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8 12:07:31

蟬跟人類的關系一直都很密切。蟬鳴聲是夏天的标配,無論是鄉村裡還是城市中,隻要附近有一定程度的綠化覆蓋,就能在夏天聽到知了鳴叫的聲音。

根據蟬的種類不同,鳴叫的音調、節奏和持續時間也略有不同,有經驗的人一聽就能知道是哪種蟬,叫出它們不同的名字(基本都是各地的方言土語),還能給你描述出它們的樣子。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1

當然,現在人們普遍知識面廣了,知道蟬不同種類的正式名字,例如沫蟬、蚱蟬、暮蟬、熊蟬、蟪蛄等。但在民間各地,它們除了統一的“知了”這個名字之外,還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名稱。

例如“結溜”、“唧了”、“老哨”、“肖肖”、“茶連”、“黑老哇哇”等等等等,并且每個地區都還有不同的變調,像“結了”、“結溜”、“唧溜”、“唧老”其實都是各地不同口音的“知了”一詞。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2

古代文人很喜歡蟬,關于蟬的成語、詩詞和典故簡直數不勝數:噤若寒蟬、金蟬脫殼、螳螂捕蟬、薄如蟬翼等,大家也都背過辛棄疾“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詞句。

除了文字之外還有繪畫藝術,很多畫家也都曾描繪過蟬,例如以畫蝦聞名的齊白石老先生,他畫的蟬也一樣很優秀。另外,蟬蛻還可以入藥,中藥名字就叫蟬蛻,據說可以去火利咽、息風明目。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3

最重要的還得是吃,在中國各個(主要是北方)地區有着吃金蟬的習慣。所謂金蟬指的就是蛻皮之前未成年的蟬,也就是蟬的若蟲。關于蟬的生命周期我一會兒再說,先說說吃金蟬的事。

金蟬在北方地區也有“爬爬”、“知了龜”、“知了猴”、“老哨狗”等叫法,我本人小時候就經常喜歡跟小夥伴們在鄉村裡的樹林中抓金蟬。

具體流程就是在晴天的傍晚,小孩子們每人拿一隻手電筒,在樹根和樹幹的下半部分打着燈照,一旦發現有金蟬就摘下來裝進袋子裡,時間越晚,金蟬在樹上爬得就越高。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4

一般來說樹林比較大的話,每個小朋友幾乎都能滿載而歸,後半夜之前就能帶着一兜子金蟬回家。

到家以後,家長會幫忙用水沖泡金蟬把它們洗幹淨,再用鹽腌起來靜置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來用油來炸金蟬,炸完以後金黃酥脆,是小孩子最喜歡的零食。

很多北方人都害怕吃蟲子,但唯獨能夠接受炸金蟬,就連中高檔飯店、燒烤攤也有烤金蟬、炸金蟬的菜品,吃上去很是能勾起美好的童年回憶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5

好了回憶結束,我們開始進入相對枯燥的科普階段吧!先來講一下剛才說的金蟬,它是蟬的若蟲。若蟲大家當初上學時應該在生物課本上學過,指的是不完全變态昆蟲的幼年期,而完全變态昆蟲的幼年期則叫做幼蟲

其實這兩種變态方式隻是最最基礎的,是為了照顧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而簡化的。真要細分的話,昆蟲有表變态、原變态、增節變态、不完全變态和完全變态這幾種類型。而不完全變态還能分成漸變态、半變态、過漸變态等類型。有沒有被繞迷糊?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6

除了幼蟲、若蟲這兩種對幼年期昆蟲的稱呼外,還有另外一個稱呼:稚蟲。稚蟲指的是半變态和原變态昆蟲的幼年期,它們的特征就是不完全變态,沒有蛹期,幼年期在水中生活,而成年後則羽化飛天,例如蜉蝣、豆娘和蜻蜓。

平時我們聽到的蟬鳴聲大都來自于成年的雄性蟬,夏季和秋初就是它們的繁殖期。蟬在選定的樹皮内産卵,有些種類的蟬卵會在本年秋季孵化,有些則會到第二年春天才孵化。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7

蟬的卵孵化後,若蟲會從樹皮縫中爬出來掉落在地面上,再利用特化後的第一對足掘洞鑽進土壤中,靠刺吸式口器吸食樹根中的汁液為生。

此時蟬的若蟲呈半透明白色,視覺尚未發育完備,要在地下度過漫長的3年甚至更長(最長的種類若蟲期長達17年)的時間,若蟲期最後幾次蛻皮會逐漸加深外骨骼顔色,拟态樹皮或泥土色,一對複眼和三隻單眼也發育出來,直到做好一切準備,在一個晴朗的夏夜從土中鑽出來爬到樹上,羽化為成蟲。

如果沒被人抓走吃掉的話,接下來的4-6周就是它可以翺翔天地間、最後的自由時光了。

夏天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又是一年炎炎夏日)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