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據媒體報道,截至2022年4月17日,全國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為23.61%,低收入家庭等重點群體去向落實率為21.47%。
2022屆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 1000 萬人,預計 1076 萬人,相比2021屆同比增加167萬人。23.6%的畢業生去向落實率意味着還有800萬人沒有落實工作。
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加之疫情和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畢業即失業,疫情當下,1000萬畢業生遇上百萬失業潮,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應屆生的未來将何去何從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
1.畢業人數
大學生畢業人口基數增大,而就業市場的供需能力不足,就業崗位的競争大。使更多的大學生無法走上就業,就業率下降,就業形勢很不理想。
2.就業選擇
不同學曆的學生就業選擇大有不同。碩士研究生大多選擇單位/企業就業;本科生更傾向于國内/外升學深造;而大專生在慢就業、創業等就業去向的占比要高于其他群體。
3.就業地區
畢業生對就業地區的選擇太集中,導緻各個地區的大學生就業分布失衡。選擇在一線城市或發達地區就業的畢業生較多,而三線四線城市留不住人的現象則較為明顯。
4.期望行業
畢業生更傾向于在新經濟行業就業。IT/通信/電子、互聯網/傳媒/廣告/娛樂、财會/法律/金融等行業的比例相對較高。大家覺得這類行業薪酬待遇優厚,科技含量較高、發展空間較好。但因就業領域太單一,熱門專業人才過剩,導緻畢業生在行業内的競争壓力加劇。
5. 就業時間
“慢就業"現象出現。有一部分畢業生不着急就業,也沒有繼續深造,則是選擇慢下來思考将來要走的路。
二、當代大學生就業趨勢
1. 新一線城市成為畢業生首選
據BOSS直聘統計,2021年校招崗位中有62%來自一線和新一線城市。
其中新一線城市校招崗位占比37%,同比增長4%↑,已成為吸納2021應屆生就業的主力軍。一線城市校招崗位則占比25%,同比下降4↓。
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就業留存率分别達到67.6%和63.4%;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畢業留存率則不到三分之一。
學姐認為覺得新一線持續吸引高校畢業生主要是因為:新一線不像一線城市那麼高壓,消費水平也相對沒那麼高。但無論是生活品質還是社會交往方面,新一線城市的配套設施并不亞于一線。再加上就業機會的增多,高校畢業生的選擇面變廣,大家更願意在新一線就業。
2.IT、互聯網行業吸引力不減
北京大學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高校畢業生中,有26.36%的本科生和24.76%的碩士生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占比在該學曆層次中最高。
58同城的報告顯示:2021年大學生對職位類型的選擇順序分别是,研發/技術類職位;技術支持/測試類職位;辦公職能類職位。
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就業藍皮書則顯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就業滿意度達73%,收入更是本科生畢業半年後薪資的第一名。
所以從職位選擇來看,研發/技術類職位仍然是更多高校畢業生首選的職位類型。
三、就業形勢嚴峻情況下,如何緩解就業壓力
1. 樹立正确的就業觀念
大學生求職時必須樹立正确的就業觀念,改變一次選擇定終身的觀念,倡導學生樹立“先生存,後就業;先就業,後創業”的思想。一定要客觀分析職業崗位,并在正确評價個人能力的基礎上主動選擇,這樣才能抓住機會,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2. 學會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畢業生必須将找工作看作學習的過程,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隻有學到别人在大學裡沒有學到的,才能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比别人有優勢。
目前大學生注重理論知識學習,而企業更注重人才的能力,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多忙于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會計等級證書的獲得,企業或許并不看重證書的多少,更重視證書背後真正的能力體現。
3.做好職業規劃,确定職業方向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有目标的努力”說的就是這樣。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應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職業設計及職業發展規劃,同時了解社會職業需求,使自己在四年大學學習生活中培養個性特征、能力素養,與未來職業及崗位相适應。而畢業生則應在更多情況下選擇基本符合自己就業方向的崗位,不妨考慮簽約,然後在工作中繼續探索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并在工作崗位中繼續鍛煉和培養自己。
雖然現如今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學姐認為,提前開始焦慮并不是一個好習慣。
同學們可以做好現階段應該做的事,提高個人的專業能力,多多積累實踐經驗,拿下更多的有用證書和專業課成績!
這樣才能在面對就業潮時有一定勝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