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是植物病毒學家、生物化學家,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長,主攻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作為第三次深入羅布泊考察的科考隊隊長,于1980年5月3日離開烏魯木齊,率隊進入“死亡之海”羅布泊,并于6月17日獨自一人離隊找水時不幸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杳無音訊。1982年初,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彭加木為革命烈士,新疆自治區黨委、政府于1982年10月發出向革命烈士彭加木同志學習的号召。
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長彭加木
彭加木從1964年開始,前後15次赴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中國四大無人區之一的羅布泊探險、科考。他為祖國邊疆的科研建設、中國植物病毒的研究、大型精密儀器的安裝、電子顯微鏡分辨率的測定等,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
年輕時的彭加木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老資格的科學家,卻在第三次赴羅布泊考察時神秘失蹤,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似乎是人間蒸發了,莫名其妙地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不能不讓人疑惑叢生,迷惑不解。彭加木失蹤後,國家也曾組織過數次大規模的立體性搜索,終究一無所獲。彭加木就像一縷清風,倏忽不見,隻留下許多高深莫測的傳說,也給後人留下無盡的猜測。
彭加木失蹤處
彭加木到底是怎麼失蹤的?當天他經曆了什麼?多年來撲朔迷離,衆說紛纭,莫衷一是,沒有一個權威的定論。但有關彭加木的傳說,卻是層出不窮,什麼雙魚玉佩事件,彭加木被複制了;什麼彭加木發現了外星人基地,被外星人掠走了;什麼彭加木發現了地球的驚天秘密,被美國人劫持了等等。
彭加木在做實驗
其實,關于彭加木失蹤,即使是今天站在科學的角度上看,依然是有許多難以合理解釋的地方。比如:
① 彭加木是植物化學家、植物病毒學家,主要是研究農作物的病毒防治,那他到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羅布泊去考察什麼?考察羅布泊是地質學家、礦産專家的事情。彭加木身為植物病毒學家,卻三次深入羅布泊科考,他自己說是去尋找重水資源,這好像不是他的專長,也不是他的份内之事。況且他率領的考察隊,一個地質工作人員都沒有。這是什麼原因呢?令人感到蹊跷。
科考隊行進路線
② 彭加木留下的那張紙條上寫着:我往東去找水井!彭 17/6 :(10:30)。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首先,這張紙條上的日期更改過,16改成了17,塗改的痕迹很明顯。究竟是彭自己寫錯了又改的,還是别人後來改的,沒有定論。其次,科考隊已經于前一天(也就是16日晚10點)向解放軍駐疆馬蘭部隊發出了求救電報,請求調水調汽油,部隊也已經給予答複了,答應馬上進行援助,這份電文還是彭加木親自起草的,那他為何還要一個人出去找水呢?這不自相矛盾嗎?第三是,本次科考隊一共就10個人,又是在炎熱的荒漠中,大家都聚集在汽車底下躲避火辣辣的太陽,彭加木獨自離開隊伍,有必要寫紙條嗎?直接說不就得了,又快又省事。
科考隊合影
③ 彭加木出去找水,随身不帶地圖卻帶着植物标本,這很反常,也不符合邏輯。離隊去找水,怎麼着也用不着标本吧?帶在身上不累贅嗎?沙漠中酷熱無比,人躲在汽車底下一動不動也受不了,彭加木是一個罹患癌症的老人,出去找水要帶着标本?這不符合邏輯,也違反常理。
彭加木
④ 後來的幾次大規模搜索都沒有結果,這點也很奇怪。彭加木是一個老人,且身患癌症,在死亡之海羅布泊中,他又能走多遠呢?再說了,彭加木對新疆很熟悉,對羅布泊也不陌生,他曾三次橫穿羅布泊,可以說沒有誰比他更了解羅布泊的氣候。那麼他獨自離隊去找水,理應知道這其中的風險,他又會走多遠呢?在他發現沒有水、找不到水後,肯定會返回的啊,不可能一直走下去,走到消失,除非是他有意為之或刻意躲避其他同事,再或者是他遇到了什麼危險。
動用直升機搜尋彭加木
⑤ 2016年,羅布泊中發現一居幹屍,很像失蹤多年的彭加木。有關部門為了确認,要求彭加木的兒子做DNA檢測,但被其子拒絕。這多少有點說不過去吧!父親失蹤多少年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點線索,隻需做了檢測就可以知道是不是父親了,彭加木的兒子為啥不答應呢?這在旁人看來是求之不得的事啊!這不合情理,除非是其子早就知道内幕,或有一些難言之隐,不便明說。
彭加木(右)參加勞動
實際上,以上的疑點重重還隻是冰山一角,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很多。但有幾個事實是這樣的:
30年前,公安、救援隊聯合搜尋彭加木
① 1980年5月3日出發那天是禮拜六,隊員的家都在烏魯木齊,大家都在休息中,衆人一緻希望過完這個周末,等星期一再出發,留2天時間處理一下家務事,但被彭加木拒絕。由于彭是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長,又是本次考察隊隊長,所以大家的請求無效,隻得服從彭加木的決定。但大家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有了芥蒂。隻是那時候的人們很樸素,有組織紀律性,服從命令聽指揮,不像現在的人這麼多花花腸子。
彭加木失蹤地點
② 科考隊乘坐1輛大卡車、2輛越野車出發,到6月7日的時候,已經成功穿越了羅布泊到達南疆小鎮米蘭,按照原計劃,考察工作到此結束,時間也已經進行了一個月零四天,隊員們都想回家了。但此時彭加木又提出不按原計劃返程的路線走,而是要求由米蘭東進,經東力克、落瓦寨、山蘭子、庫木庫都克沙漠、塔克庫都克、紅十井、開元、東一号後,取道吐爾遜北上,最終返回烏魯木齊。這是原計劃中沒有的,時間要多耗費至少半個月,隊員們之前已經安排好了其他的事情,但盡管心裡不情願,但大家還是服從了彭加木的決定。但燃料和飲用水肯定是不夠的。除此之外,汽車易損件如輪胎等,也需要保養或更換,司機提出這個問題,彭加木以他雖是副院長但不管行政為由搪塞過去。
羅布泊湖心
③ 考察隊到達庫木庫都克以西大約10公裡的地方時,水和油都所剩無幾了。彭加木親手起草電文,向駐馬蘭的解放軍某部求助。電文如下:
羅布泊中的無名幹屍
我們今天12點左右到達庫木庫都克以西10公裡處,我們缺油和水,請緊急支援水、油各1000斤,請于18日運送到這裡。另,捕獲野駱駝一頭,請轉告烏魯木齊。長江!
尋找彭加木的探險團
長江是科考隊的代号。馬蘭基地收到求救電後,立刻向上請示,得到同意後,決定調撥物資動用飛機急送。此後,科考隊與馬蘭基地互通電報多次,馬蘭基地也告訴“長江”,飛機将于18日抵達庫木庫都克,你們不要動,原地待命。
彭加木留下的紙條
但蹊跷的是,一切都已安排妥當時,彭加木突然又提出自己解決缺水問題,汽油他是無法解決,但水可以自己去找。他說:“用飛機送水,代價太昂貴了,我們盡量自己去尋找水源,為國家節省費用。”他建議科考隊開車出去找水。當時汽油本就所剩不多,再開車出去找水,根本就不劃算,況且,能不能找到水還不确定。隊員們勸他不要這樣做,還是等待部隊救援為好。(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