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是階庭物,支離亦自奇。
已殊凡草蔓,綴得好花枝。
——元 範椁《種瓠二首》
葫蘆,在我國有着悠久的種植曆史。《詩經·大雅》記載:“錦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說,人類出自葫蘆瓜。“中國人的整個人生曆程都蘊涵在‘三壺’之中:‘破壺’(人從瓜出)、‘懸壺’(醫藥濟民)、‘壺天’(魂歸壺天),都是指葫蘆。”
葫蘆,古籍中最早稱瓠、匏和壺,《邶風》雲:“匏有苦葉,濟有涉深”;《衛風》雲:“齒如瓠犀”;《幽風》雲:“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小雅》雲:“南有木,甘瓠累之”。大約在三國時期,《世說新語》中學者提到“長柄壺盧”。約在南北朝時,在江南出現了“瓠樓”(音婁)。葫蘆的說法便是從這裡衍生而來。唐朝後,“葫蘆”這一名稱開始流行起來。
葫蘆,由圓構成,象征着和諧美滿。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質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系也十分密切。葫蘆,諧音“福祿”,是吉祥的象征。因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莖稱為“蔓”。“蔓”與“萬”諧音,葫蘆與它的莖葉一起被稱為“福祿萬代”。
道家法器
古人視葫蘆為求吉護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列仙傳》上的鐵拐先生、尹喜、安期生、費長房這些傳說中的神話人物,總是與葫蘆為伍的,以緻後來葫蘆成為成仙得道的标志之一。
“合卺,夫婦之始也”。将一隻葫蘆剖作一對瓢,以線相連用以飲酒合婚,古代稱為“合卺”,象征新婚夫妻連為一體。
懸挂平安
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懸挂着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這樣,居家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衆,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台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内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财、富有。
長壽吉祥
葫蘆适應性強、長勢好、果實累累圓潤飽滿,令人聯系家族興旺,繁衍,美滿。由于“葫蘆”與“福祿”音同,它又是富貴的象征,代表長壽吉祥,民間以葫蘆作佩飾,就是基于這種觀念。另外因葫蘆藤蔓綿延,結子繁盛,它又被視為祈求子孫萬代的吉祥物。玉器葫蘆福祿齊全,寓意美好,上至老翁,下至孩提,無不喜愛。
千年葫藝
在葫蘆上刻畫和裝飾的藝術稱為"葫藝"。傳說,張骞出使西域歸來時路過堂邑,将葫蘆種子送給當地老百姓種植,後來有心人将戲文人物、民間傳說雕刻其上,形成葫蘆雕刻技藝。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雕刻葫蘆曾興盛一時。
康熙皇帝非常喜愛葫蘆藝術,他經常讓宮廷藝師刻畫出各種精美的葫蘆藝術品,供自己把玩欣賞。葫蘆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純熟,線條流暢,圖案豐富,制作精良,頗具工藝之美,造型之美。
烙畫葫蘆
烙畫葫蘆藝術又稱燙畫,火筆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烙畫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相傳起源于漢代,後失傳,清朝遂又興起。清朝時蘭州的"刻制葫蘆"和"範制葫蘆"曾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成為朝廷貢品。
當時采取的"火燴工藝"将葫蘆的木質材料與中國傳統的燙畫技法相結合,以烙鐵代筆,運用國畫的白描、工筆、寫意等手法,在葫蘆光滑堅硬的木質表皮上,創作出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作品,表現力非常豐富。
葫蘆本色就有古畫的基調,在上面臨募出名家的國畫作品,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線條流暢準确、形态栩栩如生。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給人以耳目一新、不媚不俗的感覺,和古樸、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異形葫蘆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葫蘆是正正規規的8字形的,實際上葫蘆的種類繁多、形态各異,其中有些長得怪模怪樣的“歪瓜裂棗”,就被我們稱之為——“異形葫蘆”。異形葫蘆擁有舉世無雙的形狀,可謂是大自然創造的獨一無二的珍品!
異形葫蘆
葫蘆擺件
清 葫蘆香薰
葫蘆雙連瓶
各式葫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