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二虎
一、契丹八部
契丹人最早是鮮卑部族中的一部分,初興于松漠地區,“有部落,于和龍之北數百裡”,也就是今日遼甯朝陽以北的赤峰地區為主,“依托纥臣水(今老哈河)而居,東西亘五百裡,南北三百裡,分為十部”,自北魏開始,逐漸強大起來,當時北方的突厥強大,契丹人臣服于突厥汗國,另有一别部萬餘家依附東北高麗。
隋朝立國,正值突厥内亂,隋收複了被突厥人占領的營州(朝陽),招降東北諸夷。契丹八部聯盟長多彌“率諸莫賀弗(也就是各部首領)來朝,被隋授予“大将軍”,透過史料分析,這應該是契丹八部聯盟的主體部分,駐牧于赤峰地區及遼甯省北部,另外還有兩部分(别部)分别依附于突厥與高麗。
到了隋文帝開皇年間(公元581~600),依附高麗的契丹别部出伏部“率衆内附”,被安置到遼西塞外一帶,到了開皇末年,依附突厥的别部“四千餘家背突厥來降”,于是,契丹各部“完聚”,共有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餘,逐寒暑,随水草畜牧。有征伐,則酋帥相與議之,興兵動衆合符契。”
隋炀帝楊廣大舉征伐高麗,契丹首領等率其本部随軍,其中的别部首領孫敖曹被授予金紫光祿大夫,奉诏居于柳城(今遼甯省朝陽)境内,到了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随隋炀帝幸江都,因不習慣南方的氣候與飲食,蒙恩放回。
此時天下大亂,孫敖曹曆經磨難,才返回營州自己的部落,此時已經是唐朝武德初年了。唐高祖李淵授孫敖曹為雲麾将軍,遼州總管,統所部于營州城外安置,而此時的契丹主體又依附于突厥,到了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十一月,“契丹帥窟哥、奚帥可度者并帥所部内屬。
以契丹部為松漠府,以窟哥為都督,賜姓李;又以其别帥達稽等部為部落等九州,各以其辱纥主(部落首領)為刺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契丹大賀氏八部聯盟。
此時契丹八部(實有十餘部)“獵則别部,戰則同行”,名義上都歸大賀氏家族管理,也就是李窟哥家族出任聯盟長,稱之為“世選制”。但大唐王朝為了控制歸附的契丹人與奚人,在營州都督府設立東夷校尉,統一來管理契丹人與奚人。
李窟哥去世,其子阿蔔固繼位,因不滿營州官吏的壓迫,聯合奚人造反,被唐将薛仁貴率軍鎮壓下來,阿蔔固被押到東都洛陽砍了頭。
(李盡忠)
二、李盡忠反唐
一轉眼,到了武則天執政時期的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窟哥的孫子李盡忠被封為武衛大将軍,時任松漠都督;孫敖曹的孫子孫萬榮任歸誠州刺史。這李盡忠娶了孫萬榮的妹妹。
這一年契丹人聚居的地區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李盡忠聯合自己的大舅哥孫萬榮向時為營州都督的趙文翙請求救濟。按理說,趙文翙有權力請示大唐王朝給予救災安撫。但這個趙文翙飛揚跋扈,根本沒把契丹人當一回事,不僅不給錢糧,還訓斥了一頓。
李盡忠與孫萬榮返回後,越想越來氣,一商量,如此下去也是等死,莫不如造反開搶,于是,聯合各部首領,就進攻營州,一舉拿下,把那蠻橫的趙文翙抓住砍了,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并且打出一個冠冕堂皇的旗号,以“何不歸我廬陵王”為号召,頗有鼓動性,看來這李盡忠還是有一定政治頭腦。
廬陵王是誰?就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李治死後他當上皇帝,可幹了沒幾天,就被他老媽武則天趕下台,武則天自己當了女皇。
武則天聞知,勃然大怒,這個喜歡玩權力的女子還喜歡玩文字:老李家皇室成員都不敢吱聲,你們這些蠻荒遊牧之人竟然造反,把“盡忠”改成“盡滅”,“萬榮”改成“萬斬”,派出左鷹揚衛将軍曹仁師,右金吾大将軍張玄通,右武衛大将軍李多祰,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員将領率大軍剿滅李盡忠率領的契丹人叛亂,并且任命親侄子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納言姚璹為副使。
李盡忠也不是吃素的,他更不會等待被“盡滅”。契丹人中的男人,幾乎每一個都是戰士,并且都是騎兵,機動性很好,個個善戰,就把精銳之師埋伏在西硖石的黃獐谷中,并且安排人對攻占營州時抓到的俘虜說:“我們是沒有飯吃,不得已随李盡滅(李盡忠)造反,隻要朝廷天兵一到,我們立馬反戈,隻圖有飯吃。”
過了兩天,這看守他們的打開牢房,對他們講:“情況危機,我們都斷糧了,你們自己讨生路吧!”把他們放了。
這些唐朝被俘的士兵,自然逃到唐軍大營,唐軍主帥曹仁師親自尋問,就想自己獨攬大功,擒殺李盡忠與孫萬榮,就把大部隊的步兵留下來,自己率領騎兵快馬加鞭,直撲契丹人老巢。結果在黃獐谷被包了餃子,曹仁師與手下麻仁節、張玄遇等将士被李盡忠生擒活捉,還繳獲了調兵大印。
李盡忠又派人送了一封書信給統領步兵的宗懷昌等将領,說仗打赢了,讓他們速速來營州會合,來晚了就會“軍将皆斬,兵不叙勳。”可想而知,唐軍步兵又中了埋伏,損失慘重。
李盡忠大勝唐軍,自信心爆棚,率兵攻打平州、檀州。契丹人善于野戰,攻城是弱項,沒能得手,不巧的是,李盡忠得病去世,契丹人就擁戴孫萬榮為首領,繼續反唐。
三、誰在背後插刀子
再說這武則天,又任命侄子右武衛大将軍武攸宜為清邊道大總管,以夏宮尚書王孝傑,羽林衛将軍蘇宏晖等将領率十餘萬大軍,二次進剿契丹人。
這王孝傑可是一位能征慣戰的将才,跟土蕃作戰,一舉收複了龜茲、疏勒、于阗、碎葉四鎮,讓大唐王朝建立了安西都護府,經營西域。王孝傑老成持重,穩紮穩打,在進軍到東硖石山谷時,遭到契丹人的猛烈反抗。王孝傑充分布用地形,排軍布陣,沒讓孫萬榮占得半占便宜,兩軍勢均力敵,如果此時唐軍的反續部隊殺到,孫萬榮的契丹兵馬就危機了。
然而,統領後軍的唐将蘇宏晖這個小子,不知出于什麼目的,看着王孝傑跟契丹人絞作一團,竟然率領兵馬撤退了,這一下讓激戰多時的王孝傑部軍心潰散,契丹人見此,這是天助我也,士氣倍增,一鼓作氣就把王孝傑這部分唐軍收拾了,王孝傑奮力突圍,結果墜崖摔死了,唐軍又一次大敗。
北方遊牧民族,缺少凝聚力,這次反唐,契丹人聯系了奚人,渤海人,還派人聯系了後突厥汗國的可汗阿史那默啜,準備共同幹點大事業。
說來這後突厥,已經不是隋朝時的突厥,實力大打折扣,幾次與大唐較力,都吃虧了,如今孫萬榮要與他聯手,他不由地考慮利弊,恰在這時,武則天派了豹韬衛大将軍閻知微,左衛郎将攝司賓卿田歸道冊挂阿史那默啜左衛大将軍、遷善可汗,讓他幫助剿滅契丹叛亂。
阿史那剛啜思前想後,突厥人雖然與唐朝打打停停,但他不允許草原上的契丹人強大起來,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就派出人馬偷襲了孫萬榮的老巢,把李盡忠與孫萬榮老婆以及衆多契丹家眷約數萬人擄走,對于孫萬榮而言幾近滅頂之災。
孫萬榮雙拳難敵四手,憑自己這些武裝,對付大唐兵馬都費勁,所以不想與阿史那默啜結怨為敵,就派出五個能說會道的使者去遊說阿史那默啜,約請他率突厥兵馬與他一塊直搗幽州。同時集結部衆,向唐軍發動進攻,手下勇将駱務整、何阿小等人深入冀州,殺唐将冀州刺史陸寶積,擄掠數千人,河北告急。
此時武則天又派了右金吾衛大将軍武懿宗為神兵道行軍大總管,與右豹韬将軍何迦密率大軍二十萬讨伐李盡忠。
武懿宗到達趙州,聞知契丹猛将何阿小、駱務整率幾千騎兵到達冀州,吓得魂都沒了,不聽将士勸說,逃往相州,委棄大量軍資器械,孫萬榮率兵攻打趙州,兵鋒之盛,勢不可擋,就在這時,突厥人又在背後插了刀子。
原來孫萬榮派使者面見阿史那默啜,極言孫萬榮大敗王孝傑率領的唐軍,唐人破膽,未來前景無限風光,可共取幽州,成就大事。
但壞菜就壞在這五個人中有兩個人不太地道,對阿史那默啜說,大唐實力雄厚,失敗是暫時的,契丹人不會成大事,與其和孫萬榮聯手,莫如接着從背後端孫萬榮老巢,俘獲人口,牲畜,财産,壯大自己,還可以向武則天女皇邀功請賞,一石二鳥,一本多利。
于是,阿史那默啜又率兵馬襲擊了孫萬榮在柳城西北四百裡依險新築的老巢,留其老弱婦女,所獲财物,令其妹夫乙冤羽守城,結果被突厥人圍攻了三天之後拿下,所有人口财産被席卷一空。
四、孫萬榮兵敗
此時的孫萬榮正在幽州城下與唐軍對峙,當老巢又一次被阿史那默啜端了個地上的消息傳來,軍中震動,人心立馬渙散了,軍無鬥志,人人想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更可怕的是,協同作戰的兄弟民族奚人臨陣反水,配合唐軍裡應外合,對契丹人發起攻擊,唐将婁師德率兵迎擊,而唐将楊玄基聯合奚人掩其後,可想而知,孫萬榮慘敗,手下著名将領何阿小、駱務整、李楷固等人被俘,孫萬榮奮勇殺出重圍,率幾千殘兵敗将一路東逃,半路又被唐将前軍總管張九節一陣劫殺。
逃到潞水(今北京市潮白河一帶)河邊的樹林子,遠離了追兵,便下馬坐到一棵大樹下休息。
這孫萬榮又困又餓,不由仰天長歎:如今到了這個地步,我當如何?降唐,這武則天不會饒了他,投突厥?突厥人也不會接納他,到新羅去呢?也不行。現在真是進退兩難呀!“将安之乎!”
孫萬榮身邊的幾個親随,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一下都不謀而合,感情我這頭兒已經走投無路了,我們跟着他已經沒飯吃了,甚至這吃飯的家夥朝不保夕,我們還随他瞎折騰個啥。
他們要别謀生路,決定借孫萬榮的項上人頭為敲門磚,于是,幾個人奔過來,不由分話,手起刀落,就砍下孫萬榮的腦袋,于是,轟轟烈烈的契丹曆反唐就這樣落下了帷幕,好不容易聚到一塊的契丹八部聯盟,遭到沉重的打擊,餘部無法自立自保。
契丹人的許多家眷都被突厥人擄走,李盡忠的堂弟率領大部分契丹人投靠了後突厥汗國。
武則天聽從大臣狄仁傑的建議,采納以夷制夷的策略,對俘虜的契丹将領李楷固、駱務整大赦其罪,任命李楷固為左玉钤衛大将軍,駱務整為右武威衛将軍,率部清剿孫萬榮餘黨的征戰之中,曆時三年之久,屢與契丹本部擊戰,并且契丹人“以骁騎歲入于遼西,臨太原,南震燕趙,雲火照于河上,天兵宿于北門,朝廷憂之”,最後還是李楷固又誘降了另一個契丹首領李楷洛,才最後平息了契丹人的反叛。
可以說,李盡忠與孫萬榮反唐,對唐朝與契丹影響深遠,幾乎縱橫無敵,屢敗唐軍,“河朔之地,人挾兩端”,要不是突厥人兩次出手偷襲契丹老巢,很難平定這次契丹人的叛亂。其後為了制衡契丹人,加強河北節度使得權力,也就留下後來安史之亂的隐患,成了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對于契丹人而言,也标志着大賀氏八部聯盟的解體,新的遙辇氏八部聯盟誕生。
當時契丹八部中損失最小的是楮特部,這楮特部有一個世家貴族遙辇氏出了一個少年英雄屈烈,用智謀使前來圍剿的一支大唐兵馬退兵,被推舉為楮特部首領,後來又被推薦為八部聯盟長,稱之謂窪可汗,開啟了遙辇大聯盟的時代。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