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納蘭春蠶
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紀念大會上讀錯了演講稿,将“立鴻鹄志”的“鹄”念成了“hao”。這件事很快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被網友們瘋狂吐槽,調侃質疑之聲不絕于耳。誰曾料到,在雙甲子華誕典禮當天,讓北大蒙羞的竟是一個成語“鴻鹄之志”!
如果是一個生僻詞語被念錯也就罷了,但“鴻鹄之志”是使用率極高的一個固定成語,如此簡單也能讀錯,确實有些說不過去了。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意思是說:“燕子、麻雀這些小鳥,怎麼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北大校長讀錯“鴻鹄之志”,這并非前無古人的“創舉”,其實早在唐代就已經有過先例。北大校長的白字水平頂多隻能排第三!下面我就給大家隆重介紹兩位唐代白字先生“弄獐宰相”和“伏獵侍郎”。
伏獵侍郎
唐代有個戶部侍郎蕭炅,自從當了官後,就一心熱衷官場,不學無術。有一次他跟尚書左丞嚴挺之閑聊時,竟把《禮記》中的“伏臘”誤讀為“伏獵”。嚴挺之便對宰相張九齡說:“真不知這位伏獵侍郎是怎麼當的官呀?”張九齡聽罷,就把他貶到岐州做刺史去了。
那麼這個“伏臘”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伏”就是夏天的伏日,“臘”就是冬天的臘日,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即寒暑之意。一個堂堂的戶部侍郎(正四品)竟然連這麼簡單的詞語都會念錯,難怪張九齡會把他下放基層接受改造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普通人難免會發生口誤,這是可以原諒的。但對于高級知識分子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更應該高出一個檔次,而對于校長一級的領導人物更應當躬身垂範,以身作則。如此的低級錯誤竟出自中國最高學府的校長之口,不免讓人大失所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剛才查了一下資料,校長先生是理科出身,他的研究領域是無機固體化學和無機材料化學,在國文領域并不精通。既然校長先生已經在北大論壇發帖誠懇道歉了,那麼聞過則改,善莫大焉,我想大家也就不要再對此事繼續深究了吧。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哦!
【版權聲明】此文系本人「納蘭春蠶」原創文章,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及鍊接信息,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