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 治安策?“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形容指揮順利、政令暢通、組織嚴密,從上到下步調一緻,中間沒有制約阻礙此典原出自賈誼的《治安策》賈誼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在遠任梁王太傅時,他心念朝政,居安思危,多次上疏陳奏政事,這些疏奏以“如何長治久安”為主題集中起來,便形成了西漢第一雄文《治安策》,又名《陳政事疏》,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賈誼 治安策?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形容指揮順利、政令暢通、組織嚴密,從上到下步調一緻,中間沒有制約阻礙。此典原出自賈誼的《治安策》。賈誼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在遠任梁王太傅時,他心念朝政,居安思危,多次上疏陳奏政事,這些疏奏以“如何長治久安”為主題集中起來,便形成了西漢第一雄文《治安策》,又名《陳政事疏》。
(一)
賈誼所處的時代危機四伏,《治安策》充分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憂患意識和赤誠的拳拳之忠。文章開篇就振聾發聩:“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針對“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的谀論,作者認為情況緊急危險,已經到了“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寝其上”的地步。“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如不加緊治理,馬上就會天下大亂。
亂之最大隐患在諸侯。天子與諸侯的矛盾,自周以來就有。秦廢封建而設郡縣,無疑是曆史的進步。但漢興之後,由于宗親功臣割地稱尊的強烈訴求和斥責廢分封是“貪吝之舉”的輿論誘導,漢初實行“郡國并行”的雙軌制——即在地方上,既有歸屬中央管轄的郡縣,也有由諸侯王控制的封國。朝廷能夠以郡縣制直接控制的地域,大概隻有戰國後期秦國轄地的範圍,原六國之地則封立諸侯國。諸侯王占有廣土衆民,握有強兵重器,盡收一地之财賦。而其國制類同京師,擁有完善的官僚體系,除封國太傅、丞相為中央委派外,其他官員任命皆出自諸侯王。諸侯王位代代世襲,家臣隻認其主,不知朝廷,形成了對諸侯王的人身依附。中央對諸侯國的控制極其有限,而諸侯王則積極在朝中安插親信、賄賂大臣,窺伺中央,刺探情報。長此以往,一旦諸侯王決定舉兵抗命,很快就會出現動亂甚至大分裂。
從漢高祖時起,諸侯王叛亂便此起彼伏。至漢文帝時,諸侯王與中央的矛盾愈發尖銳,譬如淮南王劉長“益驕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跸,稱制,自為法令,拟于天子”。諸侯王的驕縱狂妄無疑包含着觊觎皇位的野心。賈誼認為,目前諸侯王大多羽翼未豐,尚且蠢蠢欲動,一旦羽毛豐滿,肯定會出現天下分裂的局面,大抵強者先反,而弱者後反;疏者必危,而親者必亂。
(二)
賈誼深感憂慮,認為君弱臣強的颠倒關系是漢室的心腹大患,這就好比一個人得了肢體浮腫之病:小腿粗過腰肢,手指腫如大腿。如不當機立斷,立刻治療,恐怕要命不久矣。必須要确立起中央對地方的絕對優勢才能保證絕對權威,諸侯王才能不生異心、安分守己。他提出的具體辦法是細分、分解——“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由朝廷将那些跨州兼郡、連城數十的大諸侯國,劃分成若幹小國,分給諸侯王的子孫。這樣,宗室子孫“莫慮不王”,而分割出來的小國勢寡力弱。諸侯“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無)邪心”,最終實現“下無倍畔(背叛)之心,上無誅伐之志”。賈誼主張建立嚴明的政治秩序,中央對地方必須具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地方對中央的命令必須完全服從。“令海内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這樣才能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賈誼的這種思想,被之後的董仲舒總結為“強幹弱枝,大本小末”,對解決西漢前期諸侯王勢力坐大的問題産生了重大影響。賈誼死後四年,漢文帝試行其策,将齊國分為六,将淮南國分為三,有效地緩解了強藩對中央的威脅。此後,漢景帝推行“削藩策”,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均是承接這一思想的繼續實踐。“強幹弱枝”理論,實際上解決的是權力分配問題。權力歸屬中央還是地方,這關系到國家是統一還是分裂、天下是太平還是動蕩、百姓是安居樂業還是朝不保夕。賈誼的立場明顯偏于前者,他主張一切權力歸于中央。
在封建時期,君與臣、中央與地方、中央王朝與邊地民族的關系,歸根結底還是君與臣的權力關系。“強幹弱枝”,就是加強“幹”的權力,削弱或分解“枝”的權力,從而實現權力的集中與統一。這樣的理論是符合中國實際需要的:從地理形态來看,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民族衆多。三裡不同音,五裡不同俗。若不依靠中央權力的強大管理,則極容易産生依山川之險、坐地為王的分裂勢力,把社會拖入無休無止的混戰;從自然形态來看,中國地大物博,同時也多災多難,正是由于有中央權力的至高權威,才能保證各地方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号令的無條件服從,正是有了中央至高權力的坐鎮,各地才能在突如其來的災難中保全平安;從疆域環境來看,中國四周強國林立,非中央權威不可組織起強大軍隊,非強大軍隊不可保家衛國。後來的曆史也無聲地證明了這一點:“強幹弱枝”,則安穩太平;“強枝弱幹”,則天下動蕩。權力下移的情況下,猛将謀臣們對地方權力的依附取代了對國家政權的忠誠,人心不齊而各為其主,由此将社會推入大分裂、大動蕩、大毀滅。唐代藩鎮權力坐大,從而爆發安史之亂,把一個鼎盛時期的文明拖向深淵,大唐從此由盛轉衰。事實證明,尾大不掉必養虎成患,旁枝過盛則主枝不生,必須及早剪除。
(三)
除了提出削弱諸侯的主張外,《治安策》還仔細分析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及解決辦法。賈誼指出國家之所以似安而未安,除了地方諸侯的威脅,社會秩序的錯亂也是一大痼疾。漢初以黃老之學治世,無為而治,失之于寬。這種自由松散的管理模式,在短期内能刺激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增長的後果則是犧牲了社會秩序與道德風氣。在政府幹預的缺位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富者廣蓄奴婢,巧取豪奪,逐漸形成了稱霸一方的豪強勢力,奢靡無度,橫行鄉裡,甚至膽敢窩藏要犯,形成一股幾乎不受政府控制的強大力量,企圖與官府分庭抗禮。這種“無為”政治産生的“暴發戶”,以其強大的财力威脅經濟穩定,構成挑戰國家權威的隐患。貧富懸殊,自然會激發強烈的社會矛盾與對抗,而這種憤懑不滿,如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則容易危及來之不易的社會穩定,“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無)饑,不可得也。饑寒切于民之肌膚,欲其亡(無)為奸邪,不可得也。”貧富懸殊,不患寡而患不均,希望那些貧者不在強烈的貧富對比下仇恨社會,這又怎麼可能呢?
世風日下是“無為”政治帶來的第二個弊病。世風日下,甚至到了為了利益不惜殺害父兄的地步。針對如此惡劣風氣,執政者必須以“有為”政治強力整頓。以禮法改變世風民風,“禮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後”,依靠法律保證道德下限,依靠教化提升道德境界。“定經制”,倡禮義,以國家的核心理念凝聚民心,打造社會共識,以共同的價值觀念塑造溝通的共同話語。這樣,則民衆有信而各得其宜,“群臣信上而不疑惑”,風清氣正,海晏河清。
《治安策》一文,前部分講如何“治理”諸侯,後部分講如何“安定”社會,總而言之,就是講如何讓江山長治久安。然“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積漸然,不可不察也”。既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也要建章設制、久久為功。《治安策》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政論文之一,尤其是它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反對諸侯分裂的思想,對鞏固社稷乃至延綿後世國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