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長莺飛,每逢艾草長勢喜人、蔚然成風,涼風習習,艾香撲面而來,不禁令人想起剛出蒸籠熱氣萦繞、溫潤如玉的青團,忍不住口水直流。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油綠如玉,帶有清淡的艾草香氣。
吃青團的習俗最早與寒食節相關,寒食節一般在清明節前的一日或二日。古時在這天禁煙火、吃冷食,而清明節前後的艾草是一年中最好的,人們将這種理氣血、祛濕寒的植物揉作食物,後來化作了各地的青團、艾粄、艾葉粑粑…
此時的艾草既鮮嫩又壯實,是食“艾”的最佳時機。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溫胃、殺蟲止癢、灸百病、止瀉痢、開郁等功效。艾葉歸屬涼性,緩解感冒可以用艾葉泡腳,治療小病都可以用這個方法,當泡到身體發汗時候就行了。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受涼感冒、渾身酸疼都有明顯的效果。此外,尚有增進食欲等作用。民間有三月三吃艾糍粑,五月五門口挂艾葉、洗艾葉藥浴的風俗。
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 蒸熟以後綠綠的松軟的皮兒,蛋黃肉松餡,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艾草香氣,香糯可口,老少皆宜,百吃不厭。
清明節即将到來,趕快為家人制作一道艾香撲鼻的青團吧。制作簡單,味道超贊,都來看看吧,一看就會。
【鹹蛋黃肉松青團】
食材:糯米粉 200克,新良小麥澱粉 50克,鹹蛋黃 9個,,肉松 50g,沙拉醬 40g,,檸檬汁 5g。艾草 80克。
制作方法:
1.将烤箱設置為160度,預熱6分鐘。
2.鹹蛋黃抹上白酒,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烤10--15分鐘,烤到蛋黃表面冒油。
3.鹹蛋黃用勺子壓碎。把肉松、沙拉醬、加進蛋黃裡一起拌勻,因為蛋黃和肉松都是松散、且幹幹的,所以加一些沙拉醬不僅味道更好,還可以幫助肉松和蛋黃的混合。
4.最後再加入一些檸檬汁,檸檬汁就是為了讓餡料吃起來更清新解膩。将餡料拌勻,分成20克一個的團子,搓園備用。
5.艾草摘回家清洗幹淨,減掉壞葉雜草和老枝,清洗幹淨,燒開小半鍋清水,将艾草放入煮沸2分鐘至稍軟。放入破壁機裡打成艾草漿。再将艾草漿燒開。
6.将糯米粉和小麥澱粉混合均勻,再将艾草漿一點一點的倒入。
7.然後用手抓成一個光滑的面團 記得戴手套,因為糯米粉會比較粘手的,記得要用一定要用沸水,這樣會讓面團更柔軟。
8.将糯米面團分成30克一個的面團。
9.把餡料放在青團皮中心,然後用虎口抱住,一點一點把它封口收緊,搓園,青團就做好了。
10.陸續将青團全部包好,取一蒸鍋裝入半鍋清水,放上蒸格,墊上防粘油紙,再将青團放油紙上,蓋上蓋子,大火上汽蒸12分鐘左右即可。
蒸好以後,在青團表面刷一層薄薄的油,這樣青團表面看着油亮亮的,而且拿起來吃的時候也不會粘手。咬一口,清軟香甜,回味悠長。
小貼士:
1.加到粉裡的艾草汁一定要足夠燙,這樣燙好的粉團才有粘性。
2.青團出爐後可以趁熱在表面抹一層色拉油,冷卻後用保鮮膜包裹,這樣可以保濕防粘方便存放。
3.從圖片上可以看出,我做的這個青團兩個顔色,深墨綠是用的艾葉粉做的,淺綠色是用的新鮮艾草葉做的,用量少,所以,顔色更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