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世上,終有一了。“人”字,一撇一捺,隻有兩筆,卻不好寫,有一筆寫不好,那便是人生敗筆。“了”字,一橫撇一豎鈎,也是兩筆,也不好寫,筆畫橫撇和豎鈎都是銳角,尖銳刺人,有一筆寫不好,都會留下終身遺憾。
生活中,我們需要對很多事情做個了斷,我們也難免有未了的心願。人心皆同此理,古今并無不同。
佛教修行把“了生死”作為歸宿,弘一法師最後的遺言是四個字:悲欣交集。
“悲”道盡了人世的苦,“欣”概括了生活的趣。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由煩惱與歡喜,了與未了,這些來構成的。
一個“了”字,道盡人間滄桑
《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隻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念這首歌的跛足道人這樣解釋:“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好了歌》看似消極,實際是對于人生的真實寫照,正如古訓所說,“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富貴三更夢,福祿情愛九月霜”。
張愛玲也說:“人生是一件華美的睡袍,裡面爬滿了虱子。”
隻是我們太多人被欲望蒙蔽了雙眼,隻希望看到人生熱鬧光鮮的一面,不願意看到人生千瘡百孔的另一面。
盡管如此,也不必悲觀。榮枯事過都成夢,悲喜不驚便是禅。人的幸福和快樂隻在你微笑的那一刻,瞬間即是永恒。
做了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四川新都寶光寺彌勒佛殿前有一副對聯: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下聯的意思是:天下一切紛繁之事,看上去好像是無論怎麼“了”,還是有些事遠未了結;既然這樣,何不就此放下,以“不了”的态度來“了之”。
大自然日出日沒,花開花謝;人生有悲歡,世态有炎涼;天下事一起一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世間有幾樣事情“了”了?
在這變幻無窮的宇宙人生中,事物總是了而未了,不了而了,總在了與不了的矛盾中運作,任人去追逐,永遠淪陷在了與未了的煩惱之中。
所以,“不了了之”的态度強調的是不要對“了”執着。
其實,應該既不執着于“了”,也不執着于“不了”,隻有與兩者都徹底了斷,才是真正的“了”。
然而這也并非唆使人遠離塵世,回避矛盾,而是要随緣任運,放之自然,事來與之相融,事去而心随空,提得起,放得下,了卻塵緣,真心顯露。
回頭再看時,“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是,這時的心性卻與未了之前迥然不同。
所以,武漢歸元寺有一副楹聯:
慧生于覺,覺生于自在,生生還是非生;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