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荒地改農田合法

荒地改農田合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2:45:24

“300畝基本農田,怎麼能征收了蓋房子?”山東博興縣闫家村村民闫真想不明白。

9月初,當地多位村民反映,博興縣龍鳳生态文化園項目涉嫌違法征占300畝永久基本農田開發商業地産,項目涉及曹王鎮3個村子共計75戶村民的集體用地,其中就包括闫真家的3.22畝地。

闫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顯示,他家農田附近确實曾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界樁上寫有時間:2017年4月30日,編号BX1796。今年3月,這塊界樁被涉事項目施工人員挖出。

永久基本農田即對基本農田實行永久性保護。《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條明确規定: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

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稱,涉事地塊在2017年已調整為一般耕地。同年,當地在埋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時向西偏移175米,導緻在一般耕地處埋設了界樁,緻使村民誤解。

村民還提及,當地在進行土地征收時,是以租用的名義讓村民簽訂相關協議,村民的土地被征收後,還曾撂荒一兩年的時間。此外,村民失地後一直未辦理相應的社會保險。

9月22日,博興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回應《中國之聲》時提到,關于社保費落實不到位問題,目前,社保費已轉入社保專戶;關于土地撂荒問題,曹王鎮已調動人力和機械,全面做好備耕備播。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人員也在回應中表示,“關于博興縣龍鳳生态文化園項目的落地,縱觀土地流轉整個過程存在不規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深入反思。”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1

闫真提供的照片顯示,他家農田附近确實曾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受訪者供圖

基本農田上建起了商品房?

在山東省博興縣曹王鎮闫家村,村民闫真擁有3.22畝地,就位于曹王鎮中學附近。

闫真持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顯示,這塊3.22畝的耕地是一級水澆地,屬于基本農田。證件的下發日期顯示為2015年8月28日。

2017年,當地開始設立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的标志牌和界樁。

永久基本農田即對基本農田實行永久性保護。《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條明确規定: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

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消息,2017年6月30日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的132個縣(市、區)的劃定成果均通過省級驗收,标志着山東省曆時兩年多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全面完成。

闫真說,自家農田附近就有這個界樁。“2017年4月30日埋的,上面寫了是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編号是BX1796。”闫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顯示,他家農田附近确實曾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

今年3月9日,闫真家農田附近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被挖出。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2

闫真提供的圖片顯示,今年3月9日,農田附近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被挖出。受訪者供圖

闫真提供的現場照片顯示,施工人員在埋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BX1796的地方挖土,界樁上帶有編号内容的瓷片均消失不見。界樁後面用藍色鐵皮圍擋起來的區域,是一處正在建設的工地。

這塊工地于2019年投入建設,起初叫龍鳳生态文化園,後又改名叫龍鳳嘉園項目。

根據當地媒體報道:龍鳳生态文化園項目總投資達10.5億元,是博興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項目規劃建設占地近300畝,主要涵蓋商業住宅、健身公園、幼兒園、溫泉酒店、商業購物街區等設施。

目前,上述項目地塊内已有樓房建起。9月9日,售樓處銷售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該項目證件齊全,在售13棟,雖然還未開盤,但已經有不少顧客提前預購并繳納了意向金。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涉事項目北面和東面均是田地,北側地塊雜草叢生,周圍已被圍擋圈起。地塊内還散落着永久基本農田區保護界樁,且南北兩側各有一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标志牌。

“國家一直說保護耕地,保護基本農田,按照國家的法律規定,我這3畝2分地就應該種糧食,不應該用作開發房地産項目。”闫真說。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3

2018年12月10日,村民和村委會簽訂的協議書。受訪者供圖

以租代征的土地流轉協議

9月10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解到,龍鳳生态文化園項目占地300畝,共涉及曹王鎮的3個村子,分别為曹一村、曹三村和闫家村,共計75戶村民的農田。

對于這處項目用地是如何拿到的,當地多位村民表示,2018年至2020年,當地村委會是以土地流轉的名義,讓村民們簽訂了相關協議。多位村民均提到,“當時村委會說是租50年。”

村民提供的協議書顯示:為适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村民委員會拟将村民使用的集體土地配合政府依法辦理國有建設用地手續。村委會按每畝每年2000元的标準,向村民一次性付清50年補償金,50年後按國家政策執行。

協議中還提到,土地進行建設開發後,村民購買樓房的,可在市場價格基礎上每平米優惠300元。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4

2018年12月10日,村民和村委會簽訂的協議書。受訪者供圖

闫真對此表示質疑,他始終拒絕簽訂這份協議。村民曹亮說,自己當時也不同意簽訂協議,但後來村裡的幹部和鎮上的領導都下來做工作,趕上自己家中困難,無奈之下隻能簽下。

“老百姓都是随大流,大家都簽字了,也就沒異議。”闫真說,在闫家村,隻有他和另一村民闫冬沒有同意,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土地流轉照常進行。

對此,闫家村一名村幹部說,“他們從農民手裡把地租來後,招标拍賣,有人接手後,再辦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手續。手續走的是兩套材料。給農戶是流轉,一畝地10萬塊錢,報給省裡的材料按正規手續辦的,征地費是一畝地5萬多塊錢。”

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0年6月24日出具的信訪告知書中也提到:村民反映的賣地問題,實際為土地流轉,經調查,涉事項目前期共流轉曹王鎮曹一村、曹三村、闫家村3個村土地300畝。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5

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2020年6月24日出具的信訪告知書。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才亮認為,以土地租用的形式來取代征地補償,沒有法律依據,顯然是一種違法行為。“根據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在國家批準征收土地之前,基層政府與農民應當就土地征收補償達成協議,而不是什麼土地流轉協議。”

新京報記者查詢山東省征地信息公開查詢系統發現,涉事地塊于2020年10月19日經省政府批準為國有建設用地,批複面積約為219畝。農用地位于第Ⅱ級區片,征地補償費标準為5.2萬元/畝。此外,公示中還提到,由于上述村在公示期滿後5個工作日内未提出聽證申請,視為放棄聽證。

2021年,龍鳳嘉園的項目即将開盤後,更多被征地的老百姓表示不滿。

他們認為,自家的土地是以50年的租期被征走的,但是龍鳳嘉園的項目卻對外宣稱70年大産權。“這不是騙我們嗎,少給20年的錢找誰要?”曹三村村民曹順說。

龍鳳嘉園項目的銷售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該小區的房價約為5000至6000元每平米。這一定價,讓被征地的農民們都頗為抱怨,“賣的地錢,連個樓角都買不起。”曹順說。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6

9月8日,涉事項目北側未開發的位置,仍有地塊處于撂荒狀态。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土地流轉後撂荒,村民仍收到糧食補貼

當地多位村民還提到,簽完土地流轉協議後,他們很快收到了補償款,此後他們的耕地被開發商用鐵皮圈起來,撂荒了一兩年的時間。直到今年初,現場被圈占挖地基并蓋起樓房。

“當時地已經荒着,什麼也沒種。撂荒以後,他們好辦手續吧。”闫家村一名村幹部說。

新京報記者走訪得知,最早撂荒的是曹一村。2019年6月份,收完小麥後,開發商圈住該村所涉及的耕地。這一圈占地塊系龍鳳生态文化園的北面土地,目前都被藍色彩鋼闆圈占,内部雜草叢生。

2020年6月份,曹三村、闫家村的村民陸續簽訂完協議書。村民稱,當時他們的土地在收完小麥後也撂荒了,隻有未同意簽訂協議的少數村民仍固執地種着玉米。

“賣地之後,我就沒再種糧食了。”曹三村村民曹順說,自己一家六口人共3畝9分地,分得了39萬餘元的賠償款,給家裡兩個兒子分完錢後,自己隻剩下10萬元。現在沒有了土地,他和妻子隻能在未被圈占的犄角旮旯處,種上些玉米當作口糧。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定,政府對于失去土地的農民應辦理相應的社會保險。

從2020年10月21日山東省征地信息公開查詢系統公示的内容來看,關于曹王三村征收土地後的社會保障安置問題,博興縣人民政府對本次征收土地按照1.5萬元/畝标準,一次性支付社會保障補貼費133萬餘元,由縣财政局将上述補貼資金于征收土地報批前一次性劃入當地社會保障資金專戶。

王才亮律師表示,失地農民社會保險的落實,最長期限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但當地多位被征地的村民表示,截至今年9月,他們仍未辦理相應的社會保險。

令闫真感到不解的是,自家農田撂荒了,沒有種植小麥,卻收到了今年的小麥補貼和糧食補貼。

闫真提供的存折交易信息顯示,2021年7月1日,他收到了小麥補貼433.9元,2021年9月3日,又收到了種糧補貼80.11元。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7

闫真提供的存折顯示,2021年7月1日,他收到了小麥補貼433.9元。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回應:涉事地塊為一般耕地,界樁埋錯了

9月10日,博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村民反映的農鳳生态文化園項目違法占用基本農田情況并不存在,報批該項目時,涉事地塊為一般耕地,并非基本農田。

據《中國之聲》此前報道,龍鳳生态文化園項目所征占耕地在2017年之前确為基本農田,2017年,通過鄉鎮規劃調整,經過濱州市政府的批準,這塊一等水澆地從基本農田調成了一般耕地。盡管該項目對外宣傳占地近300畝,但經核實,實際隻有219畝通過了山東省政府的用地批複。

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耕保科靳科長也提到,2017年,濱州市重新進行了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結合城市發展,制定了新的規劃方案和永久基本農田的建庫劃定工作。劃定工作完成後,涉事地塊已不再屬于基本農田。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8

闫真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顯示,這塊3.22畝的耕地是一級水澆地。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對于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界樁出現在開發商所在地塊的情況,靳科長稱,實則為工作人員在施工埋設時向西偏移175米,導緻在一般耕地處埋設了界樁,緻使村民誤解龍鳳生态文化園項目地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目前,縣局将對BX1796界樁損毀問題進一步調查,明确責任,依據法律法規對責任人依法進行處罰,并在合适的位置按标準重新埋設該界樁。

關于村民提到的以租代征問題,博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回應稱,“這些都是下面自己弄的,我們不清楚。”至于村民為何仍收到了今年的糧食補貼?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可能是數據有問題,農業農村部和自然資源部門的數據庫有差異,并未聯網。”

荒地改農田合法(怎能征收蓋房子)9

龍鳳嘉園地産項目的宣傳單。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9月22日,博興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回應《中國之聲》時提到,“關于社保費落實不到位問題,目前,社保費已轉入社保專戶,盡快按民主議事程序公開透明撥付到位。土地撂荒問題,目前,曹王鎮已調動人力和機械,全面做好備耕備播,近期即可完成耕種。”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人員也回應稱,“對埋錯界樁的問題,群衆提出疑惑後,2019年以來,責任單位未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及時糾錯,造成群衆誤解,政府公信力受到損害。此外,根據調查,博興縣龍鳳生态文化園項目的落地,縱觀土地流轉整個過程存在不規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深入反思。”

(文中闫真、闫冬、曹亮、曹順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實習生 張馳 吳靜涵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張彥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