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1種蔬菜,畝産萬斤,新鮮的很少人吃,做鹹菜是世界3大名腌菜
文/農夫也瘋狂
如今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了,但是在農村裡有些老人還是比較喜歡腌制一些鹹菜,或者是制作幹菜,等到以後慢慢來食用。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蔬菜的浪費,同時還可以延長它們的食用時間,關鍵是這些鹹菜确實很下飯。這段時間天氣比較高,氣溫也升上去了,村裡的老人們就都在忙着制作鹹菜。其中有一種蔬菜畝産可以達到1萬斤,因為自帶辣味而新鮮的少有人吃,把它做成鹹菜卻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你們認識嗎?
對于農村長大的朋友們來說,從小到大應該吃過不少的鹹菜。而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種鹹菜,不僅在國内非常有名氣,很多人常用它當下飯菜,而且在國際上也是聲名遠播,它和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并稱為“世界三大名腌菜”,他就是來自重慶的涪陵榨菜。相信很多人吃過榨菜,卻并沒有見過榨菜的原料長啥樣。其實它的原料是一種莖用芥菜的肥嫩瘤狀菜頭。
芥菜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有九頭芥、雪裡蕻、豬血芥、豆腐皮芥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兩類芥菜的變種,一種是食用它變态芽的,比如市面上的兒菜。另外一種就是食用它變态的莖,也就是榨菜。作為芥菜的一種變種,它同樣也是自帶辣味的,雖然也能用來制作小菜,或者是配肉炒着吃,但是很少有人吃新鮮的,都是用它來腌制榨菜。之所以得名榨菜,那是因為在加工的時候需要用壓榨的方法把内部的水分壓榨出來,因此而得名,目前我國涪陵的榨菜在國際上聲名遠播,并且成為了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
芥菜疙瘩在我國各省均有種植,尤其是南方地區更是廣泛種植。這種蔬菜的種植也是比較省心的,它是兩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濕潤氣候,但是卻不耐霜凍也不耐炎熱,一般都是在秋季播種,像南方地區就是在10月份前後才播種,等到第二年的4-5月份就會開花了,果期是在5-6月份。而芥菜疙瘩的采收期是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如果采收過早産量低,而過遲了就會導緻空心,從而會影響口感。
筆者這裡好些村民家裡面都有種植芥菜疙瘩,它種植起來是比較簡單的,管理也很粗放,對生長環境要求不太高,在菜地裡随便找塊空地,或者是房前屋後的一些空地都能種植,隻要土壤肥沃就可以,但是芥菜疙瘩的産量卻是非常高的,一般畝産可以達到一萬斤以上。在市面上新鮮的也能賣到1元左右一斤,如果大量收購的話則是六七毛一斤,不過多數的都是自己家裡少量種植一些,然後用它來制作鹹菜。
用芥菜疙瘩來制作榨菜的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像筆者這邊主要是采用最傳統的方法來給榨菜脫水,也就是先将新鮮的榨菜去皮了,再把它切成小片,然後用細蔑絲或細鐵絲等串成一串串,挂在樹枝上任風吹幹至成後,然後在摘取下來把它放在專用的再取下放在腌菜的壇子裡,一般是放一層風幹的菜頭再放一層鹽,如此重複,之後腌制好幾天就好了,吃起來鮮脆爽口。當然了各地制作榨菜的方法各有千秋的,隻要自己喜歡吃就行。比如有些地方就是采用鹽脫水的方法,就是将菜頭直接倒入腌菜池裡,也是一層菜頭一層鹽,經鹽腌後除去部分水分。
這幾天村裡已經有人開始用芥菜疙瘩腌制榨菜了,在市面上也能見到芥菜疙瘩售賣了,動手能力強的朋友們,不妨試一試哦。另外新鮮的芥菜葉子也能曬幹做鹹菜哦,你們知道嗎?(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