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互聯網”和“互聯網 ”?
①二者視角不同
“互聯網 ”更多強調“逆襲創新”。大體而言,電子商務是互聯網向商業的逆襲,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向金融業的逆襲,互聯網傳媒是互聯網向傳媒業的逆襲……這種由“新”向“舊”的突入式擴張,已經造成了強烈的震撼,而且這也許隻是開始。
“ 互聯網”則更多強調“順勢創新”。比如工業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等,主要是傳統行業以既有業務為基礎,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理念,提高為用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②二者優勢不同
“互聯網 ”有新技術優勢、體制機制優勢和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容易産生爆發性增長。
互聯網技術是基礎,再加上其優惠的價格、便捷的操作、舒适的體驗,足以赢得巨量消費者。
如果再在體制機制上做一點突破,其爆發力往往令互聯網企業自己也始料未及,比如,在利率管控的大背景下,一些互聯網金融産品就能以資金回報率上的小小差異,把原本在銀行的龐大存款吸引過去,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和争議。
相對而言,“ 互聯網”擁有的是存量優勢、行業标準優勢和公信力優勢。一方面迫于外部特别是互聯網企業的壓力,一方面迫于内部問題導向的壓力,傳統企業正熱情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自身服務客戶的能力。利用互聯網對自己進行自我創新甚至自我革命,具體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可能命運各異,但總體上這條路是符合“繼承—創新—再繼承—再創新”這條曆史邏輯的。
③兩者主導者不同
根據上述兩個不同之點推論,“互聯網 ”的主導者往往是互聯網企業,從技術、商業模式、資金、人才等方面看,都是互聯網企業主導着融合進程;“ 互聯網”則正好相反,主要是傳統企業在主導着融合進程。
簡單來說,“互聯網 ”是以平台為主導的一場營銷戰略,“ 互聯網”是商家自主的一場營銷戰略,而兩者最核心的利益就是客戶的歸屬問題。在這個營銷戰略過程中,“互聯網 ”就是一個公域流量,客戶永遠歸屬于平台;而“ 互聯網”就是一個私域流量,客戶永遠屬于商戶,商戶可以真真确确地體會到“我的客戶永遠是我的”這一真理,而商戶要做的隻需把線下産品帶到了線上,借助互聯網平台,開展各種營銷,既拓寬了産品的銷售渠道,還能永久鎖住自己的客戶。
我們為什麼建議實體商戶要選擇“ 互聯網”?
“ 互聯網”可能沒有“互聯網 ”那樣更能快速創造增量,創造新的經濟,但是在“ 互聯網”的形态下,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賦能,拓展各方渠道,能更好地把握及鎖住自己的客流,真正做到利用互聯網來增加商家自身産品/服務的效率,實現客源和銷售渠道的量變,把客戶緊緊地握在自己手裡,這不就是我們經營生意的初衷和最終目的嗎!
“ 互聯網”是如何賦能傳統企業“升級打怪”?
以母嬰行業為例,可利用母嬰平台,借助營銷系統工具,融合平台現有的資源,實現跨界合作(異業合作)、預訂購營銷、以及多渠道分銷等多種營銷模式,給自家門店帶來流量、鎖住客戶,以達到長期盈利的終極保障。
在選擇母嬰平台入駐的時候,其中商家應該要關注的關鍵點是:我們走的是“ 互聯網”思維,入駐母嬰平台,是為了打造一個“私人”營銷空間,實現從資源拓展、資源管理到資源轉化的轉變,隻有幫自己和自己的門店實現逆襲,這個母嬰平台才能真正做到賦能傳統企業“升級打怪”。
今天就探讨到這裡,歡迎有想法的友友留言給我們一起深究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