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央行發布全面降準通知,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每次看到此類新聞總是一頭霧水,什麼是降息?什麼是降準?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又有什麼區别和聯系呢?小新将在下文為大家一一道來。
降準是央行貨币政策之一,中央銀行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數量,從而增大信貸規模,提高貨币供應量,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
降準中的“準”即“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存款準備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被稱為存款準備金率。
簡單解釋一下,當我們把錢存進銀行後,銀行會将儲蓄變為貸款,以賺取息差。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人來取款,為了防止發生擠兌,銀行不能将全部的錢都用于放貸,需要預留一部分“準備金”在中央銀行,顧名思義,就是時刻準備着有人來取款。為了維護金融系統整體運轉的公平和安全,各家銀行會有一個統一的預留比例,該比例由央行來決定,即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央行會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基礎貨币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釋放準備金來增加市場上的資金供給,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而當經濟過熱的時候,央行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一方面給過熱的經濟降溫,一方面給未來可能出現的經濟下行儲備彈藥。
降準的前提是企業願意貸款,銀行願意放款。如果經濟非常不好,企業不願意貸款,銀行也不願意放款,這時,就需要降息了。央行在降息前往往會先降準,一方面用于試水,另一方面降準可以釋放長期流動性,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
什麼是降息?降息也是央行的一種貨币政策,具體是指商業銀行降低存款利率和貸款利息,并相應地調整貼現率,來改變現金流動性的金融方式。
當銀行降息時,市場的資金量不會增加,個人或者企業的資金存入銀行時的收益會減少,這樣就會影響個人或者企業的儲蓄意願,導緻資金從銀行流出,儲蓄變為投資或消費,也增加了市場上的流動性。
降準和降息的聯系與區别先來看降準和降息的
首先,二者都是寬松的貨币政策,雖然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增加市場上資金的流動性。
其次,降準和降息都可能加劇通貨膨脹的風險。降準導緻貨币供應量增多,流動性寬松,造成CPI指數上升,加大通貨膨脹的風險。降息導緻資金流出銀行,流入消費領域,造成物價上漲,加劇通貨膨脹的風險。
再者,降準和降息都會通過流動性的寬松,間接的利好某些行業。
再看區别:
首先,概念不同。降準是降低存款準備金,降息是降低存貸款利息。
其次,作用的方式和範圍不同。降準的主體是中央銀行,釋放商業銀行繳存的準備金,隻作用在商業銀行。降息是商業銀行降低存貸款利率,作用在個人和企業,直接影響其儲蓄意願和消費投資行為。降息的作用範圍更廣。
再者,發生頻率不同。由于降息的作用範圍更廣,力度更大,相較于降準,央行在選擇降息的時候一般會更為謹慎。
定向降準和全面降準顧名思義,都是降準,而定向降準和全面降準又有什麼區别呢?
第一,範圍不同。定向降準是針對制定的金融領域進行降準,比如說一些中小銀行,主要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社、村鎮銀行或者一些地區性銀行,這些銀行因為受限于自身規模,其業務面主要面對中小企業,因此定向降準的目的很多時候都是針對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而全面降準是針對所有的金融機構。
第二,影響不同。定向降準的影響要比全面降準要小,這是因為定向降準受益方主要是中小企業和一些特定的行業,而全面降準基本上能惠及所有的行業。但同時,定向降準帶來的負面影響要比全面降準小。
7月9日公布的降準消息為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不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準備金率是目前金融機構中最低的,保持在這一低水平有利于金融機構兼顧支持實體經濟和自身穩健經營。
7月7日的國常會提出了“适時降準”,之後市場上還在讨論是“定向降準或者置換MLF”,本次降準的執行速度和力度都超出市場預期。上一次的降準發生在2020年4月,央行針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時隔一年多,為何央行本次選擇全面降準呢?在梳理了衆家觀點之後,小新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加速複蘇态勢,經濟基礎不斷夯實,但疫情時期中小微企業受到沖擊較大,整體經營仍然較為脆弱。加上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一些中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升等經營困難,如通稿中所述,央行此舉主要目的是加大對于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第二,出于防範下半年經濟下行風險的需要。二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在即,市場對下半年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的下行風險還是存在擔憂的,尤其是出口和地産投資等領域可能會不及上半年,因此,此時推出降準也是提前出手穩定經濟。
第三,也是對沖出口,穩住總需求的需要。從國際方面看,新冠疫情繼續穩定的常态化發展,IMF預測疫情降至全球GDP累計損失超12萬億美元。從6月開始,美國部分州已開始停發失業救濟金,此舉也勢必會降低美國國民的商品消費需求,這樣就有可能導緻我國外需擴張帶動經濟增長的邏輯不能繼續,國内也需要給中長期經濟轉型留有空間。所以,這次是全面降準,而非定向降準,也不僅僅是出于幫扶中小微企業,還存在對沖經濟總需求的考慮,以備不時之需。█
參考資料:
1、《從零開始看懂降準、降息和量化寬松》;湯一白。
2、《央行全面降準:中國資産瞬間跳漲 貨币政策轉向了?》;新浪财經。
3、《李奇霖:降準的深意》;華爾街見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