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08:50:52

李嘉誠說過一句充滿人生智慧的話:一個人要赢得另一個人,其實很容易,那就是學會吃虧。

學會吃虧是人生的必修課。

試想一個處處不肯吃虧、不願吃虧的人,那麼TA必定到處在築牆,而非築橋,最後TA必定會活在四處皆是牆壁、逼仄的空間裡孤獨無助、受困愁城。

而一個懂得吃虧的人,雖然TA眼前的确會失去屬于自己的利益、财富、資源等,但是天道的法則告訴我們:有一失必有一得,當你在失去的時候,你必定是在收獲,而相比于那些失去的東西而言,你的收獲往往是彌足珍貴的

比如,當你失去眼前的利益時,你明白了“人永遠比錢重要”,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當你付出了有限的時間,去做那些看似沒有回報的事情時,你卻收獲了無價的能力和自信。

吃虧放在當下來看,是失去,可放在時間的長河中,又何嘗不是一種命運的饋贈呢?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為什麼說吃虧是福)1

01 懂得吃虧收獲更多

我曾辦過一個公益的線上讀書會,每天堅持在群裡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把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好書,無私地推薦給群裡的書友們。

也許有人會說我有點“阿Q”,畢竟在當下如此内卷的競争社會裡,你的奉獻無疑為自己今後的求職道路上增加了一個競争對手,最後令自己在社會競争面前屢屢受挫。

而我卻在分享的過程中收獲頗豐,遠遠超過自己閉門讀書帶來的成就。

衆所周知,學習是一個閉環的過程——輸入、思考、輸出,沒有輸出的輸入基本是無效的。

當我分享自己讀書的心得時,這就是一種輸出,這個行為會倒逼我輸入、思考,在此過程中我能明白知識點的含義,并用自己的話去解釋那些深奧、晦澀的理論,真正将那些知識點融入進自己的認知體系,從而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為什麼說吃虧是福)2

此外,在分享的過程中,書友們會各抒己見,從而令我從不同的維度、角度去思考一個觀點的各個側面,這無疑拓寬了我思維的寬度,加深了我思維的深度

分享書籍、讀書心得,的确費心費力,看似是吃虧了,可知識的獲得,隻有通過分享才能真正掌握,畢竟教是最好的學,從這層意義上來吃,我非但沒有吃虧,反而是掌握了高效學習的方法。

分享書籍是這樣,其他事情何嘗不是如此呢?

吃虧的表面看似是在失去,但其内核的實質是獲得,如果你不願失去,又怎麼能獲得呢?一個越是願意吃虧的人,TA收獲的會更多,也會在人生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為什麼說吃虧是福)3

02 懂得吃虧是一種智慧

電影《完美的世界》有這麼一個片段:

罪犯布奇想劫持一輛汽車,當他準備動用武力的時候,那輛車的男主人卻主動地将該車拱手相讓,從而保全了家人的性命。

這位男主人無疑是有智慧的,因為他懂得吃虧,實際是明哲保身的策略,如果他一味地執着于自己的愛車,其後果可想而知。

喜歡占便宜是人的天性,但懂得吃虧卻是一種智慧。懂得吃虧,會讓你一時失去眼前的利益,可你往往會收獲更加長遠的回報,這也是聰明人處事的原則。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為什麼說吃虧是福)4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時任太學博士。他不僅博學多識,而且為人忠厚,遇事謙讓,上下同僚都相處得很好。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藩進貢的活羊賜給了在朝的官吏,要他們每人得一隻。在分配活羊時,負責分羊的官吏犯了愁: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麼分群臣才沒有異議呢?

這時,大臣們紛紛獻計獻策。有人說:“把羊全部殺掉吧,然後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說:“幹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憑運氣。”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論不休的時候,甄宇站出來了,他說:“分羊不是很簡單嗎?依我看,大家随便牽一隻羊不就可以了嗎?”

說着,他就牽了一隻瘦小的羊。看到甄宇牽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專牽最肥壯的羊,于是大家都撿最小的羊,很快,羊就被牽光了。

這件事情傳開之後,洛陽城裡的人無不為甄宇的高風亮節所折服,四處贊揚他,以緻連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視察太學,想召見甄宇,直接詢問“瘦羊博士”在哪裡。從此以後,京師洛陽的人就以“瘦羊博士”來稱呼甄宇。不久,在群臣的推舉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為太學博士院院長。

甄宇正是因為懂得吃虧,從表面上看,他牽走小羊,是吃了虧,但他的行為卻為他赢得了好名聲,得到了群臣的擁戴,皇帝的器重,這不是吃虧是福,還是什麼?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為什麼說吃虧是福)5

03 懂得吃虧是一種格局

人與人的根本差别在于你的格局,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格局不夠,你終究難以成功。

一顆種子放在花盆内,隻能開出一朵小花,而将它埋在廣袤的大地上,它卻可以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同樣的,處在山底的人,看到的盡是人頭攢動的亂象,聽到的盡是嘈雜擾人的噪音,而等爬到了山頂,無限險峰、大好河山盡收眼底,你會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格局是一種人生境界,格局更是一種處世态度。格局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情,處理的方式迥然不同,其結果當然是雲泥之别。而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所組成的,格局大的人懂得吃虧、抓大放小、着眼未來,其人生必定大放異彩、波瀾壯闊。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為什麼說吃虧是福)6

清代康熙年間,桐城境内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了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做主。

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的典故也成了一段曆史佳話。

吃虧是福真的有福嗎(為什麼說吃虧是福)7

寫在最後

我們行走于社會,如果不懂得吃虧,那麼你将處處碰壁,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你不會舍,如何才能得?

當你懂得吃虧,并将吃虧看成是福氣的時候,你的人生就在潛移默化地發生着改變,這時的你會驚訝地發現:那些有智慧的人都願意與你做朋友,這樣你的信息、資源會越來越多,人脈會越來越廣,有了這些條件,你還會擔心自己不會成功嗎?

懂得吃虧,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格局,懂得吃虧的人最終都吃不了虧,反而是得,最終可以在人生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