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這裡談談古代的補習班吧。 (視覺中國/圖)
這裡談談古代的補習班吧。
作為東漢初年的人,班固有一段比較古代(其實不過是西漢中期)的學習和當下學習的差異的話。
班固說:古代的讀書人,一邊耕地勞作,一邊侍奉雙親,一邊仍然有一點時間可以讀讀書。——因為農業社會,不是一年忙到頭的,冬天糧食都進倉了,即使是個普通農家子弟,也可以去讀書,“三年而通一藝”,三個冬天讀下來,一部儒家經典就算學通了。儒家總共有五經,那假設十五歲開始讀經,“三十而五經立也”,三十歲也就全部學習完了。并不用花費特别多的時間精力,學習的收獲也就很大了。
但是班固生活的時代,學習風氣已經不是這樣了。
按照孔子的教導,學者應該廣泛吸納各種知識,無法弄明白的地方就空着,不要強不知以為知。但實際上儒生們并沒有遵循祖師爺的教誨,大家就喜歡“碎義逃難,便辭巧說”,就是把學問做得特别瑣碎,明明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喜歡解釋得特别迂曲,然别人也很難戳穿你其實并不懂。
就這樣,一代代學者已經給經典做了連篇累牍的注釋。比如有個博士叫秦延君的,解釋《尚書》第一篇《堯典》,光是這個題目就闡釋了十萬字,《堯典》第一句話“曰若稽古”,字面意思不過是考察古事而已,他也可以闡發三萬字。這種情況雖然比較極端,但總之一句經典原文,注疏是幾十倍的篇幅,是常有的事。
這對後來的學習者當然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因為光讀經典沒有用了,你這些注釋你都要熟讀背誦,你必須從注釋中尋找正确答案。——因為漢代的儒學,講究守家法,創新等于胡鬧,重點是你要能準确重複你老師的意見。老師給經典作了注釋,你的工作就是給老師的注釋再作注釋,跳過老師的意見直接去解釋經典,屬于大逆不道。
那時紙雖然已經發明,但還遠非普及,幾十萬字注釋寫在竹簡上,一不留神就得一百多斤。所以讀書成了得把一輩子搭進去的事,“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小孩子就要承受沉重的學習負擔,學到頭發白了,才有資格開口。
可以說,班固已經把問題揭發得很準确深刻了,但東漢的學風因此改變了嗎?
衆所周知并沒有。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這種風氣,對治學固然沒什麼好處,但對有些人,是很有好處的。
西漢讀書比較便宜。所以公孫弘這樣放了半輩子豬的人,也可以因為通儒學而被舉賢良,并一直做到丞相的高位。又如朱買臣這樣的,窮得他老婆都不要他了,一樣也有出頭之日。
東漢,就不大會給這樣的人機會了。
第一,抄寫在竹簡上的經典是很貴的,需要掌握的知識量越大,讀書要花的錢自然也就越多。
第二,既然前輩經師的解釋是必須掌握的,所以要想了解這些解釋,就非拜在這位大師門下才行。補習班走起!
這樣把學習成本拉高,窮人就讀不起書了。
一般認為,東漢時門閥世家開始形成,但階層之間升降的通道又沒有完全閉合。
這樣的時代,不上不下的階層,活得最累。
東漢出現了一些世代研究某部儒家經典,從而世代能當大官的家族。比如前面已經提到袁術、袁紹家族,他家就是專攻《易經》;再如弘農楊氏(著名的聰明人楊修就來自這個家族),《尚書》研究就是他家的特長。
但沒有這麼高地位,卻也并不太窮的人家,為了維持現有的地位甚至更進一步,讀書就不得不非常拼了。《後漢書》說,不管哪裡有個講經的老師,來找他求學的人,真是不遠萬裡而來。校舍剛一建好,自帶幹糧來拜師,動辄有千百。至于享有盛名的大師,如果願意上課,他門下有學籍的弟子,可能不下萬人。可能大師并不好好上課,但能有這麼個學籍,本身就很重要。
不過,漢代經學雖然繁瑣又無聊,但畢竟有個相對清晰的标準,一個天賦聰穎的草根學霸,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苦讀,水平還是有可能得到承認的。
魏晉講“玄學”了,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是王謝的烏衣子弟,隻需要把自己拾掇得飄飄然若神仙中人,說幾句沒頭沒腦的話,這就叫“正始之音,正當爾耳”,玄學大師的感覺就出來了。而一個苦孩子十年寒窗積累的談玄經驗,我隻需要一句“你的感覺不對”,就可以把你貶得一錢不值。
所以到了門閥制度真正成型的魏晉時期,東漢這種補習班的盛況,也就不存在了。
(作者系大學教師、曆史學者)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劉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