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儀器
1、瓊脂糖凝膠電泳系統
2、紫外觀察分析儀
3、離心機
4、單面刀片
5、恒溫水浴鍋
二、試劑
1、 DNA回收試劑盒
2、50×TAE
3、ddH2O
三、步驟
1 在紫外燈下切分含DNA的瓊脂糖塊,盡可能除去多餘的瓊脂糖.放入1.5ml離心管中。
4. 稱量膠塊重量,計算膠塊體積。計算膠塊體積時,以 1 mg=1 μl 進行計算。
5. 向膠塊中加入膠塊融化液 DR-I Buffer,DR-I Buffer 的加量如下表:
凝膠濃度 DR-I Buffer 使用量
1.0% 3 個凝膠體積量
1.0%~1.5% 4 個凝膠體積量
1.5%~2.0% 5 個凝膠體積量
6. 均勻混合後 75℃加熱融化膠塊(低熔點瓊脂糖凝膠隻需在 45℃加熱)。此時應間斷振蕩混合,使膠塊充分融化(約 6~10 分鐘)。注)膠塊一定要充分融化,否則将會嚴重影響 DNA 的 回收率。
7. 向上述膠塊融化液中加入DR-I Buffer量的1/2體積量的 DR-II Buffer,均勻混合。當分離小于 400 bp 的 DNA 片段時,應在此溶液中再加入終濃度為 20% 的異丙醇。
8. 将試劑盒中的 Spin Column 安置于 Collection Tube 上。
9. 将上述操作 7 的溶液轉移至 Spin Column 中,12,000 rpm 離心 1 分鐘,棄濾液。 注)如将濾液再加入 Spin Column 中離心一次,可以 提高 DNA 的回收率。
10. 将500 μl的漂洗液Rinse A加入Spin Column中,12,000 rpm 離心 30 秒鐘,棄濾液。
11. 将700 μl的Rinse B加入Spin Column中,12,000 rpm 離心 30 秒鐘,棄濾液。注)請确認Rinse B中已經加入了指定體積的100%乙醇。
12. 重複操作步驟 11。
13. 将 Spin Column 安置于新的 1.5 ml 的離心管上,在 Spin Column 膜的中央處加入 25 μl 的滅菌蒸餾水或 Elution Buffer,室溫靜置 1 分鐘。注)把滅菌蒸餾水或 Elution Buffer 加熱至 60℃使用時有利于提高洗脫效率。
14. 12,000 rpm 離心 1 分鐘洗脫 DNA。将1.5ml離心管(DNA)貯存于-20℃。
15 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回收産物。
制備 :溶膠液:6 M NaClO 4 (pH 5.2) ,0.03M NaAC(pH 5.2)溴酚紅少許
洗液:50 mM Tris-cl,0.1 mM EDTA,pH 8.0) 70%乙醇
存儲液:TE buffer (10 mM Tris-cl,0.1 mM EDTA,pH 8.0).
注意事項
1. 電泳的buffer和gel都是新制的,切膠的台子清理幹淨,刀片最好洗淨滅菌,總之一句話就是保證切下的帶沒有外源dna污染。
2. 切膠是要把整個目的片斷所在位置的膠全部回收。為了減少膠的體積,可以用相對比較薄的膠來做,隻要夠點樣即可,也可采用薄而寬的梳子來跑膠。
3. 關于防護,在一般有機玻璃後就足夠了,戴上防護面具以保護眼睛,如果戴樹脂眼鏡就可以了。要是非常害怕紫外照射,或者對于膠有特殊要求,例如要求不含EB,可以采用點marker和帶刻度的尺子一起照相的方法來确定目的條帶在膠上的位置進行切膠。
4. 按照正常程序點marker跑膠,然後切下有marker的膠,EB染色,紫外燈下與帶刻度的尺子一起照相。由于要回收的帶與marker間的相對位置已知,根據尺子來衡量未染色膠上目的帶的位置即可。如果覺得很難判斷,可以直接在marker邊點少量的樣,這樣位置就容易确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