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的學術瓜,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
這不,今天這又上了熱搜第一。
看來這風波一時半會兒是停不下來了。
--從“知網不熟”到“學術不端”,人設真塌了--
早先,翟天臨曬出了錄用為北大博士後的錄用通知。當時引發了不少議論。
而誰知道這場事故的一開始,隻是翟天臨在直播進行粉絲問答的時候,表現出不知道知網的樣子。
就此展開了一場學術圈與飯圈的battle。
而混迹學術圈的各位,日常就是擺事實講道理,各種實錘往外砸。總結出來,翟天臨的學位之路有這樣幾個問題——
1. 全日制博士 但是一年到頭都在拍戲
而這樣的情況下,翟天臨還拿到了隻有全日制博士才能拿到的獎學金。
2. 北電硬性要求的C刊論文并不存在
北電硬性要求:博士學位需要在答辯前發表一篇C刊論文。
翟當年的同學,大多數完成了這一要求。
當然,也并非每個人都完全達标;
但是唯有翟天臨不僅發表文章少,而且刊物級别完全夠不到。
3. 已有的刊物作品大幅度抄襲
正如今天的熱搜,早前,知乎網友熟練運用免費論文查重軟件為他進行了“學術不端”檢測,發現論文抄襲了近一半的内容。
事件影響擴大後,被抄襲的教授也在朋友圈發聲。
4. 博士畢業論文未在知網刊登
同年答辯20人,知網收錄19人博士論文。
北電和北大到現在都還沒有回應,想來也是想不出特别能說服人的公關方案吧……
--翟天臨的走紅之路--
說起來,翟天臨除了在《心術》《白鹿原》裡小刷存在感,真正走進廣大群衆視線之中的,可能還是《演員的誕生》!
《演員的誕生》算是這幾年翟天臨事業的轉折點了。
正是在第一期,劉芸黃璐、鄭爽任嘉倫,真是好不熱鬧。
翟天臨和餘少群,則是少有的表演上配合得比較合拍的了。
(當時播出後,風評還不錯。
第一場,翟天臨和餘少群PK,兩人演《繡春刀》的改編片段,翟天臨晉級。
眼神和肌肉動作,都可圈可點。
影視化片段中,與劉烨搭檔,演唐僧,也挺讨喜。
後來,翟天臨又跟淩潇肅一起上演過《白鹿原》的片段。
這段很有意思,淩潇肅因為是陝西人的緣故,陝西話特别正宗。白嘉軒的戲很穩。
翟天臨的戲,依舊是自己的特色很強:表情、肌肉、台詞,通過這些方面的誇張,給觀衆以沖擊。
在《演員》的幾場下來之後,對翟天臨演技的誇贊,就,越來越厲害了。
如果說《演員》時期的評價還是,演技棒。
那麼在這之後,各種“隻應天上有”的誇贊簡直讓豆子要昏過去了。
--人設翻車,業務能力究竟如何?--
遠的不說,就說翟天臨讓印象深刻的劇和角色好了。
真的有粉絲和“路人”口中說的那麼震撼和厲害嗎?
在六六的原著《心術》中,鄭艾平這個角色是叙述者一樣的存在;
在電視劇裡,鄭艾平其實更多的還是一個鋪墊的角色,主咖還是張嘉譯、吳秀波等幾個資深醫生。
有跟楊紫的感情戲。
也有跟後來的年輕女醫生之間的火花。
也就是說,鄭艾平是個讨巧的配角。
但是如果說因為這個角色所以感受到他演技如何如何,那就有點牽強了。
就……還算OK吧。
另一代表作——《白鹿原》。白孝文是《白鹿原》這部作品中層次很豐富的角色。
最開始的迂腐讀書人形象。
後來與《白鹿原》上的“妖豔賤貨”田小娥搞在了一起。
兩人在一起後,白孝文漸漸過上了堕落的生活。
這個豐富又擰巴的角色,翟天臨演繹得,還是很到位的。
用這個角色說翟天臨演技的業務,算是說服力。
而至于《軍師聯盟》中的楊修,很顯然是一個跟他本人比較像的角色,一代才子、恃才傲物。
當然,到現在,這個“一代才子”,是要劃掉了。(跟他本人并不一緻……
總的來說,戲劇的爆發力,翟天臨能掌握得比較好。
所以對于執拗、一根筋、高傲的角色,他能夠有還不錯的演繹。
豆瓣有網友這樣形容他的演技。
雖然過于直接,但很有道理。
但對于一個演員來說,能把某類角色演得還不錯,就可以說是戲骨了?就可以大肆地宣揚演技了?在形象翻車的時候,就必須可惜他所謂的“神仙演技”了?
而且翟天臨從影這麼多年了,能夠拿出手的代表作品,也并不算多啊。
正如有評論指出的,這些角色,都是“成功的配角”。
同理,将大叔角色诠釋得深入人心的吳秀波,也并沒有大衆吹的那種神仙演技,在《演員》的舞台上,貢獻的“導師同台”的演技,也實在算不上教科書級别的。
形象倒台的時候,可惜業務能力被浪費,也實在有些不合适吧?
學術能力翻了車,業務能力,也沒有吹得那麼能打。
早知有今日,為啥不把其中之一做專做精,非要到了如今放到輿論環境下,才現出原形呢?
看着周一圍、吳秀波、翟天臨這些吹演技的男演員紛紛出事,而在此之前,人設也逐一崩塌。豆子也隻能感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