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首期中國視聽大數據(CVB)出爐,今年上半年的電視劇收視表現塵埃落定。數據折射觀衆最真實的反饋——書寫樸素人物、平凡生活的故事常常能成為收視熱點。
刷新央視一套近八年黃金檔收視率的《人世間》當之無愧成為今年上半年的“劇王”。該劇不僅在首輪播出即飙高到了2.85%的平均收視率,次輪的平均收視率也達到1.87%,承包今年上半年所有頻道黃金時段收視率前二。此後,《心居》《親愛的小孩》《新居之約》《獅子山下的故事》《歡迎光臨》《幸福到萬家》等分别在前兩個季度央視和衛視的收視榜上占據前排。
其實細究這些劇集,沒有哪部是人生一馬平川的“爽文”。相反,劇中不乏矛盾、彷徨,乃至生離死别。它們能吸引觀衆,很大程度源自閃爍其中的現實主義亮點——那些人性光芒,即便在深切的困境中亦從未被抹去。正是這束光,映照人們内心的情感與渴望,讓觀衆在洞察了生活真相後依然會熱愛生活。就像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所言:“人生多有艱辛,在優秀現實主義作品中,總有三束光在閃耀:親情和家的溫暖;人性底色的純樸和善良;無論處于何種境地,人們始終保持永不放棄的勇氣和力量。它們與苦難交織、平行,又籠罩在苦難之上,以此照亮了世道人心。”
2022年國劇上半場,現實題材好劇以貼地的視角打開共情空間,用善意、包容、堅韌一點一點縫合着人們受到疫情沖擊的心,讓我們在遇到挫折、災難之時,可以不放棄善良和勇氣,始終相信“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看得見“自己”的真實悲歡,更看得見可以抵禦苦難的人性光芒
“光字片”、小菜場、茶餐廳、合租屋……它們都是今年上半年觀衆最熟悉的電視劇主場景。在這些地方,周秉昆家度過了“人世間”的一年又一年,馮曉琴圍繞“心居”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頭,從内地到香港的梁歡在獅子山下續寫人生,門童三兄弟在“歡迎光臨”的打工生活裡對夢想不離不棄。這些地方,接着生活的地氣,連通着小人物的平凡世界。正因為此,無數的“我們”得以與劇中人共悲歡。
《人世間》被觀衆公認為“中國百姓的史詩”。故事圍繞周家人的命運,又牽起哥們姐們的濃稠情感,一個“光字片”照見中國社會最平凡人家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這其中,父母、愛人、手足、朋輩、鄰裡……每一段關系都千回百轉,交織着愛與痛、希望與迷惘;家庭和睦、時代轉折、白手起家、産業升級、生老病死……每一處潮起潮落都刻畫得無比真實,又豈是“命運無常”可以簡單概括的。
對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而言,寫出生活的真實性是應有之義。因為沒有磨難,生活難言真實。但觀衆為周家人灑下數不清淚水的同時,内心從來都暖意融融。因為創作者通過細節的澆灌,将溫情、善意、體諒、包容的價值沁入苦難之中,讓人們看見自己的真實悲歡,更看見人性的光芒——後者永遠是能抵禦和消解苦難的力量,是對生活艱辛的最大治愈力。
帶着這樣的研判再看《心居》和《歡迎光臨》,兩幅都市打拼者的素描,亦是兩組“現實多粗粝、人性多閃光”的理想主義狂想。滬漂的馮曉琴為房子愁過、為孩子惱過、為丈夫的意外離世瀕臨崩潰過;北漂的張光正們有着漂泊者的心無定所、自卑者的彷徨猶疑、孤獨者的欲言又止。他們都曾被生活揚起的塵土狠狠嗆到過,而最終,馮曉琴在家的和解中求得了吾心安處;北漂年輕人與廣場舞大媽各自的心酸或不易,消融在了彼此包容中。
即便是《親愛的小孩》,這部因為一路描寫了生育之痛、養育失衡、婚姻暗礁、幼小生命瀕危等等“痛點”而被稱作“人生至難”的電視劇,劇中也不乏讓人潸然淚下的“人間至情”。謝家人、董帆、高彩屏、雷雯、蘇景偉,無論是否孩子的血親,每個人的點滴微光連成星空,合力照亮了孩子的生命前路。更重要的是,哪怕最難的時候,劇中人都不耍“腹黑”手段,沒有大難臨頭各自飛,觀衆所見,是一群在生活困境乃至人生艱難時候同舟共濟的人、相互支撐的人。
每個絕不頹唐的人,會像種子一樣向陽而生
如果說親情和家的溫暖、人性底色的善良和善意,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贈與的光芒;那麼在困境中永不言棄、咬牙奮鬥、堅韌不拔的勇氣,則是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向内給予自己的光束。如《人世間》導演李路所言,“無論多大困境,隻要有一股勁兒在,就會沖出泥潭,像種子一樣向陽而生”。
著名文藝評論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表示,真正的現實主義精神,是直面人生,開創未來——那是優秀的現實主義電視劇可以啟迪我們的事。
以《人世間》為例,周家父母辛勞一生、淳樸一生,也對好日子熱盼了一生;周秉昆與鄭娟的命運起起落落,但劫波渡盡仍然一生向陽;還有“六小君子”、衆多街坊和工友,他們身上都流淌着一個民族百折不撓的韌性。仲呈祥說:“劇中周秉義有一人生格言,‘人的身體可以疲憊、生病乃至受傷,但精神絕不可以頹唐’。一定程度上,這句話也是中華民族曆經危難而不倒、仁人志士前赴後繼而不辍的真實寫照。”這便是為什麼,《人世間》觸發觀衆最深長淚水的,不止于故事裡的人間至情,還有每一個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同樣,觀衆記得《歡迎光臨》裡的酒店門童張光正學曆不高、收入有限,他追求朝思暮想的姑娘,起點固然帶了些白日夢的喜劇色彩,但透過他與廣場舞大媽們的相處點滴,透過他在一成不變的工作裡不斷精進自己的細節,任誰都會真心祝福這個淳樸又努力的人能夠被生活溫柔相待。還有《新居之約》中楊光和陳曦的愛情修成正果,其實不在于八面玲珑的包工頭如何“攻略”了清高的天才設計師,而是在被打落谷底時依然如初地踏實做人、誠信做事中,兩個截然不同的靈魂達成了高度契合。還有《心居》裡的馮曉琴,一個步步為營頗多算計的媳婦,最終完成事業的轉身,她所依憑的不僅僅是展翔的友情相助,更是在踏實送外賣、誠心為老人服務的過程中完成了她對自己精神家園、心靈家園的重建。
作為“客廳文化”,中國電視劇始終承擔着容納社會記憶、書寫平凡中國人故事的使命。透過優秀的現實主義劇作,我們看到平凡的人在寬廣溫厚的大地上,火一樣地愛着、拼搏着、随萬物生長的堅強模樣——那是特殊時刻,我們尤為需要的熱能。
作者丨王彥
編輯丨Jocelyn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