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蘭亭序〉逐字精講》的第13篇文章。今天來講《蘭亭序》中第3行的前兩個字——也、群。
一、“也”字精講(一)字形精講“也”字重點要注意4個方面:1個起筆的角度,4個1/3,1個1/2,和1個出鈎方向。
1.1個起筆的角度。
“也”字第一筆橫折鈎中橫的起筆角度,大概是向右上方30度左右行筆。
2.4個1/3。
(1)橫折鈎與豎、豎彎鈎這兩個筆畫的交叉點,正好将橫折鈎中的橫畫等分為3段,這是第1個1/3。
(2)橫折鈎與豎畫的交叉點,位于豎畫總長的上端1/3處,這是第2個1/3。
(3)橫折鈎與豎彎鈎的交叉點,位于豎彎鈎中豎的部分的上端1/3處,這是第3個1/3。
(4)橫折鈎的鈎與豎畫相交叉,這個交叉點,位于豎畫下端的1/3處,這是第4個1/3。
3.1個1/2。
從橫折鈎中折的部分向下畫一條垂直線,這條線正好穿過豎彎鈎中彎到鈎這部分筆畫的中點,即它的1/2處。
“也”字字形特點
4.1個出鈎方向。
豎彎鈎最後鈎出的方向,對應橫折鈎的鈎,并繼續向左上方延伸,指向橫折鈎與豎彎鈎的交叉點。
1.“也”字作為第3行的第一個字,與第2行的最後一個字“事”字有一定的聯系。
我們看第2行末尾的“事”字,微微向左方傾斜,似乎在向“也”字鞠躬緻意:“我的任務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這不是一種後人牽強附會的說法,而是王羲之精心布局的結果。因為,第2行中“禊”字和“事”字之間的空間很大,完全沒有像第1行末尾處理“會”字那樣,通過字的傾斜來節約空間。因此,“事”字的向左傾斜,就是王羲之在為向左上方開始寫第3行做準備。
2.“也”字與它右邊的“于”字有一定的呼應關系。
“也”字橫折鈎的橫折部分,對應着“于”字的第一橫;它的豎彎鈎,對應着“于”字的第二橫。
也、于的呼應關系
最妙的是“也”字最後的鈎,仿佛模仿《羞羞的鐵拳》中的沈騰的動作,勾起手指,對着“于”字大吼一聲:“你過來啊!”
你過來啊
1.“群”字的美感。
“群”字乍一看,就像一個梳着高髻、插滿金钗的宮裝美人的側面。“君”字中的橫折形成了美人飽滿、圓潤的額頭,兩橫則是兩根價值連城的金钗,一撇是美人披散下來、垂到後背的秀發。
“群”字
宮裝美女
2.“群”字的結構。
“群”字由“君”“羊”兩個字組成,與現代寫法不同,而是采用上下結構。其中,“羊”字的字形是由“君”字決定的,因此,我們要重點找出“君”字的規律,然後再讓“羊”字來配合“君”字就可以了。
3.“君”字精講。
(1)“尹”字精講。
“君”字中的“尹”字,撇的起筆對應橫折的起筆處,撇與兩個短橫的交叉點,分别位于兩個短橫的右邊1/4處、1/5處,撇梢的末端,與第一個短橫的最左端平齊。
(2)“尹”字與“口”字的對應關系。
“尹”字中橫折的起筆處,向下對應着下面“口”的豎畫;“尹”字橫折中的折,向下對應着下面“口”的總寬度的右邊1/3處。“口”的高度與“尹”中橫折的高度基本相同。
4.“羊”字與“君”字的對應關系。
“羊”字起筆的兩點,分置于“君”字中“口”下邊一橫的左右兩邊,穩穩地托起“君”字。
“羊”字的三橫平均分布,其中第一橫要處在“君”字撇畫的包圍之中。
“羊”字的一豎,處于“君”字中“口”的中線上。
“群”字字形
“群”字與它上面的“也”字是軸線平行的關系。
“也”“群”的關系
歡迎關注本頭條号和公衆号“長短故事”,閱讀更多關于《蘭亭序》逐字精講的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