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40天有腫瘤怎麼辦?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産科、心血管内科、麻醉一科、重症醫學科、泌尿外科、新生兒科團結協作,成功搶救一名妊娠合并嗜鉻細胞瘤危象的孕婦,為孕婦實施剖宮産分娩并順利完成嗜鉻細胞瘤手術,目前母女已康複出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懷孕40天有腫瘤怎麼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産科、心血管内科、麻醉一科、重症醫學科、泌尿外科、新生兒科團結協作,成功搶救一名妊娠合并嗜鉻細胞瘤危象的孕婦,為孕婦實施剖宮産分娩并順利完成嗜鉻細胞瘤手術,目前母女已康複出院。
5月10日淩晨,一名懷孕八個多月的孕婦因劇烈上腹痛5小時收入山大二院産科。入院後,患者心率在100-120次/分,血壓波動在190-205/130-140mmHg,上腹痛進行性加重,給予完善相關檢查,并給予降壓、解痙及鎮痛等治療。肝膽胰脾腎超聲及上腹部CT提示左側腎上腺區可見一包塊,大小約6.8×6.0×7.0cm,其内探及一約2.5x2.0cm的囊性暗區,可疑出血,泌尿外科會診考慮腎上腺腫瘤可能性大。
患者入院7小時後,出現血壓突降,最低将至80/40mmHg,并出現胸前區疼痛,考慮有急症剖腹探查和剖宮産手術可能,遂轉入手術室進行觀察搶救。入手術室後患者血壓在180-190/110-120mmHg,心率在160-170bpm;現場心電圖及心髒彩超提示孕婦已經發生了大量兒茶酚胺釋放後導緻的廣泛心肌梗死,孕婦的生命危在旦夕,随時有死亡風險。
産科團隊上報醫務部,醫院緊急啟動MDT聯合會診,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麻醉一科及重症醫學科多學科在手術室進行聯合會診,綜合會診意見認為,患者存在嗜鉻細胞瘤可能性大,血壓波動大,存在高血壓危象、室速、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受損等情況,有并發嗜鉻細胞瘤危象可能,手術風險極大,術中極有可能出現血壓驟降、患者死亡。但繼續保守治療也有胎盤早剝、呼吸心跳驟停、胎兒窘迫、胎死宮内甚至孕産婦死亡等風險,亦不利于原發病治療。
時間就是生命!經現場多學科激烈地讨論後,醫生向家屬交代病情并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信任,遂立即急症行剖宮産終止妊娠。手術過程順利,心血管内科醫生現場監護指導,多學科合作悉心維護術中血壓的平穩。嬰兒出生體重僅1.68kg,自主呼吸弱,予初步複蘇及正壓通氣效果欠佳,心率降至60次/分以下,立即予氣管插管接複蘇氣囊正壓通氣,心率上升至160次/分左右,複蘇較前好轉,遂轉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繼續治療。
術後,患者于重症醫學科及心血管内科降壓、控制心率、營養心肌等對症支持治療,術後治療效果好,病情好轉。患者情況穩定後,入住泌尿外科行腹腔鏡下左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手術順利,術後9天于7月1日出院,術後病理結果證實為左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患兒經過新生兒科全體醫護37天精心照料,闖過了各個關口,6月16日順利出院。
妊娠合并嗜鉻細胞瘤較為罕見,發病率為0.0002%-0.007%,症狀及體征存在多樣性且特異性差,容易産生漏診、誤診。未及時診斷的孕産婦及胎兒病死率高達40-50%,若及時救治則病死率可分别下降至5%和15%。妊娠合并嗜鉻細胞瘤患者的臨床表現分為母體和胎兒兩方面。在母體主要表現在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可以誘發肌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高血壓危象、暈厥、休克、腦梗等。對胎兒主要表現在可引起自然流産、胎兒生長受限、胎兒宮内窘迫和胎死宮内等情況,而陣發性高血壓可以導緻胎盤早剝,反跳性的低血壓又可以導緻胎兒宮内缺氧和不良的胎兒結局。另外,妊娠期間,增大的子宮引起的腹内壓增高、胎動、子宮收縮、體外改變、分娩、麻醉、手術等可使靜息狀态下的嗜鉻細胞瘤突然分泌大量兒茶酚胺,誘發嗜鉻細胞瘤危象,嚴重威脅孕産婦生命安全。因此孕期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高血壓,應考慮行腎上腺腫瘤等相關檢查排除此病。
山大二院實施的多學科協作診療(MDT)真正受用于患者,提高了不同科室之間的團隊合作,同時提高了醫療效率和醫療質量。對于該病例,醫院迅速反應、馬上行動,形成聯動鍊條,前後方協同配合,争分奪秒為患者積極救治,将危在旦夕的孕婦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挽救了母兒生命,充分體現了醫院危重孕産婦救治的高水平實力。山大二院産科作為省級危重孕産婦搶救中心,在産科各種危急重症(兇險性前置胎盤、羊水栓塞、急性脂肪肝、妊娠合并心髒病、妊娠合并活動性病毒性肝炎、早發性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等)診治方面經驗豐富、技術一流,治療産科各種合并症及并發症、疑難雜症等已達到國内領先水平,承擔了大量周邊地區危重孕婦轉運救治工作,24小時為母嬰安全健康保駕護航。
(通訊員 洪海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