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何很多人會選擇移民

為何很多人會選擇移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1:41:00

為何很多人會選擇移民?要我說,中國人移民最缺的其實就是氣魄二字我們文化裡有所謂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但我觀察到許多中國人是真隻有等到“光腳”了他才開始不怕穿鞋的但凡還有所謂一點點可憐的生路和希望,他就不敢冒險,不得不說實在是太溫順了當年我在哈爾濱讀書四年,畢業來了歐洲正好趕上08年金融海嘯引起的失業潮,09-12年那幾年我是見了不知道多少次歐洲人上街舉牌子燒車砸店,我就聯想到我在東北四年的見聞,讓幾十上百萬産業工人下崗失業,居然啥事兒沒發生?德法這種國家别說十來萬,你敢讓一個城市突然失業幾千人,你就等着明天看街上無限制格鬥吧作為山城人我自認還是多少帶點痞氣的,後來在海外我也是不止一次勸說很多受欺負的老華人,别怕,别怕,跟他硬到底,奈何遇到的多數我看起來還是慫,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為何很多人會選擇移民?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何很多人會選擇移民(移民真的很容易嗎)1

為何很多人會選擇移民

要我說,中國人移民最缺的其實就是氣魄二字。我們文化裡有所謂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但我觀察到許多中國人是真隻有等到“光腳”了他才開始不怕穿鞋的。但凡還有所謂一點點可憐的生路和希望,他就不敢冒險,不得不說實在是太溫順了。當年我在哈爾濱讀書四年,畢業來了歐洲正好趕上08年金融海嘯引起的失業潮,09-12年那幾年我是見了不知道多少次歐洲人上街舉牌子燒車砸店,我就聯想到我在東北四年的見聞,讓幾十上百萬産業工人下崗失業,居然啥事兒沒發生?德法這種國家别說十來萬,你敢讓一個城市突然失業幾千人,你就等着明天看街上無限制格鬥吧。作為山城人我自認還是多少帶點痞氣的,後來在海外我也是不止一次勸說很多受欺負的老華人,别怕,别怕,跟他硬到底,奈何遇到的多數我看起來還是慫。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因為移民這個東西,可以很難,也可以很容易。你像我,碩士工作加讀博,前後小十年才拿到個永久身份,難不難,難。那黑人,阿人,運輸船船底趴着過來,黑個一兩年上街打滾也跟我有一樣的身份,難嗎?我看也沒那麼難,至少如果選對發達國家,你最後達到同樣的生活狀況肯定比國内簡單。這方面,國内多數省份要向南方某幾個省份的朋友學習,當然我不是叫你們去學那些偷雞摸狗的技巧,而是要學這股精神,離開了中國,你就要活得比原來更狠才行。

我認識一位哥德堡的福建大哥,這位大哥在哥德堡搞搬家,跑腿,房産中介,庭院打理什麼都幹,用他在朋友圈簽名的話來說就是:有活兒就行,給錢就幹。這位大哥我很早就認識,原來在沃爾沃的時候請他搬過家,價格非常好,而且人細心熱情,口碑很好。我跟他聊天的時候知道,這位大哥不太識字,瑞典駕照過不了理論考試(類似國内科目一),花錢買的東歐駕照在申根區用;不講瑞典語,學不會,更不會講英語,甚至普通話都說不利索,你跟他微信打字他給你發語音,那個語音都轉換識别不出來(我憎恨60秒語音就是從他這裡開始的。。)。他自己就跟我直說了是偷渡過來的,他先來,再接老婆孩子,老婆中餐館上班然後做點糕點掙外快,車内長期播放閩南台灣金曲,無一不勵志向上,給人一種十分陽光的感覺。。

我當初問過他為什麼來瑞典,怎麼來的。他就直接跟我說原來在國内幹過武警,退役之後找不到工作,文化不行去跑卡車,跑兩年身體跑壞了,聽同鄉說歐洲掙得多不累就湊了錢坐船來了,先到越南,再到東非,再到埃及然後意大利上岸悶罐車拉到瑞典,當時正好在播絕命毒師最後一集,我心裡想的就是你這套服務在美國能賣好幾十萬美元。然後上岸之後瑞典不像英國法國,有很多華人已經站住腳了,那年頭真沒幾個中國人,這位大哥上岸之後就是一個中餐館一個中超的問,什麼都幹,不給錢都行,包吃住就行,不答應就賴着。他親口跟我說被警察抓進去兩次,進去就是兩眼一閉,啥都不說,餓了就鬧要吃東西,那會兒叙利亞難民潮厲害得很,警察根本管不過來,連他國籍都不知道又怎麼遣送?關兩天就往福利機構送,吃飽喝足之後兩腿兒一蹬跑路就行了。

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說當時有人覺得他這人夠狠,讓他幫忙帶點東西,他一聽肯定不是走私就是毒品,拒絕了,說我和别人不一樣,我來這兒是要最後過日子的。但是他也幹點擦邊球的事情,比如跑去波蘭或者德國給别人買iPhone,然後坐船回來因為一般沒檢查,利用價差賣給土人或者印度人賺過錢。

就是這樣的氣魄最後花了兩年多才存到錢買了駕照和一輛小車開始在華人圈子裡跑運輸和跑腿,我15年年底搬走哥德堡之後沒有再和他見過了,但是看他朋友圈老婆孩子都已經接過來了,現在肯定也有了身份了。瑞典法律規定隻要你黑夠年限是可以轉正的,如果能證明你現在有能力有收入甚至還允許你和家人團聚呢。

所以之前很多人覺得Nika的經曆很誇張我是真覺得見識不行,這位大哥跟Nika比我覺得比Nika離譜多了,至少Nika還是正兒八經上學在澳洲拿身份的,這位是從一開頭就沒考慮過任何移民局上明文寫着的移民途徑。

像他這樣的我還認識一位,在斯德哥爾摩,是我在愛立信的時候點外賣的時候認識的,因為我老是點同一家外賣,最後認識了一位叙利亞老哥,在斯京幹外賣。這位在14年的滾滾大潮中跟許多難民一樣,先走土耳其然後坐船去希臘接着北上過境匈牙利和波蘭,但是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是他沒有選擇留在德國或者去往法國,而是繼續從丹麥到了瑞典。至于為什麼不去丹麥是因為丹麥抓難民抓得嚴,難民潮那會兒我記得很清楚,哥本哈根口岸隻要難民說我要去瑞典他們直接放人讓你過境丹麥。。。

這位也是一樣的大同小異,在斯京幹外賣,幹各種黑工,當水果蔬菜小商販,甚至還去給人家遛過狗,我因為和他還比較聊得來互相加了WhatsApp,他最後在20年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買了特别偏還是危險區(槍戰區)的小居室(主要是因為他收入不穩定不太能貸款)。他邀請我去新房落戶,我開着我那個XC60進那個區所有人都盯着我看。。。繞着開了兩圈找不到一個充電樁。這位老哥和福建那位有個不同,這位來了幾年以後簡單英語和瑞典語基本都能說得比較流利了,尤其是瑞典語,雖然移民口音極重但是還是能交流。他也是運氣好,疫情這兩年斯京房價暴漲一波,我估計他現在是買不起他當時那個小居室了。

之前有人批評我說我總是站在我這種“知識分子”“人上人”的角度去考慮海外華人的生計問題,但是恰恰相反,我從多年前我就在仔細觀察甚至想要成為那些華人社區中最平凡的角色。我這個人對手藝人,工人和小産業主有天生的極大好感,因為我小時候的重慶,那會兒的社會氛圍裡面這些人給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回憶,我反而不喜歡後來遇到的很多“讀書人”。

我講這兩個人例子就是因為我覺得現在所謂的“潤學”,極大落入了一個中國中産階級的中式思維陷阱也就是“接受考核”-“得到認可”-“融入主流社會”的移民過程。移民西方發達國家不是像你移民上海,要先考個研究生落戶,再發财買房,最後托關系把孩子送進好學校和那些老上海一起開家長會。并不是這個邏輯,至少西方社會的主流移民那些穆斯林黑人從來不是這個邏輯,甚至印度人雖然也有一點,但是也不像中國人那麼嚴重。人家就是能狠能橫,往你這兒一躺我就要吃你的稅收用你的福利還要用你的政治正确為我的家庭牟利。很多華人恨這些人,看不起這些人,我看是真的好笑,白人都沒敢吭聲,你自己沒這個本事和勇氣怪人家投機成功?

我的潤學就是最普通人的潤學。不要等到你覺得你在國内沒米下鍋了才考慮潤出來,但凡你主觀認為你的生活在國内沒有什麼希望了,你就該甩下包袱全力往外走。不要太在乎你之前在國内什麼學曆,一個月有幾千塊錢,什麼街邊的美食,安全的社區,你都有這些還能過得這麼痛苦那就說明這些東西對你沒這麼值得留戀。我不想把話說得太直白免得有人說我鼓勵違法,但我的意思大家應該明白,移民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客觀上的網絡鬥獸問題,用數據在那兒比來比去,是一個完完全全極其主觀的舒适問題。比如我後悔從法國來瑞典,很多人不理解,覺得瑞典肯定比法國好啊,但是我就不覺得好,你搬出再多數據論證瑞典閉法國好我還是不覺得,因為我就是在法國更開心。同樣,從A移民到B,并不是說明A和B國一定有高下,這個判斷的作出者不是一個存在的大數客體,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主觀實體。

我正話說完了說點反話,自從我開了知乎的咨詢和私信以來,托神友給北歐的熱度,我不知道接到過多少次怎麼潤北歐的問題,以至于我甚至專門寫了個申博士的文章。我在咨詢中發現這些人最大的問題還是對于出國這件事還是用中式思維套全世界。

比如我遇到過一個咨詢,一個出身學曆不太好的朋友想要申請歐洲的研究生勁進而在當地工作,我跟他說了你這種情況申請好大學是不太可能的,不如去讀德國的FachSchule或者法國的IUT之類的,我不推薦瑞典的職校是因為瑞典職校貴。他對我說他不想去排名這麼差的學校讀研究生,覺得浪費了自己的本科學曆(一個二本)直接給我整無語了,兄弟你不是說好想要找工作的嗎?我推薦的這些都是歐洲就業非常好的專科院校,很多出來比名牌大學生的起薪還要高,你拿着那破排名有啥用啊?這位後來沒有回我了,也不知道想通了沒有。

還有一位是在咨詢裡直接跟我吵起來的,用CS RANKING和四大榜對歐洲學校進行鬥獸。。但他又說了,不讀博,隻找工作,我跟他說找工作看學曆的時候看的不是排名而是reputation,因為地區資源分布不均衡和學校聚集性差異的問題,歐洲有很多的學校不出名但是在當地有極大的就業優勢,你是覺得你在國内上個網能比我這十幾年的移民還要明白是不?好在這位腦子還算正常,最後聽了我的去了一個排名沒這麼高的學校,現在已經在當地實習準備轉正了。

我是覺得國人現在的“機心”真的太重了,做一件事之前謀劃的太多,甚至可獲取的信息已經抵達極限了還在那兒跟擰幹毛巾一樣使勁想榨出點新東西來,與此同時的阿三,綠綠甚至都已經上岸了。現在開了咨詢有時候看着這些人,我是真的氣啊,又氣他們怎麼這麼自大,又氣歐洲華人什麼時候能好起來(其實還是越來越好了)。

說得有點偏了,我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對于一個體面的,在國内已經有一定成就的人來說,移民其實是反而比較難的,因為你的沉沒成本大,合法程序限制多,在合法賽道上的競争對手也強,本質還是要在你出國抵達對岸以前重複進行一場中式競争。

但是對于那些本就沒有什麼積累,沒有什麼技能,說難聽點就是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希望的人來說,移民不該是個很難的問題,至少他智力上不該很難,沒有那麼多需要你去想的東西。但很諷刺的是,很多國内天天講潤的人,其實反而最講體面,對他們來說,潤出去隻是國内卷不赢的一個彎道超車的手段,根本不是想要得到一個安穩但沒有上升空間的發達國家小市民生活,而隻是妄想用自己本就已經在中國出局的智力和家庭,在所謂更簡單的賽道上過“人上人”的生活。所以他們還在國内的時候就在搞網絡鬥獸,出去了還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那對于這種人來說,移民可太難了。

如果你不是這種人,那我建議你從Nika和福建大哥身上吸取一些經驗,移民這個問題對你至少沒有對前一種人那麼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