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位14歲女孩離家出走

一位14歲女孩離家出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6:22:10

10月9日晚上7點多,紹興柯橋區公安分局福全派出所接到報警。“有個小女孩在公路上一個人走”,報警的是熊女士,當天她正好經過漓福公路這邊,看到車流中有個小女孩一個人走,就上前去問她,問她要去哪裡,要不要她帶她去。

沒想到,小女孩一聽拔腿就跑,熊女士看小女孩一個人不放心,就報警了。“她可能是把我當壞人了。”

熊女士對福全街道不太熟悉,說不上具體地址,本來報完警打算走,正邊上巡邏的派出所民警朱鑫邊往那趕邊讓熊女士先跟着小女孩,等他馬上趕到。

熊女士跟着小女孩,小女孩加緊了步子,兩人相聚大概二十米左右樣子,小女孩邊走邊抹眼淚。

根據熊女士的定位,朱鑫開着警車趕到,小女孩看到他,哭得更兇了,“警察叔叔,有個壞人跟着我。”

一位14歲女孩離家出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1

漓福公路是柯橋來往紹興市區的必經之路,正是高峰時間,很多貨車穿梭而過,小女孩一個人走在路上,的确很危險。朱鑫跟熊女士打招呼,讓她先離開,接着問小女孩情況。

“小朋友,你怎麼一個人出來,你的爸爸媽媽呢?”

“爸爸媽媽在家裡,我現在要去奶奶家。”小女孩說。

“你家在哪裡呢?”

小女孩倒也說得出自己家在什麼小區,但問她爸爸媽媽名字、電話号碼,女孩說不出來了。問她奶奶叫什麼也說不上來。

朱鑫讓她上警車,小女孩還不願意,說要自己走,說完人就往前走。強拉孩子上車,也不是個辦法,朱鑫就陪着女孩一起走。

“你奶奶家住哪裡?你認識嗎?”

“我認識的。”女孩雖然說不上來具體地址,手往前指着說“在前面”,說自己知道怎麼走。見小女孩還蠻有主意的,朱鑫讓同事開着警車在邊上,自己陪女孩走路。

一位14歲女孩離家出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2

走了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在路口,一個騎電瓶車的大伯看到警車警燈閃爍,跑來問:有沒有看到一個女孩子,“我孫女不見了。”

“這是不是你孫女?”朱鑫身邊的小女孩沖着大伯喊:“爺爺!爺爺!”

一位14歲女孩離家出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3

“我們找了一會兒了”,爺爺說。傍晚邊,兒子打來電話說女兒不見了,他們急壞了,親戚朋友都分頭去找了,還去看了監控,他知道後,他也騎車出來找。

小女孩6歲,她爺爺家住在欣華村,距離女孩家大約5公裡左右,熊女士看到女孩的時候,她一個人已經走了一半路程了,差不多有3公裡路了。

小女孩為什麼要一個人去爺爺奶奶家呢?

原來是大人無心說的一句話,讓這個6歲小女孩當真了。

小女孩平時經常去爺爺奶奶家,路也熟悉的。國慶節時,小女孩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爸爸媽媽答應說國慶節後再去爺爺奶奶家,她也跟奶奶說過,等過完節後要去和奶奶一起睡。

國慶節都過完兩天了,媽媽還沒帶她去,小女孩問媽媽,媽媽總說明天有空再去,可明天過完了,還是沒有去。

事發當天傍晚,吃好晚飯,她決定自己去奶奶家,她覺得自己答應和奶奶一起睡,所以一定要去的。又怕要是告訴媽媽,媽媽又會推到明天了,所以就沒和媽媽說,悄悄自己一個人出門了。

等父母發現孩子不見,吓壞了發動親戚朋友出來找人,沒想到孩子一個人去了奶奶家。孩子父母說,因為這兩天比較忙,覺得有空了再去也可以的,所以才推說明天。

一位14歲女孩離家出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4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孩子是屬于“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典型,父母随口的承諾,孩子往往都會當真。

《韓非子》裡有則“曾子殺豬”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兒子一邊跟着一邊哭。曾子的妻子就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妻子到集市後回來了,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自己“隻不過是與小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卻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依賴父母學習的,并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他,是在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該用的辦法。”曾子說完,馬上殺豬煮肉。

這個故事講的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同時,這個故事也是教育我們大人,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别人,否則會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不真誠待人的人。

應采兒在綜藝節目上分享自己教育兒子Jasper的事,她說,她答應了孩子第二天早上七點半出門遊玩,無論前一天睡得多晚,人有多困,到點就必須起床,因為已經答應了孩子。她以身作則,從小讓兒子懂得做人要“言而有信”。

像上述小女孩的遭遇,可能我們很多家長也對自己孩子這麼做過。比如孩子不聽話時,随便哄孩子說你聽話就會得到什麼玩具、帶你出去玩等等,等孩子真照做了,家長們可能臨時又變卦了。大人們以為孩子轉頭忘了,其實孩子們都記着。

當發現大人兌現不了承諾時,孩子肯定會失望、懊惱,如果孩子還據理力争,有的家長還會覺得孩子咋這麼不懂事……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家長們,請不要輕易承諾,承諾了就要像應采兒那樣全力以赴去做,實在做不到要跟孩子道歉。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楊麗 通訊員 朱敏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