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結和周計劃怎麼寫?原創 | 李小墨【本文原創首發于個人讀書公衆号:李小墨的日記(ID: lxmmovie)】,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周總結和周計劃怎麼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創 | 李小墨
【本文原創首發于個人讀書公衆号:李小墨的日記(ID: lxmmovie)】
2020年,我做的最英明的決定之一,應該就是決定每周要寫周總結。昨天我在朋友圈說,我覺得周總結就像一個守護神一樣,守護着我的狀态。
日記圈裡的小夥伴跟着我一起寫周總結,但是說實話,大部分的周總結都是流于形式,并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如何寫周總結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寫周總結才不會流于形式,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呢?
今天提供給大家一份“周總結攻略”。
1首先,周總結至少應該包括四個部分。
目前我的周總結包括四個部分:本周成就列表、本周蠢事清單及經驗教訓、本周待提升、下周計劃。
本周成就列表是羅列本周做成的事,尤其是那些可以給你帶來成就感的事,羅列成就清單可以給我們帶來自信。
如果成就列表沒有東西可寫,那你就要反思了,生活是不是陷入停滞?是不是沒有什麼進展?是不是壓根沒有在為自己的夢想做一些努力?是不是陷入了得過且過當中?是不是把目标忘到了九霄雲外?
要因為成就列表沒東西寫而感到羞恥,然後知恥而後勇。但是不要因為成就列表沒東西可寫而不寫周總結,周總結是用來反思的,不是用來炫耀的。另外要允許自己狀态有起伏,人總有狀态好的時候和狀态差的時候,我們寫周總結不就是為了維持好狀态以及盡快把自己從糟糕的狀态當中拉回正軌嗎?
同時本周成就列表一定要和上周的計劃做比對,看看自己達成了哪些目标,在拖延和逃避什麼?在哪方面效率遠低于預估水平?
一個人做數學題目,怎麼判斷他在什麼水平呢?必須要有評分标準,對吧?要去和滿分比對,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水平。同樣是90分,如果是100分的卷子,那就是優秀,如果是150分的卷子,那就隻是剛剛及格而已。把本周成就列表和上一周的計劃進行比對,就是看自己離理想狀态有多遠,這樣才能客觀的評價自己。
隻是羅列本周成就列表,不比對上周計劃,無法起到深刻反思和複盤的作用。
另外成就列表最好列出有成果的東西,比如讀了多少頁書,其實不算成就,讀完一本書并寫了讀書筆記,在我看來,連續鍛煉三天,連續早起四天,這樣的事其實也不算成就,鍛煉和早起最重要的是形成習慣,非常自信地說我已經形成了穩固的習慣,才算是成就。
有個實實在在的成果才算成就。把過程寫進本周成就列表,帶來的成就感非常弱。而且還會制造虛假繁榮,讓你沒有留意到其實你根本沒有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本周蠢事清單以及經驗教訓總結,這個蠢事清單我是跟查理芒格學的,知道哪些事情是蠢事,以後盡量避免去做,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是非常高效的學習方法。就像讀書時候的錯題器,避免自己重複犯一樣的錯誤。分析錯誤做法,摸索最優做法,這樣會一直保持進化。
本周待提升,關注的則是目前對自己的能力不滿意的地方,聚焦的是能力養成。對自己不滿意其實就是改變的開始,寫在本周待提升的,應該是你接下來準備發力的點。其實要寫好本周待提升,是需要一個全局的思考的,你要實現自己的目标需要哪些能力,現在這些能力都是什麼水平,如何針對性地提高?
比如我最經常強調的是我的精力管理能力,如何做到早睡早起,如何養成經常休息的習慣,全都是精力管理的範疇。因為我明顯的感覺的,我的精力有點跟不上我的野心,要實現我那些野心勃勃的計劃,我必須保持精力充沛。
下周計劃,一定要是有點難、有點挑戰性的大項目,沒有難度的東西不要寫,細細碎碎的東西也不要寫進周計劃,每周目的要聚焦最重要的事,要和你的大目标相關,要服務于你的大目标。
下周計劃要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最好是寫下來貼在擡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很多新任務,但是你要清楚你這一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有了周計劃,就“不畏浮雲遮望眼”了。
2第二,周總結是一個過渡工具,既要和年度規劃配合,又要和每日計劃配合。
其實年度總結和規劃、周總結和規劃、每日總結和規劃是一套成體系的工具。
(我還想嘗試月總結和季度總結)
周規劃是服務于年度規劃的,它是推進年度目标的工具。
周總結的内容要紮實和充分,又仰賴每日複盤和高度自省,否則你真的很難想起過去一周到底做了什麼。比如我,如果不是一直在做每日計劃和複盤,我最多隻能想起前一天的事,然後總結一整周是有點難度的。
周總結是一個過渡的工具,對上用來推進年度目标,是落實年度規劃的工具,對下是管理和指導每日計劃的工具。
問一個問題,你還記得你的年目标嗎?如果年度規劃寫好了就束之高閣,它還有什麼意義?沒有周總結這樣的工具,年度規劃又如何落地生根,最終成為現實?
所以周總結是屬于有夢想的人的工具,沒有夢想的鹹魚不需要周總結,他們寫周總結一定會變成流水賬。
3第三,周總結應該聚焦新進展,盡量去除已經形成習慣的東西、不斷重複的東西、隻能體現過程不能體現結果的東西。
有一種情況,周總結每周寫來寫去都是那些東西,越寫越不想寫,因為重複寫那些東西實在是太無聊了。
我在實踐周總結的過程中也碰到了這個問題,比如我每天都寫日記,那我周總結裡要不要寫更新日記7篇?我選擇不寫。因為寫日記已經變成我一個非常穩固的習慣,就像每天刷牙一樣,我不需要動用任何意志力,也隻需要花少量的時間就能做完這件事,每天寫日記對我來說已經是一件難度非常低的事情。
在剛開始的習慣養成期,它可以給我帶來成就感,但是現在已經沒辦法給我帶來什麼成就感了。除非有一天我寫日記這個習慣開始崩壞或者又向前進化,否則我不會寫進周總結。
所以周總結要注意,應該聚焦新進展,盡量去除已經形成形成習慣的東西、不斷重複的東西、隻能體現過程的東西。
我寫周總結其實是受朋友小鳥影響的,她寫周總結是用一個OKR工作法,會詳細地記錄每周花了多少時間讀書、多少時間寫文章,當然她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和自己做事的道理,但是我看了就頭大,因為對我來說,一周花了十幾個小時讀書還是怎麼樣,這個數據沒有任何意義,讀了幾本書,輸出了什麼“讀書産品”,對我來說才有意義。
聚焦新進展、聚焦最重要的東西,去除瑣碎的、重複的東西,就不會無聊了。我還想要強調的是,成果要盡量“産品化”。
第四,周總結要形成習慣。
最好是在固定的日期,以固定的格式寫,形成一個節奏。
寫一周不寫一周,寫一周忘記一周,想到什麼寫什麼,用周總結管理什麼的目的就起不到了。
第五,周總結要保持進化。
做每件事都是這樣的,覺察到瓶頸,就要想辦法去優化。其實這8周以來,對于如何寫周總結這件事,我也是不斷思考,不斷優化流程,讓周總結保持進化的。怎麼寫周總結,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這個問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完善。
4日記是非常強大的自我管理工具。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于養成反思複盤,總結得失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優化做事的方法和策略;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于養成收集行動靈感的習慣,慢慢建立起一個更充實更有意思的生活;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于養成明确目标,制定行動計劃的習慣,永遠不遺忘和擱置目标和夢想,不停止為目标和夢想努力;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于養成思考和表達的習慣,在不斷思考和表達中成為一個有見解的人;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于養成情緒自理的習慣,分享感受、分析想法,恢複内心的秩序,不需要奔走呼告,用寫作馴服自己的情緒;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于養成寫作練筆的習慣,也許這會成為你将來全職寫作或搞起寫作副業的起點;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于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我最初的讀書筆記就是寫在日記裡的,最終變成了我的事業。
我從寫日記這件事裡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我寫日記最大的收獲就是,它變成了我自律的底線,因為日記始終看顧着我的生活。
我在裡面反思複盤,在裡面優化自己的做事方法和策略,在裡面樹立目标,制定計劃,在裡面拆解情緒,在裡面思考和表達。我就算失控和放縱,也不會放縱太久,最多數天,不會像以前一樣長達數周,數月。
因為日記讓我始終和自己的内心保持聯系,讓我始終保持自省,始終審慎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它治愈我,它讓我保持進化。
【本文原創首發于個人讀書公衆号:李小墨的日記(ID: lxmmovie)】
- The End-
李小墨
前海南特區報記者,職業讀書人,新書《請停止無效社交》全網熱賣中。
個人讀書公衆号: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個人日記公衆号:李小墨的日記(ID:lxmmovie)
我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
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深度解讀文章,每個月一份高質量書單。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确的廢話,歡迎關注、星标和置頂。
我們一起讀書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