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7 NO.20
搜索引擎上有個很火的未解之問題,那就是“廣東長隆集團為何不上市?”但至今為止,筆者沒有看到任何有關這個問題的官方解答。
搜索引擎上關于“廣東長隆為何不上市”的問題
廣東長隆集團創立于1989年,集主題公園、豪華酒店、商務會展、高檔餐飲、娛樂休閑等營運于一體,是中國旅遊行業的龍頭集團企業。旗下擁有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和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 全部集中在珠三角一帶,至今未上市。除了廣州、珠海已經開業運營的兩大主題樂園集群外,長隆集團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清遠長隆、以及籌劃中的海南長隆。
廣東長隆首座主題樂園集群——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
廣東長隆的第二座主題樂園集群,位于珠海橫琴的珠海長隆度假區
長隆集團堅持“高舉高打,以世界眼光謀求企業自身發展”的經營戰略,創造了許多個世界第一和行業奇迹。據《2018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顯示,長隆集團連續位居全球主題公園排名第6,2018年遊客量為3400萬。2014年開業的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在全球主題公園排名中位居第10位,遊客量為1083萬人;長隆水上公園位居全球水上樂園連續排名第1,遊客量274萬人。
回到“長隆為何不上市”這個問題上。我們先分析一家企業為什麼要上市?
首先是拓展融資渠道。企業發展需要資金,非上市企業資金大多來源于銀行借貸,通過銀行借貸獲得資金,是一種借貸關系,需要還本付息的;而上市公司融資,可以通過股票市場獲得資金用于企業經營發展,而這種來自于衆多股票投資者的資金,公司與股票投資者屬于股東關系,投資者盈虧自負。
其次是提升企業形象。公司要上市,無論是A股、美股還是港股等市場,都有一套嚴格的上市規則。一般能夠成功獲得上市的企業,通常被認為是比較優秀的企業。因此,企業上市也是一種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行業地位的一種方式。
再者是通過溢價實現财富增值。公司上市對原始股東而言,可謂是一件大事。由于股票存在高溢價的可能,上市後原始股東可能通過股票的高溢價獲得财富的增值。
但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也有重要的區别:
一是在公司的管理架構上。上市公司有着非常分明的管理制度,必須要擁有着完整的股東大會制度、董事會、監事會等等;而在非上市公司中,就沒有這些明确的規定。
二是信息的披露要求上。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發生變動需要披露,此外每個季度也需要及時公布财務信息;而這些在非上市公司中并沒有明确要求。
三是在運營決策機制上。上市公司在日常運營當中,做出的一些重要運營決定需要對公司的股東負責,在做出決定後要及時告知股東,對于企業的一些重大事項,上市公司還需要召開股東代表大會進行協商決策;而非上市公司則不需要這麼繁瑣的條件。
綜上可以知道,上市對企業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家企業是否上市,關鍵是從企業自身來評估,上市對企業而言,究竟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先看長隆的基因。長隆是一家民營企業,由創始人蘇志剛一手發展起來的。據有關公開報道,蘇志剛本人屬于一位産品經理人式的創始人,長隆的文旅基因皆由其一手締造。知名媒體人秦朔如此評價蘇志剛——“蘇志剛從1989年開第一個大排檔開始就秉持,最重要的是争取最好的出品和口碑,而賺錢似乎隻是附帶結果。”據透露,蘇志剛有空,就喜歡帶上秘書、助理,下午或傍晚去旗下各主題公園走走,與家庭遊客、特别是老人孩子輕松聊上幾句;周末節日若有空,一早就去旗下酒店坐坐喝茶,但從不去包間,隻坐大廳一處。就像一位“偏執狂式”的産品經理,在項目的打造過程中很多事情他都會親力親為。
基于此,幾乎可以說整個長隆及其發展方向都裝在創始人腦中。那麼,上市公司的組織管理架構、運營決策機制等會适合長隆嗎?
再看上市最大的“利”,即拓展融資渠道。我們不妨反問下,長隆缺錢嗎?個人覺得發展到現在,品牌、知名度、企業形象和盈利能力等各項要素都在線的情形下,形勢已經發生反轉,更可能的是錢在追着長隆跑?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長隆需要通過上市去融資嗎?
當然,以上都屬于個人分析,長隆不上市肯定有着自身的考量,具體情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隻需要知道,長隆是一家很棒的主題公園企業就好了。
哈羅,大家好,這裡是@文旅縱橫談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了解更多文旅信息!
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