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特色,鍛造新優勢 ●齊漲價,留住好老師 ●轉公辦,民校或分流
中大附中日語特色班,學生感受日本禮儀 校方供圖
策劃/黃麗娜 蔣隽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隽 實習生 謝小蕾 梁凱靜
羊城晚報“公民同招一周年”系列報道今天推出第二篇“民校變局”——
記者調查發現,“公民同招”之下,廣州民辦初中學校生源結構改變,優質民校“學霸”有所流失。如何繼續“笑傲江湖”?不少民校紛紛漲價或正在漲價路上,以提高師資待遇、保持競争力;優質民校踏上拼特色、強内功之路,打造外語、科技等特色教育;還有民校選擇轉為公辦……
學生故事
搖進優質民校的中等生,從C層躍升A層
去年小升初新政實施,東怡小學的王志萌同學在2000多人的搖号“運氣大比拼”中“勝出”,升入廣州市華師附中番禺學校(簡稱“番禺華附”)。但初入學,小萌幾次數學考試都隻考了40多分,被分到C層,急壞了家長。
番禺華附的語文、英語、數學,按學生成績分為ABC三個層級,分層走班。小萌爸爸擔心,孩子分到C層被貼上成績不好的标簽,就此“定性”。而事情的走向,令他意外又欣慰。
番禺華附初一年級有兩個數學C層班,班主任分别由副校長古敏鋒和年輕女老師周依雯擔綱,師資安排有斟酌:一位是高級教師,有資曆、有經驗;一位雖初出茅廬,但熱情、有耐心。
小萌所在的周依雯班級共有41名學生。周老師從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入手,每周對每個學生進行一次作業面批,結合學習狀況進行談話并給出建議,“傾聽學生的心聲,比如為什麼數學成績不好、為什麼不感興趣。”同時,根據學生狀态和反饋調整上課節奏,“不會一味放慢速度,而是給學生做适當的能力提升。”周老師說。在這種方法下,小萌逐漸喜歡與老師交流數學問題。
有一次作業,十題裡小萌錯了七題,70%的錯誤率讓爸爸“心涼”。“沒想到老師不但一題一題給兒子私下講解,還在課堂上表揚他‘愛提問’。”小萌爸爸說。
掌握了正确的學習方法後,小萌會做的題目越來越多,輔以表揚“助攻”,他自信心大增,逐漸體會到了解決問題的快樂。“解出答案心情會變得很好,有成就感。”初一上學期期末,小萌數學考了100多分,提升了60多分,從C層班“飛躍”到A層班。
民辦學校變化
生源改變 不再是整齊、優秀的“一把蔥”
“公民同招”對優質民校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最大變化就是生源從扁平變得立體。”廣州市荔灣區四中聚賢中學校長周偉驅表示。
“有的學生語數英每科都是100分,有的學生三科加起來還不到100分。”一所優質民校的校長告訴記者,過去該校八成學生都是程度相近、分數較高的學生,去年“公民同招”後,本屆初一呈現好中差3:5:2的分層。
番禺華附古敏鋒副校長說:“去年學校招528人,2000多人報名搖号。往年初一新生參加區統測,平均分一般高出番禺區平均分70多分,而去年初一新生隻超30多分。”
“公民同招”之後,民辦學校不能“掐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校電腦搖号派位。且民校原則上都在區内招生,有寄宿條件才能跨區招生(不超50%)。
據統計,2020年招生的198所民辦學校中,有85所需要搖号。其中最火爆的白雲區培英實驗學校,2700多名學生搖99個學位,競争比約27:1;中大附中錄取比逾20:1;二中應元學校錄取比16:1;明德實驗、培道實驗、番禺華附等均是約五個學生競争一個學位。
這意味着,民校生源結構改變,尤其是優質民校,從“全學霸”梯隊變成好中差都有,學生不再是整齊、優秀的“一把蔥”。
教學變革 一生一案、分層教學、課堂改革
面對不再整齊的生源,民校怎麼辦?管理和教學兩方面都需做出調整。
“生源的改變不僅僅體現在分數上,也體現在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上。”中大附中校長嚴欽熙說,生源變化後,對校紀校規感知弱、上課講話、拖欠作業、語言無忌等現象增加,學校要從基本的禮儀禮節、言行舉止、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好學生工作。
管理方面,中大附中對初一新生進行了言行舉止和學習習慣的專題教育。教學方面,要求老師把小學五六年級的内容簡潔明了地過一遍,根據實際情況放慢教學速度;對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制定一生一案的輔導方案。
番禺華附龔德昌校長介紹,為應對“公民同招”,學校2019年就開始探索校内分層走班。“12個行政班平行分班,但語數英三科分層走班。每科分ABC三層,且專為C層新建兩間教室,最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最好的教學環境都在C層班。所有教分層走班的老師每月多1000元教研津貼。其他老師每人教兩個班,而負責C層班的老師隻教一個班。”
白雲省實校長楊鮮亮告訴記者,該校正進行課堂改革,探索深度學習課堂。例如,初一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的課堂,不再是老師按PPT逐一介紹作者、時代背景、文化常識,學生被動學習;而是課前老師将資料全部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行閱讀,找出詩歌内容情感的聯系,發現問題并作分析,最終獲得對詩歌内容情感的理解。
創新路徑 打造外語、科技等特色教育優勢
“大阪燒用日語怎麼說?”中大附中初一日語特色班的孩子,對着一桌食材不斷發問。課堂伊始,外語組專職日語教師勞翠月對大阪燒的來源、制作步驟、文化曆史等娓娓道來,最後進入孩子們最期盼的自己動手烹饪環節。
據悉,初一一年,同學們要在日語家政課上學做大阪燒、味噌湯,縫包包,對比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在學習獨立生活技能的同時,關心、關注生活與社會,學習批判性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另一邊的德語特色班,外語和化學“相遇”。學生們在學習一些德語化學專有名詞“試管”“溶液”等後,在德語版的實驗指導下,嘗試銀鏡反應、探究PH值的奧秘、觀察土豆和碘水産生的化學反應,最終完成德語版的實驗報告。
德語老師吉可心介紹,這叫CLIL教學,即内容和語言整合教學法,将學科學習和語言學習相連接,二者不分主次、同等重要,并且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這是優質民校創新路徑、特色辦學的縮影。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州中學名譽校長吳穎民表示,傳統優質民辦學校面臨加強内功、打造特色的挑戰,未來須靠質量和特色吸引一些家庭放棄免費公辦教育前來就讀。
穩住師資 一年來全市至少14所民校漲價
去年“公民同招”靴子落地後,民辦學校就掀起了漲價潮,今年漲價趨勢有增無減。據了解,一年來廣州至少14所民校漲價,有的每年學費漲到八九萬元。
3月16日,番禺區發改局官網公布了六所民辦學校的收費标準批複,漲幅較大的為恒潤實驗學校和大石會江實驗學校,每年學費分别增長3萬元和約1萬元。此外,天河省實2020年初中學費為87000元/年,比2019年的4.9萬元上漲了近4萬元;白雲廣附實驗2020年學費為61120元/年,比2019年的2.6萬元/年暴漲135%;二中應元2020年學費上漲17.4%;番禺執信上漲9.5%,達57640元/年。
還有一波民校正在漲價的路上。記者了解到,多家民校已向發改部門上報漲價申請,正在等待批複。其中,中大附中提出的學費标準是8萬元/年。
民校為何紛紛漲價?“民辦中小學漲價是必然的,因為成本高了。”吳穎民告訴記者,“公民同招”之後,面對不再整齊的生源,民校必須提高師資待遇留住好老師,并加大軟硬件投入研發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據了解,目前廣州民辦學校的教師待遇普遍低于公辦學校,增長的學費有相當一部分首先投入到了提高教師待遇上。
龔德昌說:“如果招不到人、留不住骨幹,其他都是空談。兩年來學校增加投入500多萬元用于提高教師待遇。貢獻大的老師多勞多得,教師工資普遍上漲,目标是與公辦學校教師待遇相當。”
行業變局 部分民校或轉公辦或黯然退場
3月22日,廣州市教育局宣布辦學19年的廣州廣雅實驗學校(荔灣廣雅)從民辦轉為公辦,更名為“西關廣雅實驗學校東風西路校區”。業内人士認為,未來廣州義務教育階段一些民辦學校或面臨轉公辦、自願退出、被動淘汰的“宿命”。
2017年實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禁設義務教育階段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一些條件成熟、符合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又有财力接收的民辦學校,将陸續轉為公辦。
“義務教育階段,一些民辦學校的退出、淘汰是必然的。”吳穎民表示,過去除部分提供優質特色教育的民辦學校之外,大部分民校是為沒有戶籍但又進不了公校的群體服務的。随着政府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權利的全面保障,以及政策對民辦教育質量的要求提高,這些普通民校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其減少是必然的。
建議
公辦和民辦學校持續變局,學校應如何應對?需要怎樣的政府監管和保障?家長們又該如何調整育兒經?
嚴懲違規招生,構建良好教育生态
吳穎民指出,未來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學校,都面臨生源選擇性降低、多樣性增加、同台比拼加劇的趨勢。學校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分層走班、因材施教;二是打造特色,鍛造優勢。
同時,政府部門應嚴厲處罰違規招生行為,輔以教育評價改革,構建教育良好生态,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公民同招、指标到校、就近入學等招生制度的改革,都旨在使教育生态更為健康。
家長目光放長遠,培養計劃拉長到9年
去年新政“吓”到了不少家長,連娃還沒上小學的,都四處打聽怎麼辦。
公民同招,“‘佛系’小升初”時代,沒有近在眼前的升學壓力,孩子的培養計劃拉長為九年。雖然每個家庭的教育觀念不同,但大部分小學生可能都不必着急參加各種輔導班、補習班了。記者從多家培訓機構獲悉,新政下小學學科補習的學生明顯減少,有的機構減少40%左右。
面對小升初新政,專家建議家長們調整對孩子的培養目标。小學階段,更重視擴展孩子未來學習的能力,而不是一時“裝進了多少東西”;讓孩子自由發現、探索興趣,對世界保持好奇心;注重體育鍛煉、培養強健體魄,有體力應對未來的學習和競争。
專家觀點
“公民同招” 關鍵在整體提高 公校辦學質量
□熊丙奇
實行“公民同招”、電腦搖号政策,從根本上說,是為了緩解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焦慮。但必須意識到,與這一招生新政相配套,還需政府轉變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切實縮小公辦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差距,也需公辦、民辦學校均轉變辦學理念。否則,如果事實上存在公辦學校間的辦學質量差距,實行新政後,家長的擇校焦慮會依舊存在,熱門的公辦學區房價格會飙升。
“公民同招”,對公辦、民辦學校都是挑戰。此前,輿論比較關注的是民辦學校在新政下的出路。由于不能再“掐尖”招生,原來的“優質”民辦學校失去生源優勢後,應該從招進好學生到教出好學生,探索有特色的個性化教育。而其實,公辦學校的表現,對這一新政的推進更關鍵。
在學生不能再通過選擇民辦學校實現擇校後,如果公辦學校辦學質量不均衡,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優質公校學位房、學區房熱,家長通過買房實現“擇校”。據媒體調查,這一現象在大城市已經出現,熱門的公辦學區房價格有較大幅度增長。二是如果對口學校薄弱,家長會有所不滿。有條件的家長會送孩子去校外培訓機構,推升培訓熱。
這就對原來的薄弱學校提出更高要求。提高辦學質量,一方面需要這些相對薄弱的學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如項目式、探究式教學。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在這方面,需要思考采取怎樣的思路來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據媒體報道,針對廣州推進新政後的義務教育發展,有專家分析,未來,一批曾經的“普通學校”有望憑借教學改革成效逐漸獲得認可,成為新晉“名校”。這看上去很美,然而,“名校論”在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合适的。我國義務教育法明确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校、重點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應大力建設的是“标準化學校”,确保所有學校的辦學标準一緻。在此基礎上,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辦出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個性。
在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民同招”的同時,我國各地也在推進中考改革,其中令家長頗為關注的是優質高中名額分配政策,指标到校比例提高。與“公民同招”一樣,名額分配政策也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外圍措施,最終落腳點還是要提高每所初中的辦學質量。否則,多數家長并不會因為有名額進優質高中,就不再選擇去優質初中,他們更重視孩子接受初中教育的過程。而且,如果初中學校辦學質量差距大,也會影響名額分配政策的推進。
(作者是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來源:金羊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