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名言之緣起,按香港學者劉詠聰教授之研究,應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語。主要皆認為是明人陳繼儒(眉公)之語:“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陳眉公雲: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嚴格的來說,并不是陳繼儒自己說的,而是被陳氏收錄在《安得長者言》一書中。所以應是陳氏引錄“長者”輩所言。這句話雖在晚明才誕生,但早已根植,傳統的才德觀正是它的土壤。
“德重于才”本來就是中國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國人對于男性總是主張要以“德”為本,甯舍“才”而有“德”,故謂“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國人向來就不重視她們的才學,而重視她們的“婦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現“女子無才便是德”這類話。而這所謂“才”,廣義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國女性生活圈子較窄,沒有比詩詞歌賦更能顯示她們的“才”,故此“才”很多時候是狹義地指“文才”。
清代著名才子李漁曾對這句話提出了看法:“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激憤之語,與伴君如伴虎類似。有人因為做官惹禍,所以告誡後人别做官,有人因為美女有才後惹了禍,所以鼓勵美女當文盲,僅此而已。
古人認為女子可以有才,但她不能顯露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丈夫面前,她必須得讓丈夫來顯露才能,因為他是陽性的;而女子呢,她是陰性的,她是謙卑又有德能的,所以她不輕易地顯露才能,必須看上去就像無才一樣。
所以“無才”不是真的沒有才幹,而是“我雖然很有才幹,但一點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視若無”的意思。古代的女子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卻擁有過人的才氣,還能自視若無,這不是非常高尚的德行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