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判斷道路的方位,都以高架内環、外環為标識。在沒有高架、地鐵的20世紀80年代,滬上居民判斷市區與郊區的分界線,大都以公交車終點站為參照物——
市區公交車終點站,便是市區的邊緣,再往前走,便要乘郊線班車。乘此類班車,不太方便,要等上半小時甚至一小時才有一趟。有些地方除了這些班車外,就根本沒有機動車的影子。通車路面也是坑坑窪窪石子路,甚至是煤渣路。
昔日,江灣五角場是滬上東北角,也是城市的邊緣,定位城鄉接合部。以四平路等五條馬路彙集的大轉盤為中心點,再往北去,現在的新江灣城便不通公交車了。步行穿過短街僻巷,低矮舊屋,眼前便呈現出風吹稻低、處處蛙聲的田園景色。
五角場通往市區有三個公交車終點車:四平路上的55路、邯鄲路上的9路電車和黃興路上的8路電車。其中55路最有代表性,它于1952年6月開通,距今已整整70年。55路公交車編号已成為“城市的記憶”,也像部隊“王牌軍”的番号一樣,70年不變。人們對它的記憶埋在情感深處,寄托了一代人的情結。
江灣五角場55路終點站,現在的位置在蘇甯電器往南一些的地鐵站出口處。當年,是在上海空軍政治學院圍牆外。那些年,教員的講課聲、學員的讀書聲、車站的喇叭聲和人流鼎沸聲彙集成“歡樂頌”,沉浸在那一代人的記憶裡,以至于近四十年後,我去參加同學會,還有外地的同學惦記着它,問道:五角場55路公交車終點站還在嗎?
這趟車起點站新開河,終點站五角場,途經外灘。當時滬上東北角區域的人,如果要去市區,這是最便捷的選擇。
那會,55路終點站人氣旺,整天熙熙攘攘,沒有消停安靜的時候。說它熱鬧得像菜市場,不如說像當初的電影院散場。如果逢上周日白天,等候乘車的人多得能站到四平路中間。
昔日四平路
隻要有車輛進站或發車,如果車速慢,衆多乘客就擁擠在三個車門前,手搭扶在車門邊,一邊跟着小跑。車上的售票員,通常是女同志,手伸出窗外,用售票夾邊敲打着車廂,邊聲嘶力竭喊道:“大站車,大站車”或“掉頭車,掉頭車”,有人一聽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就又從人群中“拼殺”出來,場面很是混亂。盡管喇叭裡調度員一個勁地喊話,也有戴紅袖箍的人在一旁想維持秩序,總是無濟于事。
“大站車”就是并非站站都停,“掉頭車”就是不到終點站。
當時乘車人都能聽懂。對于絕大部分去市區的人,對此毫無顧忌,因為外灘這一站總歸是要停的。對于要去中途如同濟大學、郵電新村的或者是到終點站新開河的,就得搞搞清楚,以免上錯車,白擠一場。
在車站,也常見滿車廂的人。車子要發動了,卻因車門關不上,車子“吊”在原地,難以上道。最後一名乘客,總是不放手地吊在車門外。車下工作人員,一個勁地從他背後使勁往裡推,一下不行,就不停努力發力,那種感覺,如配上勞動号,就像農村打樁一樣。
二十世紀末,五角場的标志地标朝陽百貨和區域鳥瞰圖。
幸運者,擠上車,車門“咚”一聲關上,一股反作用力反彈到車門,力道不小。不過,能擠上車者,受些擠壓也無怨無悔。也有擠不上的,大家忙活了半天,于事無補。車下工作人員,累到氣喘籲籲,隻好面帶微笑地把末位乘客拉了下來。這位乘客也有些精疲力盡,搓搓因一直拉着鐵扶杆而泛紅的手,苦笑搖搖頭,那種表情,如同跳高運動員,挑戰極限失敗。
考慮到55終點站存在的無序和不安全因素,後來車站管理者對上車的流程進行了重新布局。在等車處把乘客分為登車後無座位和有座位的兩列。乘客在蛇形候車隊伍裡耐心地兜着轉着,漸漸前移。想要座位的乘客上車時,隻允許從前門上,車旁有工作人員拉線,不讓插隊者“越雷池半步”,直到車上售票員向窗外大喊一聲“好了”,意味所有座位滿座了,下面的工作人員才撤去拉線。此時其他乘客便魚貫上車。有時先上車者,運氣好的話,沒準還會撈到一個空座位,“撿到個隻皮夾子”。故上車後,大家都“咚咚咚”由前向後快跑着,即使沒有空座位,也搶占個有利位置站好,靠窗邊近些,看看大都市的高樓大廈和繁華街景。
上海人講究适意,多半人喜歡排隊,尤其小姑娘和情侶。那時的公交車都沒空調,到了夏天高溫時,車廂裡像個蒸籠,人碰人都是滾燙。人一上車,浮躁難安,總希望車子快點發動上路,讓一絲涼風吹入車廂,緩解一下車内悶熱。
那會等車人多有不滿,可發牢騷埋怨的卻少,畢竟看見車站裡的工作人員在簡易的工作房裡更加悶熱難熬。站點的簡易房門前有白色的搪瓷大桶盛滿涼茶水,供工作人員飲用,算是降溫的飲料。上下車的司機、售票員也是大汗淋漓,微濕的汗巾搭在肩上,不時擦把臉上的汗珠,衣服後背有隐隐的白色鹽斑汗迹。
人多有難處,也有益處,就是帶來商機。原先車站人行道邊是圍牆,後來很快“破牆開店”,開出各色生意:從賣肉包子的藍天飯店到彩擴店;從旅行社的店面到五顔六色的服裝店;從日常生活百貨到兒童玩具等,應有盡有,生意都很好。因人流不斷,僅是等公交車的人流,就不會讓這些小店面生意清淡。
五角場從“大轉盤”到“小巨蛋”今昔對比(圖源:“楊浦檔案” 公衆号)
“因為苦過你的苦,所以快樂着你的快樂”。後來修建地鐵10号線,工程大,時間跨度長,四平路一直是個大工地,大家出行即使不便,心情依舊愉悅。因為嘗足擠公交車苦的江灣人,心中揣着美好的夢想。再後來,地鐵建成通車,55路終點車的尴尬和艱難便謝幕了。
欄目主編:沈轶倫 文字編輯:沈轶倫
來源:作者:耿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