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風向轉的也太快了吧?
羊怎麼記得純欲風這才刮了沒多久,又被最近的AI建模臉刷屏
誇人好看的标準也内卷成了:你長的好人間AI~
這不,最近網上又新出了一個3D标準美女臉
怎麼感覺第一眼看上去有點眼熟咧?
是不是有幾分神似咱們國家的運動女神郭晶晶
羊去了解了一下,這個3D标準美女臉不是憑空捏造~
而是通過真人模特再結合智能平均算法,最終由中韓醫美專家聯合某研究機構一起建立的
雖然選取的真人樣本數據不大,但重點在于3D成像對面部軟組織的測量更專業、更精準
所以,這種高精尖的技術目的是為了什麼呢?
給大家解釋一下:像我們打玻尿酸、填充之類的項目,如果能把它運用到劑量把控上,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
聽起來很不錯!想法和初衷當然是好的。
但由3D建模衍生出來的3D打印技術,今年就曾有人用來墊高顱頂結果出現感染而導緻頭皮破洞
先不說效果怎麼樣,單就審美而言,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種3D建模臉來做數據指導?或者說參考标準化公式美真的能讓我們變更美嗎?
美的答案是什麼?
美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在3D建模臉之前,美就已經被量化成了很多标準化公式。
有了這個統一的标準之後,我們會潛意識的把它往自己身上套,一旦不符合這個标準,就會出現不美、不好看、甚至否定自己的心理。
但标準化是否真的标準?值得我們探究。
最基礎的美學概念裡,人們普遍認為面部可分為等量的三分之一。
事實上,在大量數據和文獻中證明:亞洲人臉的中間三分之一是大于上下兩部分的
有沒有一種突然被解惑的感覺!因為三庭五眼的标準化比例,會有很多人誤解認為自己中庭過長。
其實它處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内。
今年爆火的《鱿魚遊戲》女主角/
羊想起了國外著名的馬誇特面具臉。
這個概念是由一位美國名為Stephen Marquardt的整形外科專家,利用黃金比例建立的一個理想容貌,稱之為“馬誇特面具”,并且還宣稱馬誇特面具适合所有的人種來檢驗是否屬于完美臉型。
概念一出很快就大火了起來,甚至還被套用在各種明星和愛豆臉上,成為粉絲吹捧的工具。
但很早就有論文抨擊了,它的标準更适用于歐美、還是長相偏男性化的歐美女性。
其實羊想說的,并非是數據準确與否。
而是對于大衆的普适性來說,美沒有一個固定化标準。
對于美人的模闆化,我們應該搞清邏輯:是她天生中了基因,美才以她為标準,而不是美的标準就是它。
靠近模闆化,未必能夠讓我們變的更美。
要知道我們的面部輪廓、五官、肌肉組織等等,都是相互關聯的。從她的眼睛裡,我們得不到一個更美的石原裡美;從她的鼻子裡,也得不到一個更驚豔的赫本···
如果靠犧牲自己的特點,去置換她的五官,在你身上極大概率會出現不兼容。
很多人因為韓佳人的鼻子足夠精緻,而以此為模闆,希望得到一個同款精緻的鼻子。
羊把她的鼻子P在了IU的臉上,卻出現了額頭及下巴都與鼻子無法兼容的情況
反而會失去她身上可愛的吸引力特質
羊不舉這麼極端的例子,放一組金高銀的對比。
在标準化的妝容 修圖之下,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是毫無辨識度的美。
這裡要說的,是美人身上所特有的神韻。
要知道形似的确可模仿,但神似卻無法輕易做到。
康熙年間,有一位畫家名叫王原祁,他畫線條的功力非常強,但卻很少有人耳熟他。
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仿古名畫,其中一幅仿元代名家黃公望的山水圖,被批公式化的臨摹是沒有生命的軀殼,畫一點意境也沒有!
上 黃公望作/下 王原祁仿作
跨越千年時間,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成為傳世名作,而王原祁卻沒有能與之比肩的作品。
被時代審美抛棄,是模闆化美人的歸宿。
在這個3D美女标準臉的說明中,還提到了一點: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美的認知也在不斷變化,所以計劃每5年通過跟蹤“迷人”臉的趨勢變化發布新版本。
韓國三代整形模闆/
當美人跳脫了模闆,美才超越了年代。
以厚唇為美的歐美風潮中,蒂爾達·斯文頓的薄唇讓她獨具清冷系美感
上世紀香港女神中,多數也都不符合标準化美人的颌面
泫雅的高顴骨才讓她更具美人辨識度
如果所有人都追崇同一種美,那這個美就不再是稀缺品。
羊覺得标準化美人,這個概念所面臨的實在太寬泛了。小樣本不能代表大衆審美,而單一的美,也無法被大衆所滿足。
每個人的風格層次差異決定了千人千面。
而如何在合理的範圍之内,成為自己的特色美?才是我們真正要探究的課題。
3D打印能讓我們變更美嗎?
前面羊說過了,3D建模是為了更精準的達到手術預期。
聽起來雖然很陌生,但實際它衍生的3D打印技術已經開始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了。
起初3D打印隻是應用在工業領域,直到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放到面部美學上。
比如在鼻基底手術中,相比醫生憑借經驗去雕刻假,它通過智能打印出的假體形态上更精準、更好的與人體骨骼相貼合。
所以,可以把它理解為1V1的個性化定制。
3D打印鼻基底/
還記得曾經受韓式審美影響的“一刀切”下颌角嗎?如今又有人通過這種方式修複了沒有棱角的下颌。
從美的層面來考量,這項技術或許本身可以滿足需求。
但它同樣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存在,讓我們的美變成一種博弈。無論是醫生的資質、PEEK材料的廠家、還有骨量填充後皮相呈現出來的效果本身等等···
作為新興的材料與技術,由于發展史太短,我們還無法從大數據樣本中斷定它的利弊。
相比之下,持觀望态度要冷靜、理智的多。
今天的内容說完啦,不過羊還是有幾句話想說:科技的确會對能幫助我們走上捷徑,去實現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
但變美沒有任何模闆,尤其是對于獨一無的你而言,參考模闆化的标準來放到自己身上,事實上也許隻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而已。
失去自己的特色和辨識度,才是最讓人難過的事情。
科技再發展、美的觀念再革新。我們都應該持有自己的立場、保持自己的心态和審美不被牽着走,同時善于利用它所帶來的便捷之處,才是正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