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火了,據說很不錯。但也有不少人關注:古代十二時辰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與十二生肖相關聯?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科普下吧!
十二時辰制,其實在西周時就已經使用了,但稱謂等是在漢代太初年間實行了太初曆才基本定型定名。
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産活動、生活習慣将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按現在時間換算,十二時辰相當于24小時,每個時辰等于2小時。
而用來記錄時間的文字,就是十二地支,分别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于是有了十二時辰。
後來相傳古代人民為了方便記憶,又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出沒的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子鼠】鼠類在子時最頻繁出沒,最活躍。
【醜牛】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牛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大事。醜時,農家會起身喂牛。
【寅虎】晝伏夜行的虎在寅時最兇猛,農家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
【卯兔】卯時天亮了,兔子會跑出去吃帶着露水的青草。
【辰龍】辰時最容易起霧,相傳隆回在此時出現,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蛇】巳時豔陽當空,蛇會在此時爬出洞曬太陽,巳時可以說是蛇最活躍的時刻。
【午馬】午時是太陽最猛烈的時候,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将會産生,而馬是陰類動物,同時馬的性子也像太陽一般火烈。
【未羊】未時的草都曬幹了,在這時放羊最合适。
【申猴】申時,太陽偏西,天氣清爽,猴子開始玩耍啼叫。
【酉雞】酉時,太陽快下山了,雞們開始歸巢。
【戌狗】狗和人們一起在戌時巡視,狗開始守門口。
【亥豬】夜深時分肥豬會拱槽,主人想要豬長得更肥,就要在亥時起身喂食。
再後來,十二時辰把《黃帝内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通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以提醒人們科學養生,提高生存質量。
十二時辰養成法,又名黃帝内經時辰養生
子時(23:00-01:00):膽經運行
常見症狀:頭暈目眩、口苦、善太息。
宜:睡覺。
忌:熬夜;吃夜宵。
醜時(01:00-03:00):肝經運行
常見症狀:胸悶、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煩躁。
宜:熟睡。
忌:熬夜;生悶氣;久視。
寅時 (03:00-05:00):肺經運行
常見症狀:肺部脹滿、咳嗽氣喘、缺盆部(包括喉嚨)疼痛。
宜:熟睡或導引吐納,調理肺經。
忌:熬夜。
卯時 (05:00-07:00):大腸經運行
常見症狀:牙齒疼痛、頸部腫大。
宜:起床喝溫熱的白開水;排便;調理大腸經。
忌:飲酒。
辰時 (07:00-09:00):胃經運行
常見症狀:腹脹腸鳴、消化不良。
宜:及時吃早餐,調理胃經。
忌:早餐質量不好
巳時 (09:00-11:00):脾經運行
常見症狀:舌根強直、食則嘔吐、胃脘疼痛、腹内發脹、時時嗳氣。
宜:适量飲水,調理脾經。
忌:思虛過度,久坐不動。
午時 (11:00-13:00):心經運行
常見症狀:喉嚨幹燥、頭痛、口渴難忍。
宜:吃午餐;小憩;靜養陰血,調理心經。
忌:午餐過多;餐後馬上運動。
未時 (13:00-15:00):小腸經運行
常見症狀:喉嚨痛、颔部腫、肩痛如裂、臂痛如斷。
宜:調理小腸經。
忌:多吃食物。
申時 (15:00-17:00):膀胱經運行
常見症狀:頭痛、眼睛痛、頸項痛。
宜:适量飲水;運動;抓緊時間工作;調理膀胱經。
忌:憋小便。
酉時 (17:00-19:00):腎經運行
常見症狀: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耳鳴。
宜:休息;調理腎經。
忌:過勞。
戌時 (19:00-21:00):心包經運行
常見症狀:胸痛、心律不齊、手部灼熱。
宜:吃晚餐;心情快樂;散步,調理心包經。
忌:晚餐過于肥膩;生氣。
亥時 (21:00-23:00):三焦經運行
常見症狀:耳聾、聽聲音模糊、咽喉腫痛、喉嚨閉塞。
宜:心平氣和;入睡;調理三焦經。
忌:熬夜;生氣;飲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