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13:24:59

【歡迎搜索關注公衆号“家長會了麼”:孩子,遇見你,是我人生重來的唯一機會】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1

其實但凡稍微要求嚴格一些,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真的都是文盲。

不信我們來講一本書——《幼學瓊林》

如果你連聽都沒聽說過,請重看開頭第一句話。

如果你聽過,我猜你大概也是沒有讀過的。

這是一本誕生于明代的童蒙讀物,所以稱它是小兒書毫無問題,盡管從實際内容來講,3-100歲都适用

童蒙讀物大家最熟悉的是三百千,但這個《幼學瓊林》,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代少兒百科全書。

所以坊間有這麼一句話叫: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一個孩子讀了《幼學瓊林》就能走天下。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2

一般認為本書作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書名最早叫《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

《幼學瓊林》這個名字聽上去确實有品位一些:“瓊林”指瓊樹之林,古人常用瓊林比喻佛國、仙境的瑰麗景象。

所以這名字就像一幅畫:垂髫的小童走進知識的仙境,一片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那麼《幼學瓊林》真的是給小孩子看的讀物嗎?

真的是。如果你翻看這本書有如芒在背的感覺,那隻能說現在的成年人沉浸在“沒文化”的狀态已經很久了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3

論降低閱讀難度,《幼學瓊林》絕對是業界良心:

首先,這是一部特别重視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讀物,當然了,是古代老百姓。

看看這些章節名稱:祖孫父子、兄弟、夫婦、叔侄、師生、朋友賓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壽誕。

這些都是社會人際關系的總結,其中談到的遠近親疏、迎來送往,是兒童乃至成年人都不能不知的常識和禮節。

所以一部貼近生活方方面面的小書,我們怎麼好意思說它很難?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4

其次,這是一部在體例和表達上都相當通俗的讀物。

體例上,本書根據兒童可理解的程度在章節類目上做了很多合并和簡化的工作。

同樣是類書,像蒙學性質的《初學記》和禦用性質的《太平禦覽》,都要比《幼學瓊林》複雜。

在用字方面,明清時期的這類童蒙讀物都比較友好,而像西漢時期用于教兒童識字的《急就篇》,其實就很像天書了。

再者,這是一部讀起來絕不會枯燥乏味的小書。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5

整部書借鑒了骈文的特征,也就是幾乎全篇都在用典、對偶和押韻。簡單來說,這很像一部講故事的對聯集。

和三百千不同的是,本書沒有追求字數上的整齊劃一,完全根據實際内容選擇或長或短的表達。

這個好處有二:一方面形成了整體的節奏變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好的傳播知識,這也是降低難度的證明。

比如同樣一個典故,《三字經》用“三三”的形式表達,總共六個字難免過于壓縮,《幼學》一書用“七七”就豁然開朗了。

現在我們來看《幼學瓊林》的具體内容。

本書共有4卷,33章節,總體内容結構可以概括為:天地——人事——物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2

先看天地。

涉及這部分内容的其實隻有開篇的3個章節(天文、地輿、歲時),也就是占全書不到1/10的篇幅,但重要性不言而喻。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7

這其中天文和歲時的部分,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确實有一定距離,但這裡頭還是有相當多我們可以學習的精華。

比如和天文詞語有關的成語解釋(請注意《幼學瓊林》原本就叫《成語考》)

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

沐雨栉風,謂風塵之勞苦。

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

事不量力,不殊誇父追日。

我們小時候學成語,通常對成語的解釋動辄十幾個字,再看看《幼學》,用詞簡潔明了,釋義又清晰又有範兒。

你教孩子一個“披星戴月”,“早夜之奔馳”完全沒有理解上的困難;

你教孩子一個“杞人憂天”,都不用費口舌,就是“過慮”或者“多慮”的意思。

請大家留意,整本《幼學》涉及到大量成語解釋,都是這個模式,後面會推薦一些原文供大家品鑒。

除了成語,還有一些兩個字的概念,比如:

事相懸者如天壤

雷同謂語言相符

以及像“父仇不共戴天”這種大家耳熟能詳的表述,書裡都有。

在“天地”這三個章節中,強烈推薦大家帶着孩子完整學習“地輿”篇,我們摘錄其中的一些,可做為最基礎的學習:

北京原屬幽燕,金台是其異号;

南京原為建業,金陵又是别名。

浙江是武林之區,原為越國;

江西是豫章之地,又曰吳臯。

福建省屬閩中,

湖廣地名三楚。

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

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

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

陝西即長安之地,原為秦境。

四川為西蜀,雲南為古滇。

貴州省近蠻方,自古名為黔地。

東嶽泰山,

西嶽華山,

南嶽衡山,

北嶽恒山,

中嶽嵩山,

此為天下之五嶽。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

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望人包容,曰海涵;

謝人恩澤,曰河潤。

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事将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篑。

以蠡測海,喻人之見小;

精衛銜石,比人之徒勞。

跋涉謂行路艱難,

康莊謂道路平坦。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2

再看人事。人事的部分大概又可以分兩類:

一個是國家的人事,也就是關于帝王、後宮、宗藩的内容,這部分基本上以曆史故事為主,但仔細找還是有好玩兒的。

比如各位有女兒的家長,都喜歡把女兒叫做“小公主”吧?那麼“公主”是個什麼典故呢?為什麼叫“公主”?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9

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稱。

在古代,皇帝的女兒們都是由公侯這個級别主婚,所以才簡稱公主。有沒有大開眼界的感覺?

再一個就是普通人倫社會的内容,涉及到認識宗親、認識自我、認識吃穿住用、了解文學宗教等文化常識。

從最通俗易學的角度說,這部分我們建議家長和孩子通讀卷三的“人事”篇,摘抄部分内容如下:

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

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仇深曰切齒,人笑曰解頤。

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

大笑曰絕倒,衆笑曰哄堂。

銘心镂骨,感德難忘;

結草銜環,知恩必報。

事有低昂曰軒轾,

力相上下曰颉颃。

憑空起事曰作俑,

仍前踵弊曰效尤。

事有奇緣,曰三生有幸;

事皆拂意,曰一事無成。

将近好處,曰漸入佳境;

無端倨傲,曰旁若無人。

為善則流芳百世,

為惡則遺臭萬年。

管中窺豹,所見不多;

坐井觀天,知識不廣。

見事極真,曰明若觀火;

對敵易勝,曰勢若摧枯。

其餘的章節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知識,

比如什麼叫九族:

何謂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

比如形容高壽之人的區别:

百歲曰上壽,

八十曰中壽,

六十曰下壽;

八十曰耋,

九十曰耄,

百歲曰期頤。

比如形容不同身份的人去世:

天子死曰崩,

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

士人死曰不祿,

庶人死曰死,

童子死曰殇。

比如為何墓碑上管父母叫“考妣”:

父死何謂考,考者成也,已成事業也;

母死何謂妣,妣者媲也,克媲父美也。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2

最後看物的部分。

這些篇幅主要講的是日用器物、奇珍異寶、動物植物。這部分可能也是低齡孩童最感興趣的。

我們強烈推薦其中的“鳥獸”篇,請注意這裡并不是動植物介紹,而是講了很多帶動物名稱的成語典故:

無腸公子,螃蟹之名;

綠衣使者,鹦鹉之号。

狐假虎威,謂借勢而為惡;

養虎贻害,謂留禍之在身。

美惡不稱,謂之狗尾續貂;

貪圖不足,謂之蛇欲吞象。

禍去禍又至,曰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除兇不畏兇,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杯中蛇影,自起猜疑;

塞翁失馬,難分禍福。

有勢莫能為,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制小不用大,曰割雞之小,焉用牛刀。

事多曰猬集,利小曰蠅頭。

心惑似狐疑,人喜如雀躍。

勢弱難敵,謂之螳臂當轅;

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焉知鴻鹄志;

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豈受犬羊欺。

緣木求魚,極言難得;

按圖索骥,甚言失真。

羊質虎皮,譏其有文無實;

守株待兔,言其守拙無能。

在鳥獸篇之外,還有一些不少應該掌握的小知識——

比如特别愛弄錯的一個成語,從來沒有“昨日黃花”:

明日黃花,過時之物;

歲寒松柏,有節之稱。

比如“飲食”篇談到的處事技巧: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揚湯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比如“衣服”篇談到的社會現象: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绮羅之輩,非養蠶之人。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2

所以你看,《幼學瓊林》這部書的文化濃度達到了什麼程度?

整本書算标點和目錄,不算注釋,21388個字,據專業統計,這其中包含了1641個典故!

也就是說,您的孩子讀完一本《幼學瓊林》,實際上也接觸到了大量經史子集的内容。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12

經的部分:涉及18種文獻,主要出自詩經、春秋左氏傳、周易、尚書、禮記、論語、孟子等等。

史的部分:涉及44種文獻,光是一部史記就貢獻122個典故,其餘包括後漢書、晉書、漢書、新唐書、三國志等等。

子的部分:涉及131種文獻,範圍極其廣泛,以小說、類書、儒家、雜家的文獻居多,主要出自世說新語、太平廣記等等。

集的部分:文獻數無法統計,以作家的單篇作品為主,其中李白、杜甫、韓愈、蘇轼的比重最大。

不需要更多介紹了,《幼學瓊林》是多麼牛的一本書還不清楚嗎?

适合四歲小孩看的書籍推薦(陪孩子看完這本小兒書)13

爸爸媽媽們,有空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打開它,随便翻開一頁讀一讀,那是多麼溫馨美好的畫面啊!

我們不當文盲!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衆号“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