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文言文閱讀固定句式

初中文言文閱讀固定句式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0 05:55:19

初中文言文閱讀固定句式?word版請點擊文末“了解更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初中文言文閱讀固定句式?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文言文閱讀固定句式(初中文言文常見的五種文言句式)1

初中文言文閱讀固定句式

word版請點擊文末“了解更多”

(有下劃線的為課标稱篇目)

一、判斷句

(一)“……者,……也”,可譯為“……是……”。

如: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陳勝是陽城人。

(二)“……者,……也”的省略或變形,“……者,……”,“……,……也”,“者也”,可譯為“……是……”。如:

(1)粟者,民之所種。(《論貴粟疏》)

糧食,是百姓種出來的。

(2)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

魚是我所喜愛的。

(3)夫戰,勇氣也。(《曹刿論戰》)

打戰,是靠勇氣的。

(4)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

南陽的劉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

(5)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愛蓮說》)

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

(6)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7)晏子,齊之習辭者也。(《晏子使楚》)

晏子是齊國的善于辭令的人。

(三)“……也”,單用或與其他詞(如“此”)配合使用。如:

(1)吾聞二世少子也。(《陳涉世家》)

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時候啊。

(四)用“為”、“乃”、“則”、“即”、“誠”等表示,可譯為“是”或“就是”。如:

(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中間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是蘇東坡。

(2)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應當繼位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蘇。

(3)吟鞭東指即天涯。(《己亥雜詩》)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4)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這就是嶽陽樓的雄偉壯麗的景象。

(五)“是”,與現代文判斷詞“是”用法相同。如: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銘》)

這是簡陋的屋子,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

(2)實是欲界之仙都。(《與謝中書書》)

這裡确實是人間的仙境。

(六)無标志,需要根據語意判斷。如:

劉備天下枭雄。(《赤壁之戰》)

劉備是天下的枭雄。

以上均為表示肯定的判斷。

(七)“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如:

城非不高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城牆不是不高。

二、省略句

(一)省略主語。如:

(1)(漁人)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記》)

(漁人)就離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

(2)(曹刿)問:“何以戰?”(《曹刿論戰》)

(曹刿)問莊公:“你憑什麼條件跟齊國作戰?”

(二)省略謂語或動詞。如:

(1)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我選擇他們身上的優點,學習那些優點;(對照)他們身上的缺點,改掉自己身上相同的缺點。

(2)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論戰》)

齊軍第一次擊鼓時,他們的士兵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鼓進攻,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進攻,士兵的勇氣)就耗盡了。(主語“氣”也省略)

(三)省略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如:

(1)屠懼,投(之)以骨。(《狼》)

屠夫感到害怕,把骨頭丢給(狼)。

(2)客從外來,與(之)坐談。(《鄒忌諷齊王納谏》)

有客人從外面來,鄒忌同(他)坐着閑聊。

(3)此人一一為(其)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這個漁人一一地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所知道的世事。

(4)可以(之)一戰。(《曹刿論戰》)

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

(四)省略介詞,“于”字居多。如:

(1)林盡(于)水源。(《桃花源記》)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

(2)山水之樂,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醉翁亭記》)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托(在)酒上。

(五)省略量詞。如:

一(個)人、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撫尺而已。(《口技》)

隻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三、倒裝句

(一)主謂倒裝

在感歎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歎或疑問語氣。如:

(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你太不聰明了。

(2)賢哉回也!→回也賢哉!(《論語》)

顔回的品行啊!

(3)美哉我少年中國。→我少年中國美哉。(《少年中國說》)

我們的少年中國美麗啊

(二)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如:

(1)忌不信。→忌不信。(《鄒忌諷齊王納谏》)

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

(2)弗怠。→弗怠。(《送東陽馬生序》)

不敢放松抄寫

(3)時不待→時不待(成語)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2.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如:

(1)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銘》)

有什麼簡陋呢?(怎麼會簡陋呢?)

(2)吾與歸?→吾與歸?(《嶽陽樓記》)

我同一道呢?

(3)以戰?→以戰?(《曹刿論戰》)

憑借什麼作戰?

(4)子恃而往?→子恃而往?(《為學》)

你憑借什麼去呢?

3.介詞賓語不是疑問代詞,但為了強調,也放在介詞的前面,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以”的賓語前置。如:

(1)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

(2)以詠志。→以詠志。(《龜雖壽》)

唱歌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3)以繼日→以繼日(成語)

(4)以律己→以律己(成語)

(5)以待斃→以待斃(成語)

4.用“之”、“是”字作為賓語前置的标志(“是”常與“唯”一起使用),不譯。如:

(1)唯命聽→唯聽命(成語)

(2)唯利圖→唯圖利(成語)

(3)唯馬首瞻。→唯瞻馬首。(《馮婉貞》)

(4)唯兄嫂依。→唯依兄嫂。(《祭十二郎文》韓愈)

(5)句讀不知,惑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

(三)定語後置

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将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之”為定語後置的标志,不譯。如: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遂率荷擔者三夫子孫。(《愚公移山》)

于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

(2)嘗贻餘核舟→嘗贻餘核舟。(《核舟記》)

他曾經送給我一隻用桃核刻成的船。

(3)居廟堂之則憂其君。→居廟堂則憂其君。(《嶽陽樓記》)

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廷做官),就為老百姓憂慮。

(4)馬之千裡者。→千裡馬者。(《馬說》)

日行千裡的馬。

(四)介詞結構(狀語)後置。

1.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大都後置,翻譯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移到動詞前做狀語。如:

(1)告之于帝。→于帝告之。(《愚公移山》)

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2)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嶽陽樓記》)

在它的上面刻上唐代和當今賢士名人的詩賦。(把唐代和當今賢士名人的詩賦刻在上面。)

(3)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與之乘,于長勺戰。(《曹刿論戰》)

魯莊公和他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

2.用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如:

(1)屠懼,投以骨。→屠懼,以骨投。(《狼》)

屠夫感到害怕,把骨頭丢給狼。

(2)咨臣以當世之事。→以當世之事咨臣。(《出師表》)

拿當代的大事詢問我。(向我詢問當代的大事。)

(3)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故臨崩以大事寄臣也。(《出師表》)

所以臨終的時候,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

四、被動句

(一)“為……所……”或“……為所……”,可譯為“……被……”。如:

(1)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闆》)

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兒們得到。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被秋風毀壞。

(3)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幼時記趣》)

(蛤蟆)舌頭一伸,兩隻蟲子就全被吞進肚裡。

(二)“為”字表被動。如:

(1)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地勢險要,民衆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所用。

(2)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戍卒大多願意被他差遣。(戍卒多願意聽他差遣。)

(三)“于”字表被動,譯為“被”。如:

帝感其誠。(“感”後省略介詞“于”)(《愚公移山》)

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

五、固定格式

(一)“不亦……乎”,表示委婉反問的句式,譯為“不是……嗎”。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

學習以後按時複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

(二)“如……何”,譯為“對……該怎麼辦”“把……怎麼樣”。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麼樣呢?

(三)“以……為……”,譯為“把……當作……”。如:

(1)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幼時記趣》)

把繁茂的雜草當作樹木,把昆蟲螞蟻當作野獸。

(2)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以為神”“以之為神”的省寫)(《黔之驢》)

老虎看見它,(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心目中)把它當作神。

(四)“何……為”,譯為“為什麼要……呢”“為什麼會……呢”。如:

此何遽不為禍乎?(《塞翁失馬》)

這怎麼就不是一種災禍呢?

(五)“得無……乎”,表推測語氣,可譯為“可能(或許)……吧”。如: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嶽陽樓記》)

觀賞這裡的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可能會有所不同吧?

(六)“非……則……”,譯為“不是……就是……”。如: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那些人家)不是人死光,就是逃荒去了。

(七)“孰與”,用在比較性的選擇問句中,有比較相關的兩個人、兩件事、兩個東西的得失或高下的意思。“孰與”實際上是“(甲)與(乙)孰……”的變形,是“什麼與什麼比較,哪一個怎麼樣”的意思。譯為現代漢語時,“孰與”這兩個字是要拆開的,“孰”解釋為“誰”“哪一個”---。如: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與城北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谏》)

我與城北的徐公比,誰漂亮?

(八)“然則……”,譯為“(既然)這樣,那麼……”(“然”可理解為“這樣”,“則”可理解為“那麼”)。如:

(1)然則何時而樂也?(《嶽陽樓記》)

(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快樂呢?

(2)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為學》)

(既然)這樣,那麼愚笨平庸和聰慧敏捷,對于人所起的作用,難道有不變的規律嗎?

(九)“所以”,譯為“……的原因”。如: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

(十)“是以”“是故”,譯為“因此”。如: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是以”也可拆開按賓語前置理解)(《出師表》)

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魚我所欲也》)

因此,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不義”)。

(十一)“之謂”,譯為“這叫做”。也可分開解釋:“之”,“這”;“謂”,“叫做”(“之謂”前常加“此”“是”,“此”“是”也是“這”的意思,“此”“是”與“之”是主語的同位指代)。如:

(1)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

這就叫做喪失本來的思想,即“義”,即本來就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2)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能淫》)

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十二)“焉得”,譯為“怎麼能”“哪裡能”。(也可分開解釋)。如:

(1)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富貴不能淫》)

這怎麼能叫做大丈夫呢?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西湖中怎麼能有這樣(興緻高雅)的人呢?

(十三)“若夫”,用在一段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可譯為“像那”(也可分開理解)。“至若”,用一段的開頭,引起另一層論述。可譯為“至于”“又如”。如:

(1)若夫霪雨霏霏。(《嶽陽樓記》)

像那連綿細雨紛紛而下。

(2)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醉翁亭記》)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裡的霧氣散了。

(3)至若春和景明。(《嶽陽樓記》)

又如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

(十四)“已而”,表示在某事之後的意思,譯為“不久”“後來”。如:

已而夕陽在山。(《醉翁亭記》)

不久夕陽落到山腳。

2019-01-09整理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