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少林通背拳傳統武術實戰威力驚人

少林通背拳傳統武術實戰威力驚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14:19:26

一、前言

  功力拳,南少林拳秘傳的一種,屬中國拳的南方派系,傳說來自福建南少林寺,由南少林的崇功禅師綜合各家拳功精髓所創。崇功禅師當年憑靠其深厚功力擊敗過許多高手,雄冠一時。後南少林被焚後,功力拳流入民間,曆經多代,傳至陳家鼎師傅。

  我經多次努力終于見到了陳師傅,陳師傅親自下場演示了幾招,筆者立即被其硬實的功夫和獨特的招勢深深吸引了,所以堅信功力拳具有很高的挖整價值,是不可多得的南拳瑰寶。

  陳師講:此拳過去在南少林中系單線秘傳,選拔天賦資質極其優秀者,方才授于真訣,并且每代僅一人,非常保守。在長久的傳習曆史中,難能可貴地保持了非常完整的功技系統。

  筆者根據陳師的口述記錄,在隐龍三武挖整組的協助下完成本篇,以供南拳愛好者參考。為了更便于讀者學練,筆者對拳譜中的一些方言做了部分更改,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使用了通用術語,特此說明。

少林通背拳傳統武術實戰威力驚人(南少林秘拳功力法傳統武術威力驚人)1

  二、拳綱總要

  三功三力樹門梁,節住力聚練勢強。

  鐵橋金門無人進,豹拳虎爪制惡狼。

  短腿暗腳斷下路,硬馬軟步有攻防。

  多下功夫上大力,雄冠南北美名揚。

  ——南少林功力拳秘傳歌訣

  1、南少林拳

  南少林拳發祥于福建少林寺。福建少林寺尊崇嵩山少林寺為祖庭,為與嵩山少林寺有别,稱作“南少林寺”,所以南少林寺武僧所傳的拳技就叫做“南少林拳”。南少林拳有很多拳法,如“功力拳”、“南佛拳”、“五祖拳”、“俠拳”、“羅漢拳”、“洪拳”、“狗拳”等,這一拳系在武林中常被叫做“南少林派”。

  此派除在福建、廣東得到盛傳外,在與福建相鄰的浙江、江西,與廣東相鄰的廣西、香港、澳門等地,均有流傳,并随着僑胞足迹,遠傳海外。

少林通背拳傳統武術實戰威力驚人(南少林秘拳功力法傳統武術威力驚人)2

  南少林拳派已成為武林中約定俗成的慣稱,其中拳技是否真正由南少林寺的武僧創出,也無從查考,而且現代流傳的南少林諸拳都已自樹一幟,另開門戶了。因其按地域分布主要在中國南方,并且拳技特色大都與北方的拳種相異,現代武術的分類就統統把其劃在“南拳”系列中。

少林通背拳傳統武術實戰威力驚人(南少林秘拳功力法傳統武術威力驚人)3

  2、功力拳

  “功力拳”,也叫“功力法”。福建當地常稱“拳”為“法”,如鶴拳被叫做“鶴法”、狗拳被叫做“地術犬法”等。

  為什麼叫功力拳?顧名思義,注重功力,練功求力,故名“功力拳”。

  所謂“練功求力”,即練三功、求三力。

  3、三功

  “三功”即馬功、橋功、手功。

  “馬功”,也叫“硬馬功”,有“高馬功”和“四平蹲馬功”兩種,以四平蹲馬功為重。

  “橋功”,也叫“鐵橋功”,如我們常說的“鐵臂功”。

  “手功”,南功力拳不用掌法,所以其手功主要是“豹拳功”和“虎爪功”,以豹拳功為重。

少林通背拳傳統武術實戰威力驚人(南少林秘拳功力法傳統武術威力驚人)4

  4、三力

  “三力”即打力、擒力、抗力。

  “打力”,也叫“打擊力”,即單一或連續打擊敵方的力量,這是技擊的主導力量,要能突破敵方防守并傷害敵身。如果沒有足夠的打擊力,就失去了功力拳應有的重要作用。打力主要表現在人體的拳、肘、腳、膝等主要發力節點上。

  “擒力”,也叫“擒制力”,即抓擒控制敵方的力量,是擒打法、擒拿法、擒摔法的母力。擒力主要表現在爪上。爪雖然也可直接對敵造成傷害,如進攻咽喉、裆部等,但其重要作用還是在于控制,或因此搶占先機,或因此造勢創機。擒力的聯合運用或混合相應打力,就是緻人分筋錯骨的擒拿或緻人近倒遠跌的擒摔或緻人擊之難逃的擒打。

  “抗力”,也叫“抵抗力”,即抵抗敵方來力的承受能力,其可分為主動抵抗力和被動抵抗力。“主動抵抗力”指防守破招中身體必備的抗擊承受能力,其主要表現在四肢,在南少林功力拳中注重上肢的抗力,并多用“橋”力;“被動抵抗力”指失勢挨打時,身體在一定程度上的承受能力,主要表現在軀幹部位,如頭部、心門、肋部等。這些抵抗力都屬于是人體綜合實力的範疇,也是對練習功力拳者的一種考驗,如果功力拳練好了,相對的可以抵抗一些拳打腿踢,絕不至于一觸即潰。

  武諺講“一力降十會”,隻要練上了大力,在與人交手時,自然可以硬接硬上,自然能夠占上風,奪弱勢,無不摧,雄無敵!正是:“練到功力上,虎豹下雞場。舉爪不能逃,出拳把人傷”!

  5、節住力聚

  “節”指人體發力的各大力節,即手、腳、肘、膝等。

  “節住力聚,功實力巨”,這是功力拳的練拳的特别之處,也是其練拳要竅。要求在完成發力後稍停幾秒,緊住肌筋,然後再作下一動作。但發力時要快。

  這種練法,從技擊上講:既增強打擊力,又增大抵抗力,并且增加耐久力。從健身上講:增肌實肉,強筋硬骨,益氣提神,健壯體質。

  陳師傅講到此處說:把拳當功練,才能出功夫,練的才是真正的功力拳。功力拳以獨特的方法把拳功有機地結合起來,練拳即是練功,極其強調功力,強烈追求強大的功力。

  6、鐵橋金門

  “鐵橋”,一指功力拳注重“鐵橋功”,橋功位列三功之一;二指功力拳技擊的招術特點,注重橋功,就要付之實用,所以其臨敵時就多用橋法。橋法主要用于防守的封閉與破力。

  功力拳常用的橋法:定勢時,雙臂并中或左右翹起或前後拉開,封門閉戶;破力時,上、下、左、右、前、後、内、外,格擋阻攔敵方來節。

  另,功力拳的橋中包含肘的用法,如直搗肘、橫擺肘、下砸肘、上挑肘等。

  “金門”,即固若金湯的門戶,敵打不進,攻不破,比喻功力拳防守嚴密,

  7、豹拳虎爪

  手法的特殊稱謂:把拳型稱作“豹拳”,寓意拳力剛強;把爪型稱作“虎爪”,寓意爪力兇猛。

  基本的拳法有直沖拳、上掏拳、下蓋拳、裡兜拳、反砸拳等,其拳發力注重中、短勢,不尚長手,學者千萬不可忽視這一要點。基本的爪法有擒鎖爪、纏擰爪等。

  陳師傅所傳功力拳的手法中,隻有拳爪兩種,沒有掌、鈎、指等其它用型。

  8、短腿暗腳

  “短腿暗腳”:功力拳多是伸屈型踢法,僅利用膝節開合,注重寸力,收發便捷,運用自如,并多用低腿,高不過腹,專踢下盤,奇襲突擊,不易防範。

  若用高腿、長腿,雖然勢猛力足,攻擊面廣,但因動形較大,蓄發明顯,往往速度緩慢,難以連變,易被發覺,并且身樁不穩,漏洞較多,自護力差,易為敵乘。

  其腳法主要有長鏟腳、側踹腳、直蹬腳、下踩腳、正撩腳、裡盤腳等。

  另外膝法在功力拳中歸屬短腿範疇,主要有下跪膝、上頂膝、前撞膝、外擺膝、裡合膝等。

  9、硬馬軟步

  “馬”是南方慣稱,即指樁勢,即腿步的瞬間定型。“硬馬軟步”,概括了功力拳的樁步要點。

  南拳來自中國南方,為了适應船上、山間、叢林、水地等區域打鬥,就要注重硬馬。“硬”,指堅強有力,要求馬樁堅定,落地生根。這樣攻則力點穩固,發力整壯;防則周身合一,抗力充足。陳師講到:“馬”不硬,就用不上“橋”;下盤不穩,力就沒根。功力拳主要有蹲馬樁、弓馬樁、跪馬樁、吊馬樁、盤馬樁等。

  “軟步”是相對于硬馬來說的,一要适時适機地變化步法,主動調節戰勢,不能硬守死馬;二是指動步要迅捷,進退要軟活自如,順暢靈利。

  硬馬軟步中包含了筋肉的松緊控制和力量的變動移換等技擊要素,要想戰勝強勁并且遊動的敵方,硬馬與軟步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則雖有一身功力也會被動挨打的。

  10、交手三法

  功力拳交手法主要有破力法、搶力法、反力法。

  “搶力法”,也叫“搶先發力法”,指搶先出招、搶占先機、先發制人的主攻技法。其中包含踢打法、擒制法。

  “破力法”,也叫“以力破力法”,指破解來招、破除危險、遲滞抵抗的防衛技法。

  “反力法”,也叫“反擊還力法”,即我們常說的防守反擊法,指先防再攻、後發制人、攻防合一的高級技法

11、功力四拳

  南少林功力拳共有入力拳、搶力拳、破力拳、反力拳四種拳法。

  入力拳主練基本力法,搶力拳主練進攻發力,破力拳主練防守技法,反力拳主練混合招勢。

  12、功力三兵

  功力拳中有短刀、短棍、三股叉三種器械,簡稱“功力三兵”。

  三、功力拳法

  功力拳法不尚花架,也不複雜,主要目的在于練力。初練時一定要慢,每一動用力後稍停幾秒,練熟了再漸次加快。但要想真正把拳法用于實戰,單靠固定的套子還不行,還需拆開散操,使之變成技擊招勢。

  (一)入力拳

  入力拳主練基本力法。

  1、正立馬雙垂拳

  身正直立,兩腿并齊,腳尖外分;雙臂下垂,肘節伸開,雙手握拳,拳眼向前,拳面向下;準備開拳(圖1)。

  2、正蹲馬雙抱拳

  右腳向右挪開,雙膝彎曲成正蹲馬;雙拳同時提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2)。

  3、正蹲馬雙沖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向正前沖出,臂高皆同肩,拳心皆向下,拳面皆向前,雙肘皆伸開(圖3)。

  4、正蹲馬雙抱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收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4)。

  5、右蓋步右盤馬

  右腳向左蓋步,成右盤馬;雙拳不動(圖5)。

  6、左蓋步左盤馬

  左腳向右蓋步,成左盤馬;雙拳不動(圖6)。

  7、右蓋步右盤馬

  右腳向左蓋步,成右盤馬;雙拳不動(圖7)。

  8、左蓋步左盤馬

  左腳向右蓋步,成左盤馬;雙拳不動(圖8)。

  9、正蹲馬雙抱拳

  右腳向右進步,身稍左轉,兩腿變成正蹲馬;雙拳不動(圖9)。

  10、正蹲馬雙沖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向正前沖出,臂高皆同肩,拳心皆向下,拳面皆向前,雙肘皆伸開(圖10)。

  11、左蹲馬長短橋

  向左轉身,兩腿變成左蹲馬;雙橋同時左挪,雙肘彎曲,左橋在前,右橋在後,雙拳在上,前後對胸,拳心皆向裡,拳面皆向上(圖11)。

  注:功力拳法的橋勢中,因雙手手型及方位過于細膩,學者多請參照插圖。另據陳師講,隻要橋勢做對了,手型自然合法,不必過于死闆。

  12、左蹲馬左沖拳

  馬勢不變;左拳向前沖出,位高同胸,拳心向下,拳面向前,肘節伸開;右拳收至右胸(圖12)。

  注:此勢解說中的“位高同胸”即指拳沖的高度方位。以下勢裡的“位高同頭”“位高同腹”等都是這樣。主要依此作為參照,但因腹胸等位大,對準其中位即可。

  13、左蹲馬左擺肘

  馬勢不變;左肘向前擺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右拳不動(圖13)。

  14、左蹲馬左搗肘

  兩腳同時向前滑步,馬勢不變;左肘向前搗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右拳不動(圖14)。

  15、左蹲馬左搗肘

  兩腳繼續向前滑步,馬勢仍然不變;左肘再次向前搗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右拳原位不動(圖15)。

  16、右蹲馬右搗肘

  向右轉身,兩腿變成右蹲馬;右肘向前搗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左拳收至左胸(圖16)。

  17、右蹲馬右搗肘

  兩腳同時向前滑步,馬勢不變;右肘向前搗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左拳不動(圖17)。

  18、右蹲馬右搗肘

  兩腳繼續向前滑步,馬勢仍然不變;右肘再次向前搗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左拳原位不動(圖18)。

  19、正蹲馬左擺肘

  身稍左轉,兩腿變成正蹲馬;左肘向前擺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左肘不動(圖19)。

  20、正蹲馬雙抱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收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20)。

  21、正蹲馬雙沖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向正前沖出,臂高皆同肩,拳心皆向下,拳面皆向前,雙肘皆伸開(圖21)。

  22、正蹲馬雙抱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收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22)。

  23、正蹲馬雙沖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向正前沖出,臂高皆同肩,拳心皆向下,拳面皆向前,雙肘皆伸開(圖23)。

  24、正蹲馬外分橋

  馬勢不變;雙橋同時向左右肩外側分,肘節彎屈,前臂豎直,雙拳在上(圖24)。

  25、正蹲馬雙抱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收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25)。

  26、正蹲馬外分橋

  馬勢不變;雙橋同時向左右腹外側分,肘節伸開,雙拳在下(圖26)。

  27、正蹲馬雙抱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收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27)。

  28、正蹲馬交叉橋

  馬勢不變;雙橋同時上提,在頭前交叉相合,左橋在前,右橋在後,雙肘稍屈,雙拳在上(圖28)。

  29、正蹲馬雙抱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收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29)。

  30、正蹲馬交叉橋

  馬勢不變;雙橋同時下落,在腹前交叉相合,左橋在後,右橋在前,雙肘稍屈,雙拳在下(圖30)。

  31、正蹲馬雙抱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收至左右胸側,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圖31)。

  32、正蹲馬外分橋

  馬勢不變,雙橋右提左落。右橋向右肩外橫擺,肘節彎曲,前臂豎直,拳部在上;左橋向左腹外擺,肘節伸開,拳部在下(圖32)。

  33、正蹲馬外分橋

  馬勢不變,雙橋左提右落。左橋向左肩外橫擺,肘節彎曲,前臂豎直,拳部在上;右橋向右腹外擺,肘節伸開,拳部在下(圖33)。

  34、左蹲馬左搗肘

  向左轉身,兩腿變成左蹲馬;左肘向前搗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右拳收至右胸(圖34)。

  35、正蹲馬右擺肘

  身稍右轉,兩腿變成正蹲馬;右肘向前擺出,前臂向裡全屈,後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後;左肘不動(圖35)。

  36、正蹲馬雙沖拳

  馬勢不變;雙拳同時向左右沖出,臂高皆同肩,拳心皆向下,拳面皆向外,雙肘皆伸開(圖36)。

  37、左蹲馬左擺橋

  向左轉身,兩腿變成左蹲馬;左橋向左肩外橫擺,肘節彎曲,前臂豎直,拳部在上;右拳收至右胸(圖37)。

  38、右蹲馬右擺橋

  向右轉身,兩腿變成右蹲馬;右橋向右肩外橫擺,肘節彎曲,前臂豎直,拳部在上;左拳收至左胸(圖38)。

  39、正蹲馬左擺橋

  身稍右轉,兩腿變成正蹲馬;左橋向左肩外橫擺,肘節彎曲,前臂豎直,拳部在上;右橋不動(圖39)。

  40、正蹲馬外分橋

  馬勢不變;雙橋同時向左右腹外側分,肘節伸開;雙拳在下,拳眼向裡,拳心向下(圖40)。

  41、左蹲馬長短橋

  向左轉身,兩腿變成左蹲馬;雙橋同時向左提起,左橋在前,右橋在後,雙肘彎曲,雙拳在上,前後對胸,拳心皆向裡,拳面皆向上(圖41)。

  42、左蹲馬左擺橋

  馬勢不變;左橋向左肩外橫擺,肘節彎曲,前臂豎直,拳部在上;右拳收至右胸(圖42)。

  43、左弓馬右沖拳

  兩腿變成左弓馬;右拳向前沖出,位高同胸,拳心向下,拳面向前,肘節伸開;左拳收至左胸(圖43)。

  44、右吊樁左沖拳

  右腿提起,變成右吊馬;左拳向前沖出,位高同胸,拳心向下,拳面向前,肘節伸開;右拳收至右胸(圖44)。

  45、左吊馬右沖拳

  右腿前落,随即左腿提起,變成左吊馬;右拳向前沖出,位高同胸,拳心向下,拳面向前,肘節伸開;左拳收至左胸(圖4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