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影後的餘溫散盡了,綜藝的熱搜退去了……現在提到周冬雨,大家談論的更多的,還是她的造型和雜志封面。
可以說說的,好像也隻有造型和雜志封面了。
但對于不在娛樂圈中,不關心熱搜、封面的大多數普通觀衆來說,大家想看的還是作品。
我的朋友陳先生就發出了疑問:周冬雨是不是盛極而衰了?
“盛極而衰”的前提是“盛”,也就是:紅過。而且,是靠作品紅的。
起點本來就夠高,是張藝謀親手調教出的“謀女郎”,而且被張導定義為“清純”,少女周冬雨确實有種純淨水一樣的清澈無暇。
隻有這樣的清澈氣質,才演得出這樣的靜秋。
但“國師”的光環,也不能永遠加持。以“小女生”形象出道,戲路也是受到限制的。
那幾年,周冬雨嘗試過主旋律曆史片《湘江北去》、苦情催淚片《傾城之淚》、古裝劇《宮鎖沉香》,積攢的觀衆基礎還不如成名作《山楂樹之戀》。
演員能紅不能紅,有時候就是一種天時地利的迷信,最重要的因素是:timing 。
周冬雨走紅之後的第二年(2011年),《失戀33天》上映。誰也沒想到這部“小片”能火成這樣:以超過3億的總票房,拿下當年票房冠軍。
紅的不光是一部電影,還迎來了“小妞電影”的時代。
小妞電影的标配是:不是大美人但夠接地氣的女主,一開始倒黴到喝涼水都塞牙,遇到男主之後,開始麻雀變鳳凰。
這個模式有多神?白百何在《失戀33天》之後,接的全都是小妞電影,四年内成了30億票房女王,老本一直吃到《捉妖記》。
她的“宿敵”王珞丹,本來在電視劇裡就是米萊這種“小妞”形象,在電影裡也嘗試過小妞定位,不過票房上略遜一籌。
兩位“小妞電影”打開的局面,因為白百何“出事”、王珞丹後繼乏力,暫時停止。
倪妮其實也演過“小妞”角色,可惜《等風來》和《新娘大作戰》的角色太作天作地,觀衆基礎一般。
與此同時,周冬雨已經在青春片《同桌的你》、《少年班》演過女學生,在公路喜劇《心花路放》裡演過殺馬特,初具“小妞”特質了。
其實觀衆們一直都挺愛大情大性、古靈精怪的少女。朱茵的紫霞仙子、張柏芝的柳飄飄、周迅的小太平……不管什麼時候看,都是經典。
風水輪流轉,轉到周冬雨這裡時,她比周迅、白百何、王珞丹們都年輕了一大截,作品積累也差不多夠了,還差臨門一腳。
就在這時候,《七月與安生》出現了。
安妮寶貝原作,陳可辛、許月珍監制,可以說是當年頂配。
陳可辛的拿手好戲是:識人,而且會調教演員。
周冬雨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出演的,陳可辛幾乎完全押寶在她身上。
陳可辛的眼光毒到什麼程度?一眼看出馬思純的特質是“穩”,而周冬雨的特質是靠直覺。
還自稱被周冬雨“下了降頭”……
他對周冬雨随心所欲式的演技,完全持放縱态度:你想怎麼演,就怎麼演。
回想一下千辛萬苦得不到李安一個擁抱的章子怡,陳可辛這這簡直就是把演員當親生女兒在寵啊!
角色照着她改,發揮由着她性子來,完全寵愛集于一身。還有業内人士透露過:周冬雨也不是每一條都那麼神,但導演就是有本事把她演的最好的部分剪輯起來。
這麼個培養體系中,但凡有點靈氣,自己稍加努力,也不會撲。
到了再次合作的《喜歡你》 ,“金城武×周冬雨”的搭配,也是陳可辛搞出來的。
對周冬雨的寵溺套餐還升級了:
女主必須用周冬雨,為了周冬雨,可以把劇本推倒重來。
創作團隊對周冬雨有多遷就?
周冬雨自己都說過:劇本随時再改,甚至會根據頭天拍攝情況,改出第二天的劇本。
金城武吐槽過:接不住周冬雨的反應,因為她經常即興發揮,劇本上根本沒那句詞兒。
出道多年,嚴苛謹慎慣了,金城武面對這麼個古怪少女,豈止抓狂?簡直崩潰。
但這種抓狂,跟角色本來就很搭,又跟周冬雨的角色形成反差萌。
就像泡騰片丢進可樂瓶,滿瓶氣泡壓不住的往外冒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