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

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5 03:51:10

《捕蛇者說》

唐代.柳宗元

永州之野産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禦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瘘疠,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餘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複若賦,則何如?”

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柳宗元捕蛇者說)1

《捕蛇者說》寫于作者被貶到永州時,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柳宗元的貶地永州,在當時是相當荒僻落後的地區。而且司馬是刺史的助手,有職無權。柳宗元在這裡住了将近十年,到元和十年才被改派到柳州當刺史。在刺史任上,他"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取得顯著政績。但因長期内心抑郁,健康狀況惡化,病死在柳州,僅四十七歲。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捕蛇者說》揭露了當時“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會現實。文章由異蛇引出異事,由異事導出異理,即由蛇、征蛇、捕蛇、捕蛇人、捕蛇者說依次刻畫描寫,以蛇毒與賦斂之毒相對舉而成文。叙事開篇,因事而感,因感而議。全文先事後理、因前果後,處處設比,文風委婉曲折,波瀾縱橫,脈絡清晰,層層遞進。

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柳宗元捕蛇者說)2

内容結構上,作者以“蛇”為線索,步步深入地展開文字。全文以蛇開篇,至蛇收束,其中按照産蛇、募蛇、捕蛇,到捕蛇者、捕蛇者說的順序步步遞進,最後得出結論。雖然題為“捕蛇者說”,卻不徑從蔣氏叙起,而從“永州之野産異蛇”下筆。

蔣氏的這番話,繼續運用對比的手法:以他“以捕蛇獨存”和鄉親們“非死則徙”相對比;以他“弛然而卧”和鄉親們的驚恐相對比;以他“一歲之犯死者二”和鄉鄰“旦旦有是”相對比,說明捕蛇之不幸,确實“未若複吾賦不幸之甚也”。文章從多角度進行對比,從各層面揭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死亡與生存的對比:文章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毒”。鄉鄰的痛苦是“旦旦有是”;而蔣氏“一歲之犯死者二焉”。諸多對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題。

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柳宗元捕蛇者說)3

北宋文學家蘇轼: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明末清初藏書家、文學家孫琮《山曉閣選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四:“隻就“苛政猛于虎”一語,發出一篇妙文。中間寫悍吏之催科,賦役之煩擾,十室九空,一字十淚,中谷哀猿,莫盡其慘。然都就蔣氏口中說出,子厚隻代述得一遍。以叙事起,入蔣氏語,出一“悲”字,後以“聞而愈悲”自相叫應。結乃明言著說之旨。一片憫時深思、憂民至意,拂拂從紙上浮出,莫作小文字觀。”

明朝進士林雲銘《古文析義》卷十三:“按《唐史》,元和年間,李吉甫撰國計簿,上之憲宗。除藩鎮諸道外,稅戶比天寶四分減三;天下兵仰給者,比天寶三分增一。大率二戶資一兵,其水旱所傷,非時調發,不在此數。是民間之重斂,難看可見。而子厚之谪永州,正當其時也。此篇借題發揮,總言賦斂之害,民窮而徒,徒而死,漸歸于盡。凄咽之音,不忍多讀。其言三世六十歲者,蓋自元和追計六十年以前,乃天寶六、七年間,正當盛時,催科無憂。嗣安史亂後,曆肅、代、德、順四宗,皆在六十年以内,其下語俱有斟酌,煞是奇文。”

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柳宗元捕蛇者說)4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愚溪",漢族,祖籍河東,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柳宗元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等并稱為 "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唐代宗大曆八年出生于京都長安。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貶永州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元和十年春回京師,不久再次被貶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柳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劉禹錫、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寫的捕蛇者說(柳宗元捕蛇者說)5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