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091字,預計學習時長6分鐘
圖源:unsplash
2020成功接過了2016的稱号,成為公認的“最糟糕的一年”:在短短的6個月裡,澳大利亞的山火、選舉争議、冠狀病毒大流行、大幅增加監視狀态、在警察手中被謀殺的黑人,反種族歧視暴力抵抗等事情相繼發生,并且這類糟糕的事情還在繼續。
信息量太大了。而人類處理信息的能力已達極限,正處于關鍵階段。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面對泛濫的新聞,我們閱讀、理解、處理以及應對能力都存在巨大壓力。
相比之前,2020年的一些重大事件需要花費人類更多時間,采取更直接的行動,承擔更沉重的情感負擔。結果就像是一次精神DDoS攻擊,這會損害心理健康,使錯誤信息泛濫,也使新聞的發布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随着信息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新聞周期常常很難長時間地集中于一個話題。在過去,周一的政治醜聞可能會造成美國幾十年的動搖;而現在,醜聞可能在周二就結束了。
當然,這有時是故意設計,政客們知道,應對突發新聞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制造更多的突發新聞。前特朗普戰略家史蒂夫·班農稱之為“用狗屎淹沒該地區”策略。
然而結果是讀者正變得不知所措。根據路透社新聞研究學院2019年的一份報告,35%的英國受訪者和41%的美國受訪者主動逃避了這一新聞。在流行病爆發後,新聞的消費量短暫而極速地上升,四月至五月之間,逃避新聞的人數顯著增加,59%的受訪者說,他們至少曾“有時”逃避了新聞。
Caroline Dorn的道具模型
調查顯示,逃避新聞的主要原因是類似的:它給讀者帶來壓力。薩塞克斯大學心理學教授格雷厄姆·戴維的研究表明,不斷接觸新聞會對讀者的情緒産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我們的研究表明,帶有負面價值的新聞将消極情緒傳達給消費者,使他們感到更加焦慮、緊張甚至沮喪,這種消極情緒會加劇自身的擔憂,從而進一步延長擔心的時間,加劇擔憂的程度。”
太多給人壓力的新聞會給精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像推特這樣可以讓人在美好的一天感到壓力重重的網站充斥着不斷湧來的新事物,這些事物讓人變得沮喪或驚慌。
“以某種方式傳達創傷的負面新聞,通過引發類似于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會對心理健康産生更大的影響,尤其是當這些故事是生動表達暴力和創傷的時候。”戴維解釋道。
在流行病肆虐前期,屏蔽這些新聞很困難:所有這些新聞都和生活直接相關,從新聞中了解必要的信息可以加快新聞的消耗。
“我确信關于新冠肺炎的持續不斷的負面消息使很多人感到很有壓力,尤其在封鎖初期,不知道事情何時才會有改善。我懷疑很多人因此故意不看電視或報紙,處于隔離狀态使得人們通常更容易屏蔽新聞。”
圖源:unsplash
即使是那些繼續讀新聞的人,一天也需要幾個小時才能了解完所有新聞。他們需要花時間去查找、閱讀、處理和分享故事——時間通常是在工作中的休息階段,在衛生間或者睡前抽出來的。讀的故事越多,處理起來越難。
《實驗心理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理解故事的時間越短,就越不會去質疑一個故事的真假。麥考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這種影響更可能是因為人們相信虛假新聞而不是政治偏見。
換句話說,如果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去處理他們看到的信息,那麼即使事實和其政治信仰相違背,他們也更可能去相信事實。但是時間是一種越來越稀有的産品,它影響的不僅僅是新聞消費者。
正如布朗大學認知、語言和心理科學教授史蒂文·斯洛曼博士在2018年的解釋:“我們隻是沒有時間将事實與虛假事實區分開。就連事實檢查員也沒有時間。”
裁員和流量需求多年來一直困擾着新聞編輯部門,新冠危機加劇了這個問題。能覆蓋更多新聞故事的記者越來越少,觀衆因無法忽略的新聞而精疲力盡。最終,有些東西不得不放棄。
就像由全球疫情引起的大多數問題一樣,信息常常以許多較小的應力斷裂出現,而不是一個巨大且急劇的斷裂點。在通常情況下,重大新聞周期的重要故事(例如擴大的監視程序)可能會被忽略。在這種情況下,陰謀論的傳播比平時更快,人們要比平時承受更大的壓力。
圖源:digitalmarket
從短期來看,其中一些壓力源會進行自我釋放。在全球疫情的最初階段,傳播有關如何限制病毒傳播的信息至關重要,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大量必要的更新會逐漸減少。當抗議活動繼續進行時,大多數封鎖被解除,我們得以産生平衡感。如果故事繼續下去,一個人在短時間内進行自我标注的能力也會增強。
信息和新聞大量湧向我們,可能我們不得不适時地改變新聞消費習慣了。
留言點贊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幹貨
如轉載,請後台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