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讀用人三十六計感悟

讀用人三十六計感悟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2 01:15:19

陸澄有一段時間住在南京官衙的宿舍,突然有一天收到家裡來信,說兒子病危。陸澄自然非常憂慮、心煩意亂。

讀用人三十六計感悟(傳習錄讀書劄記27)1

王陽明就開導他,這正是事上磨練的機會,如果不在實踐中去領悟良知,那平時做的學問都隻能停留在嘴上,這種學問一錢不值。父親愛護兒子那是至真的情感,儒家講仁義都是從親情出發的,但《中庸》說的很清楚,人之喜怒哀樂形于外須得緻中和,過了就是人心的私欲。這種情況下,父親表現出憂慮自是天理。但一味憂慮不能自拔,就是心不正,失卻了道心。

《大學》雲:“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大學》“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就是克服私心,由人心而到道心的修煉過程。此憂患是私心的一種,類似于老子所說的患得患失,寵辱皆驚。記得孟子的學生曾經問孟子,齊國看來要重用老師了,老師是否“動心”了。孟子說,他40歲就不動心了(孔子四十而不惑),并留下了流傳千古的铮铮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用陽明心學來說,則是道心惟一,中正平和,外物不能擾動内心,氣血不會随之湧動,志意不會随之起伏。

讀用人三十六計感悟(傳習錄讀書劄記27)2

《論語》: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君子之所以能夠不憂不懼,是因為時時自省,自覺沒有令自己愧疚的事,也不曾有令人羞恥的想法,說到底是沒有私心。所以,不憂不懼其實是非常高的境界。這是從反面說的,從正面講,孔子還有一句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仁者胸懷天下,拿得起放得下,不會執着于名利得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自然沒有什麼值得憂慮的。

不過,孟子還說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此憂患與《大學》所說的“憂患”含義是不同的。前者指患得患失,着重于個人得失,後者則主要是境遇、磨難,包括現實的,也包括心中保持的對禍患的警惕之心。

從現實來看,孟子在同一篇文章中已經作出了明确的說明: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裡奚舉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從警醒的角度講,孟子的話則類似于《周易·乾卦第一》所雲“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讀用人三十六計感悟(傳習錄讀書劄記27)3

王陽明接着分析說,人的七情六欲發至于外過分的時候多,不足的時候少。比如,父母去世,做子女的恨不得把自己哭死,方解悲痛欲絕之心。《孝經·喪親》:“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

父母去世,子女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但到了第三天一定要吃些東西已死的親人怎麼忍心傷害活着的人呢?毀,特指哀毀。【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哀毀也不能違背天理,萬物生老病死自有其性命。所以,雖然對父母的哀傷是無限的,但居喪最長限定為三年,凡事都有個界限。天理就是這樣,而心的本體就是天理,所以喜怒哀樂一定要有一個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