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馬雲當年為了拉投資四處碰壁時,在洗手間碰到了孫正義,6分鐘後,他說服了孫正義,阿裡巴巴因此獲得軟銀2000萬美元的投資。
不過後來據當年軟銀高管吳鷹披露,事實的真相是孫正義隻給馬雲6分鐘的時間,讓馬雲說清楚什麼是“電子商務”。如果6分鐘之内說不清楚,後面發生的一切就要另說了。
也許有人會問,孫正義怎麼這麼大牌?給人6分鐘能幹什麼?
馬雲和孫正義
其實,孫正義并沒有什麼耍大牌行為,因為在他的認知裡,6分鐘是他的“時間顆粒度”,他的行程安排隻允許他給出這麼多時間。而當年沒成功時的馬雲時間顆粒度很粗犷,以天來計,所以,他可以一整天都待在洗手間,就為了“巧遇”孫正義。
這裡提到一個概念:時間顆粒度。它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呢?
一、什麼是時間顆粒度(1)時間顆粒度,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基本單位
每個人都有自己管理時間的顆粒度。
不同年代的人,時間顆粒度不一樣。
古代女子若看上你,會對你說:待我長發及腰時,公子娶我可好?古人還說:明年春暖花開時,我們嶽陽樓相見。
古代的愛情,很美
所以古人對待愛情的時間顆粒度很長,可以待到長發及腰時,可以等到春暖花開時。
“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隻愛一個人”,現在科技發達,時間被拉短了,時間顆粒度就變小,流行“天亮說分手”。
不同環境生活的人,時間顆粒度也不一樣。
在北上廣深工作的人,每天行色匆匆,時間顆粒度也許為1小時,所以超過1小時的車程、會議、等待,會讓人感到厭煩。
北上廣深的工作節奏很快
小城市的人比較安逸,他們的時間顆粒度也許為半天,所以你回老家,路過他上班地點,甚至一個電話就可以上去和他喝杯茶。
不同職業的人,時間顆粒度也不一樣。
在網上預約醫生,最遲取号的時間為預約時間往後半小時,如果遲到,就要重新叫号,甚至預約作廢。所以坐診醫生的時間顆粒度為半小時。
醫生
你不會花1小時排隊領超市發的1個雞蛋,但跳廣場舞的大媽們會。
有些超市、蔬菜門店在晚上8~10點間都會打折,超過10點蔬菜甚至白送。于是我經常看到一些老年人,晚上聚集在蔬菜店門口,等幾個小時就為了搶那一把免費的白菜。
所以大媽們的時間顆粒度,為半天。
(2)時間顆粒度,是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
劉潤老師說,時間顆粒度,是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王健林的時間顆粒度,大約是15分鐘。比爾蓋茨的顆粒度,大約是5分鐘。一個人的時間顆粒度越精細,表明他的職業化程度就越高。
劉潤老師
和你約好時間,并提前5分鐘到達的人,比遲到半小時的人,職業化程度更高。
時間顆粒度越小,你的時間就越值錢。
所以我們才可以理解為什麼律師、咨詢顧問這些人每小時的費用這麼高。
提升自己的時間顆粒度,似乎是有必要的。
二、提升自己的時間顆粒度的必要性(1)提升後,你會理解很多事情
2016年4月,胥某因遲到,登機被拒,于是大鬧機場辱罵機場工作人員。
2018年1月,羅女士以等老公為名阻止高鐵車門關閉;
本月14日,女子王某因遲到,強闖高鐵關閘,将腳伸入列車與站台縫隙處要求開門,緻使列車延誤7分鐘;
乘客在趕高鐵
那些因遲到延誤而大鬧機場、車站的旅客,是因為他們的時間顆粒度以“小時”計,而飛機、高鐵的時間顆粒度精确到“分”,所以他們沒法理解飛機和高鐵為什麼不能延緩1分鐘關門。
隻有你把自己的時間顆粒度精确到分鐘後,你才會知道,1分鐘的延誤對飛機和高鐵來說,意味着整個系統的調度都會因為這一趟的延誤而改變,将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有個有趣的假說:如果你有幸和馬雲或王思聰在同一個電梯,你隻有30秒的時間,你會和他說什麼?
也許什麼都沒有發生,因為你們的時間顆粒度不同,帶來的認知和理解也不同。
(2)提升時間顆粒度是自我成長必須要經曆的路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叫《我想去桂林》,歌詞是這樣的: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你看,是不是很矛盾?
小時候有時間沒有錢,因為時間顆粒度很粗犷;
長大後,有錢卻沒有了時間,因為時間顆粒度變精細了。
時間顆粒度的提升,意味着你的成長,意味着你的時間顆粒度精細到劃不出一整片的時間去桂林玩了。
成長
有人說過,“關于成長最大的誤會,是你以為它會跟變老一樣,順理成章,無需努力。”
其實,成長最大的誤會,就是你以為時間顆粒度會跟變老一樣,順理成章的精細,無需努力 。
那麼,要想提升時間顆粒度,該怎麼做呢?
三、提升時間顆粒度的方法(1)學會斷舍離
“斷舍離”是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舍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間。
對于一個人來說,斷=斷開無效社交,斬斷一切沒必要的聯系。舍=舍棄影響你成長的爛人和爛事。離=離開讓你不安的環境、離開一切影響你成長的因素。
斷舍離,讓人舒服
那些得不到的人,工作生活中做錯的事,就讓它遺憾吧,不要再花費時間自怨自艾,也不要再花費時間做些多餘的事。丢掉垃圾,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把原本處理它們的時間奪回來。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24小時,斷舍離之後,才能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需要聚焦的人和事上,時間利用率會變得高效,做成的事多了,時間顆粒度也自然變精細了。
(2)學會使用一些管理小工具
現在手機應用這麼發達,有很多小工具,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管理時間。
比如微信,我喜歡把“文件傳輸助手”置頂,它可以記錄你的臨時想法、寫作靈感、學習筆記、重要信息,甚至是好文、好音頻。
置頂的文件傳輸助手
又比如日曆,一般會帶有行程安排,可以适當的把一些重要的事項羅列上去,讓它自動提醒你。
這些工具,能幫助你把時間顆粒度量化,讓你對自己的時間安排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進而提升你的時間顆粒度。
(3)做高效冠軍
尹志豪的《高效冠軍》有個表格:
高效冠軍表格
從這個表格中,可以得知一個人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在重要不緊急和重要緊急這兩個事項上,才能稱之為高效冠軍,一個人單位時間内處理事情越多,越高效,他的時間顆粒度才越精細。
四、總結時間顆粒度,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基本單位;是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
提升後,你會理解很多事情,并且它是自我成長必須要經曆的路。
有3種方法可以提升它:
(1)學會斷舍離;
(2)學會使用一些管理小工具;
(3)做高效冠軍。
希望在我們成長之時,時間顆粒度也能夠得到提升。
我是猿話,多年研發軟件負責人、專欄達人,專注寫職場,講述職場故事。歡迎關注我,一起抱團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