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華谕咨詢顧問陳立雲老師為東莞某客戶提供了一天培訓 輔導業務,引起了客戶強烈的反響與好評。
通過半天的培訓,快速地将理念、方法與工具系統地向學員進行介紹,并針對重點内容結合案例深度打開講解。
下午,客戶選擇的公司最為頭疼的替代物料導入流程,請陳老師進行了專題的輔導,通過輔導發現了大量的流程優化機會點,輔導紀要如下:
A、問題定位與描述:
替代料導入流程時間太長,有相當一部分超過了半年時間,導緻影響降本及保供目标實現,甚至影響了訂單的準時交貨。
B、業務優化機會點:
1、責任缺失:
未明确全流程歸口管理責任人及流程執行主導責任人。
替代料導入非常重要,涉及降本、保供戰略意圖的實現,但目前沒有一個部門對流程結果負責,事實隻有總經理非常焦慮與關注。
建議企業設定流程所有者對全流程結果負責。由他來設計流程、推行流程、運營并持續優化流程,以滿足實現經營與戰略目标要求。
同時建議企業要設定全流程執行主導責任人,由他來跟進流程執行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保證流程能夠快速、正确、低成本運行。
2、設計冗餘:
2.1 存在采購人員分配、設計人員分配的兩個活動,不僅浪費采購經理及研發經理的精力,同時也導緻增加流程的周期時間。
建議将分員分工的規則梳理出來,形成明确的規則,由IT系統自動實現單據的分配,将采購經理及研發經理工作分配的活動取消。
2.2 研發主管負責查找并确定替代物料涉及到的所有成品料号,研發經理負責審核。這項工作是可以通過系統自動來完成的,屬于不增值活動,
建議分兩步走優化:1)将研發經理審核去掉,保留研發主管活動;2)完成IT系統功能開發,實現系統自動識别成品料号,将研發主管及研發經理的活動都取消掉。
2.3 公司副總在确定是否正式導入替代物料前進行審批的活動。原因有二:1)曆史數據表明,副總審批時從來沒有退回操作,意味着沒有産生風控控制的價值;
2)技術風險已經由研發總監确認過,從專業角度,副總審批沒有價值;2)流程中沒有商業決策的點,因為替代來本身就是經營或戰略訴求觸發,如果技術确認,業務上沒有再做決策的必要。
3、串行改并行:
流程存在将“串行”改”并行“的優化空間“,如高風險物料的二次試産,可以與第一次試産時同時做成品料号識别、計劃預排等,到具備試産條件時,快速的刷新,可以提升流程整體速度。
4、差異化設計不足:
流程分類設計不足:公司缺乏各部門達成共識的分料分類标準,并基于不同物料建立不同的導入流程,有的是直入,有的是樣品檢驗确認即可,有的需要一次試産、有的需要二次試産。同時這個标準需要動态刷新。
雖然研發部門認為已經建立了物料分類标準及差異化的流程設計,但結合采購反饋及現場數據查閱,表明實際業務分類不清,且存在不合理的過度管控設計。
5、策略不當:
對于新産品開發及新物料導入流程的策略不清晰,建議該類流程采取速度優先的策略,可以犧牲部分成本與效率,來提升試生産的速度,實現對新物料的快速認證,
支撐公司盡快享受降本/保供的成果。建議:工程部門成立“試産周期“減少一半”的專項 , 集中精力,快速突破。
6、變被動為主動
流程觸發邏輯不合理,物料的替代發起時間不能等到欠料的時候再去啟動,要根據年初供求計劃提前規劃,做到提前啟動,有序進行,而不是當前啟動太晚,導緻替代物料導入不及時,影響出貨。
7、強化過程跟進:
改變跨部門工作推進的方法。目前采購抱怨,很多工作他們也跟進了, 但就是推不動。我們給出三點建議:1)将工作的價值評估出來,比如物料導入每延遲一天,會帶來多少損失,以價值來打動管理層及相關部門;2)将關鍵物料替代工作升級為公司級戰略專項,建立流程中每個活動的時效标準,在公司高層會議定期通報與跟進,提升跟進的力度;3)建立升級跟進機制,當下一層級出現問題無法解決時,立馬向上升級,直至最高級。
8、深度複盤:
開展重大或批量替代物料導入質量問題深度複盤,通過複盤,找到産生問題的根源,優化物料導入流程相關标準與控制程序,并在相應的審核節點中進行控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