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深圳市龍華區菜丁·清湖農貿批發市場,市民掃一掃生豬檔口的電子檢疫證明二維碼,就能清晰看到肉品來源、疫病檢測和品質檢驗情況。9月27日,深圳宣布在全國率先實現本地肉品動物檢疫證明電子化,解決了傳統紙質證明出證效率低、不環保、持證不便等問題。
作為每天需要消費畜禽類肉品近4200噸的超大型城市,深圳超過1/2的肉品由本地畜禽屠宰場供應。深圳全市現有4家屠宰場,一年屠宰豬牛羊700多萬頭、雞鴨鵝500多萬隻,一年需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800多萬張,每天要出證近2萬張。“在每個屠宰場,至少需要2名官方獸醫打印、簽發檢疫合格證明,才能由批發商領取出場送至目的地。工作效率低且勞動強度大。”深圳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介紹說。
為改變這種工作模式,深圳探索實施電子動物檢疫合格證明。2020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同意在深圳試點該項工作,深圳成為全國實施動物産品檢疫證明無紙化的試點城市。2021年,深圳在二号屠宰場上線試運行“深圳市畜禽屠宰檢疫管理系統”,随後全市4家屠宰場使用該管理系統。“在新系統裡,官方獸醫可實時上傳電子版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檢驗員也可上傳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肉品流通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深圳市嘉康惠寶肉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不僅實現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電子化,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畜禽屠宰檢疫管理系統的開發使用,打通了從養殖場、屠宰場到消費終端的可追溯監管鍊條。”深圳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表示。具體來說,相關檢驗檢疫人員使用手機、平闆等終端設備,運用地理位置定位、圖像水印、電子簽名等信息技術,就能實時上傳數據。該系統整合了産地檢疫、備案車輛、販運主體、屠宰檢疫等數據,确保宰前、宰後信息關聯,同時聯通全國獸醫衛生大數據、“牧運通”、“中南運豬通”等國家和省級平台,實現了供深動物調運全程監管。
在消費終端,深圳還将電子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與貨主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綁定,通過張貼、懸挂電子檢疫證明查詢碼,方便消費者掃碼查證。
【記者】張秀娟
【攝影】朱洪波
【作者】 張秀娟;朱洪波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