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海關一定要去看老龍頭,這才是萬裡長城的真正起點。
我們都知道,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像一條巨龍騰飛盤旋在祖國的大地上。穿過大漠,攀緣賀蘭,飛越太行,自燕山而下,直奔渤海,驟然聳起一道雄關——山海關。
到了明隆慶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為了加強防禦,又在老龍頭修建了“入海石城”,把山海關長城延伸入渤海約有二十餘米。以巨石壘城,一半位于海平面之上,一半潛在海水之下。據說,初建時,曾在海平面下埋了好多鐵鍋,以減少海水對建築的沖擊。而且,巨石與巨石之間都有“燕尾槽”,以鐵水澆築,連接起來,使其建築更加堅固、持久。
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海,引頸海中,迎風舞浪,弄濤戲水,故而得名“老龍頭”。老龍頭也就成了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城北的角山長城、東北的威遠城構成犄角之勢,拱衛山海關城。
到了清代長城内外成為一統,老龍頭便失去了軍事防禦作用,卻成為了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觀光覽勝的佳境。據說,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皇帝都多次到過老龍頭。特别是乾隆皇帝就有4次登樓觀海,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墨寶。如今,老龍頭更成了旅遊勝地,迎接着海内外遊人。
我們一家更是湊趣,來此遊玩,最高興的還是在海邊,觀海聽濤,劈浪戲水,翹首遠望。海裡有座海神廟,深入海中約有百米,樓閣亭台,錯落有緻,三面環水,八面來風。據說是古代漁民祭奉海神保佑平安所建。廟前牌坊,前書“安瀾”,後書“伏波”,表達着人們祈求風平浪靜,行船安全的願望。海神殿上方有“彙溟甯宴”匾額,左右楹聯:“翕受奠坤維瀾安拱極,靈長資坎德派演朝宗。”均系乾隆皇帝禦筆。
殿中供奉海神,故稱海神廟。這裡也有鼓、鐘樓,不時鐘響。聽着鐘聲,望着海神廟,不由也寫一詩:“極目壯懷神廟中,長波萬裡啟東風。浪花飛濺鐘樓上,濕透聲音難遠鳴。”大海揚波,濤聲依舊,真的影響湮滅了鐘的聲音。
大海的北面就是澄海樓,我們又向澄海樓奔去。澄海樓可以說是萬裡長城東部起點上的第一座城樓,高踞于老龍頭之上,是老龍頭的絕對制高點,背山面海,雄偉壯觀。澄海樓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康乾年間,再建于改革開放。
樓上有明大學士孫承宗所書“雄襟萬裡”和清乾隆皇帝所書“澄海樓”匾額。裡面還有一匾“元氣混茫”,也是乾隆皇帝所書。左右楹聯是:“日曜月華初太始,天榮海色本澄清。” 澄海,即“大海澄清,海不揚波”流傳的一個典故,寓意盛世,象征着聖人治國,天下太平,故又稱作為“知聖樓”。
樓城台前西側有一獨聳的古碑,上書“天開海嶽”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不知是誰書寫,把老龍頭一帶海闊天高,山岩聳峙的氣勢描繪得淋漓盡緻。傳說是唐朝薛仁貴征東所立,那就是唐朝遺迹了。
樓腳下東側還有一座禦碑亭,禦碑亭内“淑碑”也是乾隆皇帝所題。有人說,乾隆皇帝準備題寫“禦碑”時,不知怎麼想到了“淑妃”,竟寫成了“淑碑”。但我查了《曆代名家草字選》,還是應該念“禦”,是禦字的草寫,不應該念“淑”,要不然怎麼叫“禦碑亭”呢!真是有人糟改乾隆皇帝。
碑上還刻有乾隆皇帝觀滄海《再題澄海樓壁》詩:“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無今亦無古,不減亦不盈。臘雪難為白,秋旻差共青。百川歸茹納,習坎惟心亨。卻笑祖龍癡,鞭石求蓬瀛。誰能忘天倪,與汝共濯清。”
這就引出了長城上的另一座石碑:“一勺之多。” “一勺之多”出自四書《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也有人說系乾隆皇帝題寫。因乾隆皇帝觀滄海《再題澄海樓壁》詩中第一句就是“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更有人演繹,乾隆皇帝曾在此接見過外國使者,外國使者誇贊渤海好大呀!乾隆皇帝“謙虛”地說:“不過,一勺之多!”看來像是杜撰,乾隆皇帝能跑這兒接見外國使者?倒也能說明,乾隆皇帝沒少來此。
從澄海樓俯視前望,那就是“入海石城”了。吞海吐浪,激雪飛濤,海天一色,波光漸遠。這就是老龍頭的意義,這就是老龍頭軍事防禦的重要意義。特别是靖鹵台,鹵,指海水,又諧音靖虜台,據說,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平靜海水,一是平定敵虜,是明代長城唯一的海上敵台。可稱得上是老龍頭海防要塞的橋頭堡。
遊覽之餘,感懷多多,我不由又賦一《澄海樓》詩:“弄濤舞浪老龍頭,放眼襟懷澄海樓。曆代名人多顧攬,長城拱衛寫春秋。”
再就是甯海城了,周一裡,高二丈,門二居,系明巡撫楊嗣昌所建,主要作為屯兵、操練士兵所用。有龍武營、守備署、顯功祠,也是老龍頭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看來,更是我國現存完整、規模較大的明代軍營。
整個遊玩老龍頭,又寫一首七律:“縛山鎮水老龍頭,萬裡長城獨占幽。聯袂共生征戰力,衿喉常使帝王謀。而今盛世重裝點,昔日要津成勝遊。大海揚波仍本色,雄關照樣耀神州。”
九口2022、8、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