校、濰坊弘信學校、濰坊峽山實驗初中。而政府新建學校投用、新招聘教師到崗等一系列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的改革措施,讓生活在濰坊的人們,都能在家門口上到好學校。

濰坊民辦小學入學條件(濰坊城區11所中小學轉公辦)1

民轉公 20年曆史的“老”校重“新”出發

9月1日,坐落在濰坊中心城區的濰坊中新雙語學校經曆了校舍、操場翻新後,以嶄新的面貌和全新的身份迎來了新學年,也迎來了今年轉為公辦學校後的第一屆公辦小學生們,學校一年級共招收6個班,班額嚴格控制在45人以内。

“轉公後,領導班子、原有教師團隊和原有特色課程都不變。”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将繼續在課程育人、藝體科技、家校合育、文化建設等方面不斷優化升級,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奎文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是建校20周年,也是民轉公元年,學校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更是全新的起點,中新雙語學校優秀的基因不會變、優良的品質不會變、育人的内核不會變。

為推動奎文區義務教育事業均衡、優質發展,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增加公辦學校學位供給,今年8月,奎文區教體局在充分調研、科學決策的基礎上,将這所擁有20年辦校曆史,在濰坊民辦中小學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小學轉制為公辦小學。

學校6年級1班的李雪瑩老師今年剛剛考入奎文區聘的教師,她也是中新雙語學校成立之初第一屆畢業生。“我的母校一直都是濰坊教育的佼佼者,校舍硬件以及師資水平、教育質量都很好,這也是當初父母為我選擇這裡的原因。大學畢業後,我返回母校擔任成為了一名教師,在這裡再成長再出發。”

值得關注的是,這所高标準配置的學校今年轉為公辦後,家長們感受最明顯。“這樣的機遇和轉變,我們家長太幸運!”一年級學生家長李女士說,“原來學校每年報名都火熱,都要電腦派位。之前老大的學費一年要1.3萬,小學6年下來就是7.8萬,我們普通工薪家庭兩個孩子錢有點緊。老大當初還是收費,老二上學就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我感覺我們真的是沒花多少錢就享受到‘民辦學校’的品質,賺了!”而中新雙語學校初中部劃歸明德學校,轉公後實行劃片招生,也讓家長們拍手稱快。“學校老師配置的好,管理嚴格,這兩年的中考成績都很搶眼,家門口有這麼一所好的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省事省錢。”

濰坊民辦小學入學條件(濰坊城區11所中小學轉公辦)2

這個暑假濰坊城區11所民校轉公

新學年,2022年濰坊城區民轉公塵埃落定,中心城區共有8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轉公,學生将不再繳納動辄數萬元的學費,優質教育資源和優質學位,将能夠最大化、就近服務于區域内的人們。

今年濰城區共有5所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分别為濰坊外國語學校、濰坊外國語中學、怡園路小學(原濰坊外國語學校聖基分校)、濰州麓台學校、新青中學改制為公辦學校。今年秋季,濰城區内還有濰坊光正實驗學校、濰州外國語學校、濰坊楓葉學校三所民校招生。

高新區在2021年高新雙語學校、東風學校轉為公辦後,今年金馬公學轉為公辦學校。今年高新區未來實驗學校由政府購買學位,采用動态調劑與電腦派位相結合的方式,優先解決周邊公辦學校學位緊張的問題。高新區(上海)新紀元學校公民同招,公辦招生為新昌發展區内行政村符合原住居民條件的學生。濰坊瀚聲學校、濰坊歌爾學校、高新區美加學校招生主要面向高新區。

奎文區今年中新雙語學校、金寶實驗小學轉為公辦學校,中新雙語學校初中部劃歸明德學校,轉公後實行劃片招生。德潤學校、聖卓實驗學校2022年暫停招收民辦收費生。

記者将視線擴大到濰坊城區,還有3所學校民轉公,分别是峽山實驗初中、濱海鲲城學校、濰坊弘信學校。其中,峽山區濰坊峽山雙語小學辦學性質未變,峽山二七一實驗初中轉公,峽山區太保莊小學、望仙埠小學、峽山二中初一年級遷入原濰坊峽山實驗初中,更名為濰坊峽山鳳凰學校。濱海區濰坊天立學校、濰坊上海新紀元學校辦學性質未變,濱海鲲城學校轉為公辦。坊子區濰坊弘信學校停止民辦學位招生,轉為公辦學校;濰坊市北海學校繼續保持民辦性質,遷址辦學,原校址成立一處公辦學校,符合就近入學招生條件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可自願申請就讀。寒亭區内民辦學校文華學校、新陽光小學、東辰育英學校、文昌小學、文昌初中,辦學性質未動,仍繼續招生。

濰坊民辦小學入學條件(濰坊城區11所中小學轉公辦)3

家長趨于理性,公辦學校生源質量變好

“民轉公”,教育資源重新洗牌分配,有人歡喜有人憂。今年,整改力度非常大,肉眼可見得,家長可以選擇的民辦初中學位縮水率大增;未改變辦學性質的民辦學校,政策要求民辦義務教育的學位壓縮至5%以内,今年的招生計劃也縮減了。在家長對優質中學資源的需求下,這些學校電腦派位難度也是直線上升。

不過,在政府建設新學校越來越多,師資配備以及雙減和民轉公政策下,也有更多的家長開始越來越理性,有更多家長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學區裡的公辦學校了。“現在民辦學校公辦學校在硬件上配備的差距越來越小,師資配備上,各區每年新招的教師力度也越來越大,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差距在縮小。”教育業内人士表示。

“我們都會用盡全力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隻要家門口有好學校,我們當然不會舍近求遠。”家長呂女士表示,原本她計劃送孩子到民辦學校,但是在同事的影響下,她意識到,自己所在的奎文區近幾年發展形勢很好,“因為學區裡的北苑實驗學校是一所新建學校,這兩年管理嚴格、延時服務配套到位,今年第一年有中考生,聽說升學率很不錯,所以就近入學了。”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奎文區為了實現教育均衡,在校長配置、教師交流、師資配備等方面,集團化辦學“組合拳”,與區管校聘改革深度融合,為集團内學校賦能,共享教育資源、優質師資、共同發展,真正地帶動新建校、周邊學校發展,讓更多“名師”“名校”飛至尋常百姓家門口,奎文區已經實現了65%以上的校長交流輪崗,26%以上的教師交流輪崗。今年,奎文區交流教師共146人,為去年教師交流量的2.2倍,占全區應交流教師總量的32.3%。

“今年最明顯的變化是優生數量更多了。優生增多不僅體現在學習成績上,更體現在綜合素養方面,現在學校組織的藝術節、科技節、學科競賽等活動,新初一的學生整體表現得非常好。”市區一所初中學校的校長表示,生源質量好轉會進一步帶動學校升學成績等的提升,如此良性循環起來,會吸引更多的好生源。

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教育格局的變化影響到家長的選擇和決策。

提質均衡,才是根本

做好教育的增量,關鍵還得有質的提升,滿足社會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建新校、招新教師、聘名師、縣管校聘……,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鉚足了勁、多措并舉把更多新學校、普通學校推上去,實現教育水平的普遍提振,讓家門口的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優質公辦教育。

以濰城區來說,近年來,教育硬件水平的提升造就了一大批新校、大校,今年新投用的玉清小學、玉清中學,近兩年投用的利昌學校、智群學校、南三裡小學、濰陽學校……拔地而起,而且建一所立一所,用高标準的硬件配置和教師隊伍,提升家長及社會的滿意度。随着濰城區“質量提升攻堅戰”的實施,提升教學品質和學生核心素養,濰城教育人努力讓濰城學子學有優教。

在高新區,今年秋季盛世學校、玉清學校、金櫻學校三所高規格高品質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投入使用,第一年,各個學校生源都爆滿。近五年來,高新區先後投資30多億元,新建、改擴建了二十幾所學校、幼兒園,實現了學位增長1倍,建築面積增長2倍,保障了優質學位持續供給。同時,集團化辦學、“一校長多校區”的管理模式,将名校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師資團隊“移植”到新學校。像高新區東明教育集團的東方學校、東華學校,就是通過這樣的“孵化”,短短一兩年時間内,開辦不久就收獲家長好評,教學質量逐年攀升。

在寒亭區,為了發展高鐵片區,帶動北部崛起,新建了九年一貫制學校山東師範大學英才學校,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學校借助山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集團的優質資源,引進了先進的管理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而且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效果立竿見影,在最短的時間内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校今年的招生班額也擴增了。2022年9月,位于濰州路泰祥街西南角的文華未來學校,也投入使用。兩所新校都是硬件設施一流,同時也都是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的典型。

2022年,濰坊計劃全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75所,其中竣工40所,今年秋季開學全市實現47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竣工投用;新增小學學位33615個,初中學位15070個。新學校啟用,濰坊各地也加大了教師的引進力度,高新區招聘各類教師586人,再創曆史新高;濰城區招考新教師330人;奎文區新招聘事業編教師143人,控制總量教師77人,錄用公費師範生13人,面向區外引進4名優秀教師……一系列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的改革措施,教育質量的普遍提振,讓生活在濰坊的人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