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07:22:26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1

俞敏洪是做教育的,他本人也有讀書人的情懷,所以他的有些言論經常是帶有憂國憂民、批判性質的,比如下面這段: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變成了利己主義者,說難聽一點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對于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關注度遠遠不夠,更加關注虛拟空間和同學之間的事情,說大一點就是家國情懷的能力不夠。”

盡管俞敏洪表示這隻是他的個人感覺,但實際上他所說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的。

人性就是自私,無論古今中外,利己主義者從來都不罕見。而所謂“精緻”,它強調的是打扮、僞裝,以掩蓋自己的利己之心。

而對俞敏洪所提到的利己主義者來說,他們可能也是很委屈,很不認同這種批判的。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2

我認識一個清華畢業的創業者,他就對“精緻利己主義者”的說法不屑一顧,他認為這麼說的人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畢竟他不是教授,也不是校長,沒名沒利,如果自己一無所有還不能為自己打算,那真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了。

所以他經常說自己是光明正大的自私自利,他就是要堂堂正正的虛榮、自戀,他追求的就是多賺錢,多搞流量,出大名,得大利。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年輕人容易,但你們除了指責、批評之外,又對年輕人有什麼價值貢獻了?

在聽了這個哥們的一番高論後,我仔細琢磨了好久,有些話不吐不快,于是寫了這樣一篇文章。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3

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這是源自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的觀點,“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錢教授這番話可謂一針見血,振聾發聩,他肯定是見多了這樣的人,才會有如此深刻的洞察。

在現實中,無論職場還是商場和官場,這樣的人恐怕每個成年人都遇到過,甚至很多人都在向成為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方向轉變和努力。

什麼都是假的,隻有賺到手的錢才是真的。如果非要找個典型形象的話,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蝸居》裡的宋思明。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4

錢教授說這些人是大學培養的,恐怕有些偏頗,其實在中學階段就不乏這樣的人,甚至可以說更早。

在學校裡那類一心考高分的學生,對班裡的事、學校的事都是漠不關心,實際上,他們連父母都不關心,他們隻想着考清華北大,隻顧着自己的前途。

而如果“人之初性本善”這個道理是正确的話,那一個孩子最後成長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無疑是經過了父母、老師、周圍環境的加持和助推。

以自我為中心,物化别人,把人當工具來利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些人并不是從大學才開始這樣做的。

按照世俗的價值觀,聰明就等同于利己主義,為了自己得利,不惜損人利己。在受到現實和大學的教育後,這些聰明人懂得了互相配合,手段越來越老道,善于表演和利用錯綜複雜的關系、資源來獲利。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5

從學術界到文藝界,從教授到演員,“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知有多少。大家表面都是仁義道德,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他們是怎麼回事。

嘴裡說的是主義,心裡想的都是生意,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這類人比比皆是。

但大家都利己主義的話,那會是什麼局面呢?大家像養蠱一樣,比誰更聰明,誰更無恥,誰更有力量,最後除了少數人赢,所有人都會輸。

俞敏洪說年輕人要構建自己的理想能力,人生有更高追求的話,才能擺脫人生的困境。這個話聽起來跟雞湯一樣沒有用——年輕人要忙着賺錢、結婚、買房,又哪有時間顧得上理想呢。

我倒認為利己主義、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其實是一種思想缺陷。無私就是最大的自私,任正非這個意見很有道理,他本人就是這樣做的,最後反而是“利他成了最大的利己”。如果一個人懂得無私利他才能赢更多的道理,那他可能就會選擇不成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畢竟,“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甯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大家可以以此自勉。

俞敏洪講人生三大境界(什麼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