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們在微信平台為各位老師發布教材答疑以來,也陸續收到了不少老師的提問,我們将這些問題搜集、整理起來,請各冊教材的責任編輯來集中解答。
今天,我們發布的是第一期統編初中語文教材答疑,各位編者一共為大家解答了29個問題。
如果各位老師、學生在教學、學習中,仍有困惑的問題,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我們會繼續整理,為大家解答。
七年級下冊
7個常見問題
問:《木蘭詩》中“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的“騎”,讀qí還是jì?
答:“騎”表示名詞含義(騎的馬或其他動物,騎馬的人),推薦讀qí(jì為舊讀)。
這個字在古詩文中的讀音有一定争議。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應根據《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統讀為qí;另一種則認為文言文中的“騎”不屬于《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的審音範圍,名詞義仍應讀jì。我們綜合各類辭書注音及專家意見後,删去了原教材中的注音jì,即傾向讀qí。需要說明的是,新舊讀并不涉及詞義的差别,不能簡單地認為舊讀jì就是錯的,教師不宜拿此字讀音來考學生。
除此處外,八年級上冊王維《使至塞上》“蕭關逢候騎”,八年級下冊白居易《賣炭翁》“翩翩兩騎來是誰”,九年級下冊蘇轼《江城子·密州出獵》“千騎卷平岡”,“騎”字皆照此處理。
問:《木蘭詩》中“著我舊時裳”的“裳”,讀chánɡ還是讀shɑnɡ?
答:“裳”字一般隻在現代漢語“衣裳”一詞中讀輕聲shɑnɡ,古詩文中應統一讀chánɡ。如八年級上冊郦道元《三峽》“猿鳴三聲淚沾裳”,八年級下冊白居易《賣炭翁》“身上衣裳口中食”等。
問:《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中”中“行”的讀音是什麼?
答:推薦讀xíng。
問:《孫權勸學》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更”權威的讀音和解釋是什麼呢?最新版本的教材上的解釋與之前的似乎有所不同。
答:“更”意為“另,另外”。推薦讀四聲。建議以最新版教材為準。
問:《孫權勸學》中“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中的“之”怎麼解釋?是“取消句子獨立性”還是“表強調,翻譯成'這樣,如此'”?
答:“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中的“之”用于取消句子獨立性,翻譯成“這樣、如此”,是全句意譯時補充的。
問:《回憶魯迅先生》中“魯迅先生坐在那兒,和一個鄉下的安靜老人一樣” 後半句是否存在語序不當?
答:後半句無表述不當。突出“魯迅先生坐在那兒”的特征:安靜、平和。
問: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教材現在的通假字基本改為同義字嗎?通假字和同義字兩者是有區别的。
答:通假字、異體字、古今字等确實不同,但考慮到中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為避免“繁、難、偏、雜“的導向,以減輕學生文言學習的負擔,教材對三者不作專門區分,用“同”表示某字與某字表意一緻。
八年級下冊
15個常見問題
問:《大道之行也》中“故外戶而不閉”,為什麼要譯成:把門從外面帶上,而不從裡面闩上?感覺很别扭,還是原來譯法好:外戶:大門;閉,用門栓闩門。直接譯成:大門不用闩(關)上,更加通俗易懂。
答:關于“外戶而不閉”,教材的注釋采取的是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的說法:“外戶而不閉者,扉從外阖也;不閉者,不用關閉之也。”
這裡的“關閉”特指用門闩把門闩上。語法上講,“外戶而不閉”中,“而”是連詞,“不閉”是動詞性成分,“外戶”相應地也應該是動詞性成分,而不應該是名詞“大門”。
問:課本118頁積累拓展的第四題,是李白的詩《上李邕》第六句是“見餘大言皆冷笑”,但是網上能查到的版本都是“聞餘”,該怎樣解釋呢?
答:這是古詩文的異文問題。這首詩教材依據《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收錄,其中的文字就是“見餘大言皆冷笑”。
根據該書校勘記,的确有少數版本作“聞”,作“見”的更多。清人編纂的《全唐詩》選錄此詩作“聞餘”,《全唐詩》影響一直比較大,所以在網上查到的大都是“聞餘”也是不奇怪的。
問:《馬說》中的“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1)要把這個祗字當做通假字嗎?
(2)“祗辱于奴隸人之手”中的“祗”書下注釋是“同‘衹’”,既然後面又說“衹”并非通用規範漢字,那為何不直接注釋為“同‘隻’”呢?這樣更明白,更好記好寫。
答:可以視為廣義的通假字。
事實上古人在表達表達“隻”這個意思的時候會有“祗、衹、祇、秪、秖”等多種寫法,或者說,“祗、衹、祇、秪、秖”在“隻有、僅僅”這個意義上是通用的關系(因為字形太接近了),但《通用規範漢字表》規定,“衹”是“隻”的繁體字,“祇、秖”是“隻”的異體字,而從“祗”不能直接到“隻”,所以需要從“隻”的正式繁體形式轉一道,所以被迫采用了一個非規範漢字。
這樣做更嚴謹,也便于理解“祗—衹—隻”之間的關系。
問:《馬說》中關于“石”的發音,有讀者回應:
(1)“一食或盡粟一石”的“石”,怎麼讀更妥?
首先學生手頭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楊合鳴主編的雙色版平裝本2013.5重印,第477頁,就明确标示“石”讀dan。
其次,既然專家一再強調,沒加注,就按現代規範的讀法!那現代字典、詞典都明确規定“石”做量詞使用時讀dan,那就讀dan,無需再去糾結古代的讀法,同時讀dan還很“順口”,否則“騎”“裳”等字又該惹來更多的争議之聲了。
(2)如果是“應該讀shi”,那後面的“至于、則”是不是與句子的意思不太符合?“至于、則”改為“而且、也”是否更符合句意?
答:(1)使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請認準“原編者王力、岑麒祥、林焘等,修訂者蔣紹愚、唐作藩、張萬起等”,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6年出的第5版。
這個比較權威。這本字典“石”字隻有一個音,就是shí。《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新華字典》(第11版)規定“石”作為量詞讀dàn,但也明确指出,“在古書中讀shí”。
《馬說》是古書裡的文章,讀shí沒有疑義。至于其中的道理,請看相關文章《〈馬說〉中“一食或盡粟一石”的“石”到底讀啥?》
(2)原文中的“至于……則……”是承着上一句來的,因為上一句說的是《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兩部現代漢語辭書,這裡另起話頭說古代漢語辭書,用“至于……則……”并無不妥。
問:《核舟記》中“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甫”在這裡通假嗎?
答:“甫”本身就有尊稱的意思,不必視為通假。
問:《核舟記》中“神情與蘇黃不屬”的“屬”,讀shu還是zhu?
答:讀shǔ。
問:《核舟記》中“中峨冠而多髯者”中冠的讀音,這裡用作動詞,需要讀作四聲嗎?
答:不讀四聲。“峨冠”是“高帽子”,這裡活用為“(戴着)高帽子”,隻是一種臨時的活用,不必改讀四聲。讀四聲時,是使用它的固定下來的動詞義。
如果讀成四聲,就不是“戴着高帽子”而是“高高地戴帽子了”。當然,這裡也不一定非要理解成活用,譯成“中間那個高帽子、大胡子的”也沒問題,這樣就更不存在讀四聲的可能了。
問:《核舟記》中“诎右臂支船”的“诎”原來注釋是同“屈”,彎曲,現在為什麼把同“屈”去掉了?它還是通假字嗎?
答:去掉“同‘屈’”,就表示不是通假字。因為“诎”本身就有彎曲的意思,不必同“屈”。
問:《小石潭記》中“下見小潭”一句"見"是讀xⅰan還是jian呢?
答:讀jiàn。
問:《詩經二首》中“鐘鼓樂之”的“樂”究竟讀“le”還是“yue”呢?
答:讀lè。
問:《桃花源記》中“桑竹之屬”中的“之”怎麼解釋?
答:跟現代漢語裡“之類”的“之”一樣。建議不要單獨拿這個“之”字出來考學生,沒什麼意思。
問:《桃花源記》中關于“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的“有”字,應該怎樣理解?
我翻看教參,是把它翻譯成“有過(漢朝)”。但查《漢語大詞典》,“有漢”的“有”,是把它理解成助詞的。類似的如:有唐、有宋、有明、有清。
我覺得,從句式的角度看,“有”作為名詞詞頭,在“不知……無論……”句中是能夠講通的。怎麼給學生講清楚、講正确?
答:從語感上說,把“有”解作虛詞也通,而且從同時代的語料中可以找到不少“有漢=漢”的用例。
但是,目前沒有有力的證據能夠排除“有”作為實詞的可能性,而且“有”作為實詞是常見、常用的用法,如果意義上可以講通,詞法和語法上也無法排除,就可以暫時不考慮其他。
問:文中對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押韻的解釋很牽強!
古人寫詩用平水韻表,平水韻表分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和入聲。杜甫的這首詩中黑、裂、絕、徹同屬入聲字九屑。
答:平水韻反映的是中古音的押韻規律,如果我們能夠用中古音讀,押韻押得好好的,一點問題都沒有;有的方言保留了中古音的一些特點,讀起來也是押韻的;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講,隻能拿普通話或北方方言來讀,聽起來的确不押韻。
不押韻就改讀硬押,既不是中古音,也不是普通話,等于生造了一種不倫不類的新式發音,是不可取的。
這不是我個人的觀點,北大中文系漢語專業的唐作藩教授(王力先生的弟子)在1980年代就寫文章談過這個問題,我的說法都是從唐先生那裡搬過來的。
問:陸遊的《蔔算子·詠梅》是“更著風和雨”,還是“更着風和雨”呢?
答:“着”“著”兩種寫法都對。
問:《核舟記》中“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的“簡”應該解釋為通假字(如通“檢”)嗎?答:不用。在古代文獻中,“簡”直接解釋為“挑選”的例子出現得很早,也非常常見,因此一般将“挑選”視為“簡”的固有含義,不必通“檢”才能解釋為“挑選”。
九年級下冊
7個常見問題
問:《送東陽馬生序》“未嘗稍降辭色”一句中“降”的讀音和意思各是什麼?
答:這裡的“降”讀jiàng,減、退義,“稍降辭色”的意思是稍微将言辭放委婉些。
問: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中“被白發”的“被”怎麼讀?
答:按照詞譜,“被”應為仄聲。這裡的“被”是覆蓋義,讀為bèi。
問:《陳涉世家》中“楚人憐之”的“憐”字,舊版語文書注釋為“愛戴”,統編教科書中為何改為了“哀憐、憐憫”?
答:“憐”沒有愛戴的義項。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用“憐”,一定是因為對方有悲慘遭遇。在對方沒有悲慘遭遇的情況下,表達“愛戴”的意思,不太可能用“憐”。
問:《送東陽馬生序》中“容臭”的“臭”,讀xiù還是chòu?
答:讀chòu。《漢語大詞典》中“臭(chòu)”字的第二個義項是:香;香氣。容臭即香囊。
問:文天祥《南安軍》中,是“出嶺誰同出?歸鄉如不歸!”還是“出嶺同誰出?歸鄉如此歸!”?
答:兩種版本都有。四部叢刊本《文山先生集》中是前者,教科書目前依據《文天祥詩集校箋》(中華書局2017年版)用後者。二者都不為錯。
問:《出師表》中“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的“效”,教科書中注釋為“功效”,整句話怎麼翻譯?
答:如果直譯,可譯作:将讨伐奸賊興複漢室這一可取得功效之事托付給我。也可意譯為:希望陛下責成我去讨伐奸賊興複漢室并取得功效。教學時,教參譯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不必逐字對應。詞語的含義和用法要理解正确,具體表述上可适當靈活。
問:《月夜》中“霜風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中的“的”是否應該寫作“地”?
答:“的”的使用有一個曆史發展過程。呂叔湘先生曾撰文,唐宋時期,用作虛詞的de,多寫作“底”“地”,大概是因為“底”“地”二字的實詞義都是日常應用的字,仍作上聲和去聲,需要找一個别的字代替輕聲音,于是找了不常用的“的”字。“的”自元代逐漸替換了“底”和“地”(《論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來》)。在五四運動之前,助詞de主要采用“的”的形式。1919年“的”字帶來的歧義現象又引發了一場辯論,當時的學者認為要分化“的”的功能,于是開始讨論“底”“地”“的”的分工并進行實踐,但此後的二三十年,“底”不再有助詞功能,而“地”“的”保留了下來。在現代漢語規範中,表示定語和中心語修飾關系用“的”,表示前邊的詞語是狀語用“地”。這首詩作于1917年,為了體現詩歌的原貌,教材保留了“的”的形式。
本文作者:
七年級下冊:韓 涵
八年級下冊:陳恒舒
九年級下冊:胡 曉
更多關于統編語文的答疑:
統編小學語文1-6年級下冊教材問題答疑(一)
統編小學語文1-6年級下冊教材問題答疑(二)
關于統編初中語文七下(1—3單元)三個常見問題的反饋
關于統編語文八年級下冊27個常見問題的答疑!
統編語文九年級下冊第1—3單元常見問題答疑
關于統編高中語文必修下1-3單元的14個問題和建議
設計:劉 可(實習)
編輯:周 丹
主編:吳海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