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撰文 七君
你可以在不用計算機輔助的情況下,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地圖上兩點間最短的路徑嗎?
在數學上,找到所有可能路徑中的最短路徑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此這個問題發展成了一個數學分支——圖論。所以鐵路規劃什麼的需要幾百年的努力。
但是,找到兩點間的路徑也并不是沒有原始的方法。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種叫做黏菌的原始單細胞生物,這種生物雖然沒有大腦,但是卻可以用幾天的時間找到人類用幾百年時間規劃的鐵路網。
單細胞生物黏菌解迷宮
今天我們要介紹另一種找到最短路徑的更快方法。這種方法不需要其他智能的協助,隻需要一些簡單的化學材料就可以了。
看,在迷宮出口和入口放上特定的化學材料,入口的顔料就可以自動找到走出迷宮的最短路徑——
這是2013年,日本明治大學的數學家 Kohta Suzuno、匈牙利布達佩斯科技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家 Istvań Lagzi 和科研同夥們設計出的方法。
他們使用的化學材料也沒什麼特别,普通化學實驗室就有。出口放的是吸收了鹽酸的海綿,入口放的是普通的顔料,迷宮裡泡在堿和脂肪酸的混合液裡。
如果你想自己在家做,他們的配方是這樣的:
迷宮裡是氫氧化鉀溶液加上2-己基癸酸(2-HDA),沒有2-己基癸酸也可以用油酸(如橄榄油)代替。顔料用的是酸堿指示劑苯酚紅,我們暫且叫它小姨媽。
那麼,小姨媽為什麼這麼聰明,能自動找到出口呢?
其實,這靠的是一種很好吃的現象——馬拉高尼流(Marangoni flow),馬拉糕泥榴。
我們其實都見過馬拉糕泥榴,小時候玩的肥皂船就是馬拉糕泥榴動力的——
酒挂壁也是——
簡單來說,在酒杯邊緣,當酒因為毛細作用爬到高處時,酒精蒸發,那裡的酒精濃度變低。但是呢,酒精的表面張力比水小,因此這個區域的表面張力就增加了。
越靠近酒杯邊緣,表面張力越大,而液體會向表面張力更大的地方跑,所以酒杯中心的酒就被吸到邊緣。杯壁喝多了以後,酒又因為重力落下,形成挂壁。
所以告訴你爸,酒挂壁真的沒什麼稀奇的,隻能證明裡面有水有酒,且酒精濃度高,但并不能證明它過期了幾個世紀。
小姨媽找出口也是一樣的道理。
放在出口的酸和迷宮裡的堿發生反應,這波操作就産生了酸堿度的梯度,也就是說越靠近出口的地方越酸。
但是呢,酸也會和脂肪酸2-HDA發生送子反應,質子的子。大家随意鑒賞一下送子的過程——
H (沒人管的質子) DA-(無籽脂肪酸) ⇋ HDA(有籽脂肪酸)
這個無籽脂肪酸可以降低表面張力,但是有籽的不行。所以越靠近出口的地方,表面張力越大,馬拉糕泥榴就産生了。
在迷宮表面,馬拉糕可以吸引小姨媽朝着更酸的地方,也就是出口處奔湧。在人眼看來,機智的小姨媽找到了走出迷宮的最短路徑。
這些研究者發現,在他們的實驗裡,小姨媽粒子的流動速度是每秒1.3毫米。如果是上面這樣簡單的迷宮,隻要幾十秒就可以解開,比黏菌的計算速度快多了。
他們還制作了一個類似于城市的更複雜的地圖,測試了一下小姨媽的算速。像這麼大的一個地圖,大概60秒就能出結果。
用布達佩斯的地圖計算兩點間的最短路線,隻需要60秒。
圖片來源:(doi)10.1021/la5018467
耐心等待的話,最終小姨媽會把所有可能的出口路徑都标出來。有趣的是,小姨媽的濃度和路徑長度成反比,因此最短的路徑看起來顔色最深。
這一切如果用計算機進行模拟的話,就要去解那個因為很難解而被克雷數學學院懸賞了百萬美金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老不劃算了。
因為馬拉糕是真的好用,這個研究的作者 Istvań Lagzi 還想出了另一種用液滴解迷宮的方法——
這種解迷宮的方法也很簡單。迷宮裡泡着氫氧化鉀溶液,出口放着吸飽了鹽酸溶液的瓊脂。
這樣設置好以後,隻要在迷宮入口滴一滴礦物油(或二氯甲烷)和2-己基癸酸的混合液,這個幽靈液滴就可以自動走迷宮了。
被馬拉糕又拖又拽的幽靈紅豆人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0毫米,有時候也會因為慣性太大沖入錯誤的路線裡。
當然,這裡的馬拉糕泥榴也是利用上面的送子反應産生的。
2012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研究者們也利用馬拉糕泥榴,做了一個硬核吃豆人。把這個固态水晶吃豆人放在迷宮入口,它就能自動找到出口——
想自己玩的小學生可以參考他們的制作方法:把1.5%的海藻酸和0.2 mol/L的氯化鈣混合,放一個小時後就可以做出水凝膠。
迷宮隻需要泡在水裡,在出口滴上酒精就設置完成了。馬拉糕泥榴會引導着吃豆人找到出口。
其實,不少生物也采用馬拉糕泥榴動力。
比如,體長和鼻毛差不多的昆蟲尖鈎寬黾蝽(Microvelia)就能活用表面張力,噴出肥油,制造出表面張力梯度,利用馬拉糕泥榴推動自己前進。那種咬人特别疼的隐翅蟲也會這招。
拉油動力的尖鈎寬黾蝽 圖片來源:(doi)10.1038/nature03995
在水裡,尖鈎寬黾蝽的最高車速可以達到每秒17厘米,是它們在陸地上的2倍。對于這種長得像鼠标,又可以主動調速的動物來說,陸地的靈敏度真的太低了。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高德坑你,馬拉糕泥;
吊打百度,表面梯度;
路走不通,酸堿迷宮。
無标注圖片來源網絡。
動圖來源和參考資料儲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RHvypTPdXGJ9kxPD/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來源:新華号 中科院物理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