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家民政部再次發布文件:
要在各地區實行殡葬制度的改革,
并選擇了全國80個地區做試點方案的推廣,
于是火葬和土葬的話題又開始成為熱議話題,
推廣的具體地區截圖
其實很久以前國家就已經開始推行土葬了,
首先在城市推行,現在城市基本都能接受,
為什麼能接受?其實原因很多:
首先是城市人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城市人的鄰裡關系其實相對是較淡的,
就像獨門獨戶的心态,不想麻煩人,也不想人麻煩,
其次是城市寸土寸金,大家都是樓房,都上班
辦喪事要同時受到環境和工作的限制,
所以就不大操大辦,以方便為主,
還有就是城市人以為什麼事情用錢就能解決了,
所以忽略了喪葬文化的細節問題,
就是這些變化使火葬制度在城市推行并沒有遇到大的障礙,
城市裡大家都覺得火葬方便,簡單,省事,
但在農村就不一樣了,因為農村是中國文化的根脈
為什麼要推行火葬制度,就是因為大家都不太認同,
所以需要法律文件來支持,需要用行政手段來推廣,
如果大家都認同的話,那早就響應号召了,
在看了很多相關的留言和查詢網上資料後,
知道國家要推行火葬的理由就是幾個,
一是移風易俗,二是節約土地資源,
三是治理散埋亂葬,最後是推廣生态安葬等,
我們就逐個的來說說這些理由是否能說服大家
先看文件第六條說要引導公衆逐步樹立厚養薄葬、
文明節儉、生态環保的殡葬新理念。
對于農村人來說,以前大家都窮,的确有時候無法做到厚養,
不能做到厚養,那可以勉強做到厚葬吧,所以,
有時候一個親人的故去也許就是他這一輩子唯一風光的一次,
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包括厚葬也是,
如果沒有王公貴族的厚葬,我們現在哪有那麼多文物,
哪有世界第八大奇迹,哪有那麼多文化遺産,
我們國家文明燦爛離不開厚葬,
當然現在很多人也不會在墳裡埋東西了,
所以也失去了厚葬的基礎,厚養薄葬沒有問題,
也應該提倡,但這個和土葬火葬沒有多大關系,
所以提倡火葬不用拿厚養薄葬來當理由!
再說文明節儉,這個理由似乎也有點牽強,
難道土葬很奢侈?土葬不文明?
剛才說了,祖宗的喪葬文化留給我們多麼大的文化遺産,
現在不能埋也不會埋東西了,自然就會節儉,
至于農村喪事擺多天的這個的确有些繁瑣,
但好處是凝聚了家族和鄰裡關系,凝聚了歸鄉遊子心,
很多在城裡打工的農民朋友,可能很少回家,
但如果聽到有喪事,很多是必須回家的,
就是因為是最後一次,最後一眼了,
如果不去的話,心裡會自責,家人會怪罪的,鄰居會閑話的,
是不是人心就凝聚了,文化也就傳承了。
最後說說生态安葬的問題,其實這個的确是重點,
主要涉及到農村的散埋亂葬,還有就是占用耕地,
這的确不好,首先是不好管理,其次的确浪費資源,
就像昨天發的文章,關于空心房的,
其實散埋亂葬以後不一樣也是空心墳嗎?
現在很多人在城市生活,在城裡安家,
那就肯定會少去看望相親,看望祖宗了,
少去了也就沒有管理了,而且老話說一輩不管二輩事,
第一代進城的農民還會不時的回去上墳看望祖宗,
你的下一代呢?下一代隻會看你,很少會看他的爺爺奶奶們吧
那這些散埋的墳以後怎麼辦呢?如果遇到修橋修路呢。。。
中國傳統講究死人為大,難道就讓他們變成孤魂野鬼嗎?
何況現在有報道,即使在城市的公關墓地也有不來上墳,
不交管理費,然後變成孤墳的,管理公司也不知道咋辦?
當然說了這麼多,我并不是說火葬土葬的好與不好,
對于人的靈魂來說,其實無所謂,因為靈魂不死,
死的隻是那個軀殼,軀殼最終會被大地吸收和分解,
你火葬,土葬,天葬,海葬,樹葬都無所謂,
但國家的政策自然有一定的道理,肯定會被大家接受,
因為以後老齡化了,喪事會特别多,以後人也會很懶,
相互的接觸也不會很多,所以以後的喪事都會從簡,
至于統一管理是肯定的,走市場化道路是趨勢,
這樣上面的人好管理,下面的人在一起也熱鬧,
所以大家對于土葬和火葬也不用那麼執着,
因為這一代就是大的改變時代,
不管什麼葬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你為後代留下了什麼?
是一堆白骨,還是一些财富,還是一份精神呢?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是這些,
大家想說什麼情到評論區留言,
謝謝您的觀看和留言,感恩您的轉發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