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這是李白的詩《詠螢火》,說的是螢火蟲。我國古代還有“囊螢夜讀”的故事,說的是一位讀書人晚上把螢火蟲裝在袋子裡照明,抓緊時間刻苦讀書。說到成群結隊的螢火蟲,現在很難看到這樣的情景,尤其是在城市中……
然而,今天6月21日上午,成都市沙河源小學就迎來了這群特殊的“小客人”,約四千餘隻小小螢火蟲将正式在沙河源小學安家!沙河源小學也正式建成為四川省首家校園螢火蟲繁育科普基地。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探索新型思政教育模式,沙河源小學聘請被譽為“螢火蟲産業第一人”的樂山師範學院曹成全教授為首席科學顧問,沙河源小學季志彬校長為曹成全教授頒發“首席科學顧問”聘書,并與曹教授共同為“全國首家校園螢火蟲繁育科普基地”揭牌。
(左:季志彬校長右:曹成全教授)
曹成全教授,他全面了解、掌握兩蟲的特性,也是獲得中國螢火蟲、爬沙蟲專利技術最多的人,堪稱“中國螢火蟲、爬沙蟲産業化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60餘篇論文刊發于國内外學術刊物,被日本京都大學邀請作客座教授。為此,曹成全教授也給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精彩的螢火蟲科普課,講述了螢火蟲的種類、生物學特性、取食習性、發光原理、消亡原因等知識,還生動闡述了螢火蟲的文化意義以及在課堂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随後,沙河源小學季志彬校長和曹成全教授帶領各年級學生代表一起投放螢火蟲幼蟲及其餌料,将這些螢光精靈正式落戶安家在沙河源小學校園。
(季志彬校長和曹成全教授投放水生螢火蟲幼蟲)
據悉,學校經過長期的籌備,沙河源小學将原有假山水池改造成了螢火蟲生态養殖基地,首批引進了3000餘隻水生螢火蟲幼蟲、500多隻半水生螢火蟲幼蟲及500多隻陸生螢火蟲幼蟲,并投放了田螺和蝸牛等餌料。此園區涵蓋了水生、陸生、半水生三大類型及五六個種類的螢火蟲,甚至包括同步發光螢火蟲穹宇螢、世界上最大的螢火蟲扁螢等稀有種類,一年中大概有8個多月會有螢火蟲成蟲起飛,是四川首家種類最多最全、且全生活史終年人工養殖并進行系統科學教育的校園螢火蟲基地。
學校螢火蟲繁育科普基地
曹成全教授接受熊貓家長會的采訪說到:選擇沙河源小學作為螢火蟲的繁育科普基地,前期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并按照螢火蟲的野外生存環境搭建了合适的生态環境,學校也在進行了适當的改造,搭建的生态園中有大量的植物、散落其中的池塘更為螢火蟲提供了絕佳生境,使之成活率達到較高的條件。
曹教授表示建設螢火蟲繁育科普基地,并不隻是單純的是動物學和昆蟲學知識的科普,更重要的是增強孩子的人文精神、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的意識,在養育螢火蟲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生命的偉大和寶貴,從而更尊重和敬畏生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引導孩子關注生态文明建設;而在社會教育中也起到積極的作用,螢火蟲的熠熠之光照亮孩子的整個人生之路,在任何時候,“螢火蟲”精神也就是積極的社會責任感就随之而建立。
(曹成全教授)
投放儀式結束後,為了深度探索螢火蟲在小學教育中的綜合作用,沙河源小學季志彬校長還主持召開了“螢火蟲科普及思政教育座談會”,正式啟動螢火蟲教改項目,對螢火蟲養殖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了探讨,以期用螢火蟲來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創新力、閉環思維能力、勞動意識等等。
季志彬校長還向熊貓家長會談到:學校将成立專門的“教師螢火蟲協會”,“學生螢火蟲學會”,開啟螢火蟲養殖、科普課程校本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此階段能為孩子們扣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同時也打造出最具學校特色的一張“教育名片”。
(季志彬校長正在投放陸生螢火蟲幼蟲)
熊貓家長會還了解到,6月23日,沙河源小學還将以“許願螢火蟲,感恩母校情”為主題舉行首屆“螢火蟲特色”小學畢業活動。屆時,活動将在沙河源小學校開幕,并在校園一角的“許願樹”上挂滿螢火蟲的許願瓶,等待着孩子們許下心願。家長和孩子們會陸續走進校園,拍照留念,并寫下心願貼紙,貼在螢火蟲“許願樹”上。成千流螢盡情飛舞,星星點點,宛如童話世界,也将給孩子帶來此生難忘的畢業典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