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微信通過好友驗證時,第一時間便是去翻看ta的朋友圈,因為朋友圈記錄了ta生活的點滴,我能通過這些點滴快速地了解ta是怎樣的一個人,遇到相投或者有趣的動态,都能讓我覺得和ta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
而後來,再去翻看好友列表裡,點開他們的朋友圈,幾乎是清一色的三天可見,有的甚至幹淨得隻剩下一道橫線。
我一直都以為是大家成熟了,開始不喜怒都形于色了,所以也就沒有了那麼多七彩斑斓的動态,可現在我才發現,原來不是人們不發動态了,而是動态都設置了僅自己可見。
好友跟我吐槽說公司新來的畢業生,小姑娘獨自一個人在大城市努力地生活,屁大點兒事都能發個朋友圈,有喪喪的,也有勵志的,不過也不多,幾乎是隔天一條。
我很是疑惑:難道好友也覺得屁大點兒事都發朋友圈的人是沒見過世面的人?
繼而,好友才說道:我隻是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曾經的自己也是隔三差五地用朋友圈記錄着自己的生活,認真地記錄着,不會想太多,更不會因為一些不相關的人的評論而不開心。
額,想想确實也是,以前發朋友圈的時候,想發什麼就發什麼,雖然有時候發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真的是無所顧忌,不會想太多,而現在不僅是三天可見,有的還是僅自己可見,還有的甚至直接關了朋友圈。也許是因為人們越來越習慣将自己隐藏了吧。
你呢,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不想關心自己的人難過?不想讓不喜歡自己的人暗自竊喜?怕他們覺得你太矯情?怕想讓看見自己朋友圈的人不在……
記得曾在網上看過的一句話:别人看我的朋友圈幹幹淨淨,其實我發了很多很多都是僅自己可見,那些真正讓我難過的,我從未向任何人提過。
大概吧,成年人的痛,都在朋友圈:僅自己可見。
那些不發了的朋友圈,不是真的不發朋友圈了,也不是想說話的人就在身邊了,而是所有的話都藏在了心裡。
那些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啊,隻是想告訴别人自己的現狀不好,卻又害怕他們說自己矯情。久而久之,随着時間的沉澱,那些被沉寂和遺忘的"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也就逐漸失去了意義,自己也關閉了心房,最後也就帶上了面具。
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裡,有些心情,隻有自己懂,有些黑夜,需要獨自走過。
一個朋友就曾坦言過:有一次難過時,順手發了一個朋友圈,然後等了好久,都沒人點贊,我默默地删了,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僅自己可見。後來的後來,索性就把朋友圈關了。
畢竟,每個人的生活裡都有不容易的部分,隻不過在屏幕外自我消化着,我們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堅強,也不會有那麼多人真正的關注到我們。
後來,我們也就變成了在朋友圈看起來是一個過得還不錯的大人,那些崩潰了又被自己自愈的時刻仿佛無迹可尋。
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總是會删掉一些動态,那些不想讓人看見的,隻是想要保護自己最後那一點孤獨的倔強吧。
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是為了不給朋友們帶去喪的情緒,畢竟不快樂總是有的,但選擇不打擾,自己默默承受就好。
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你的感受,因為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也沒有人去猜測你的所思所想,因為你對ta來說隻是衆多凡人中的一人。
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藏着一份僅自己可見的悲傷,隻是為了安慰自己,那個感到焦慮的自己,或者是情緒低落的自己。
……
忽然想起,那次很久不發朋友圈的我因為心情不好而發了一條動态宣洩着,不到幾分鐘,感覺不好便删了,可是有一個不常聯系的好友給我發了消息問怎麼了,是不是不開心,然後在努力地逗我。
一瞬間,手機這頭的我,所有委屈都用眼淚噴發了出來,哭了一會兒之後我覺得,人間還是值得的,而她也告訴我:因為在我最難過的時候你也曾這樣陪伴過我。
生活不都是這樣嘛,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總有一些人,一些愛,會陪伴着你前行,讓你撕掉面具,做回最真實的自己。
是的,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他人閱你的朋友圈或者動态為不同版本的你,所産生的彷徨、不安和恐懼都該學着釋懷,畢竟生活是自己的,不必受他人的指指點點,也請勿活在别人的狹隘的嘴上。
真的,我的朋友圈依然由"我"做主,即使我是在用盡全力痛苦又快樂地活着。
文/一隻喜歡魚的狗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以我之筆觸你之情;以其之故動你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