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我愛我校每日追蹤教育熱點,分析新高考政策與報考政策,歡迎關注!
最近在更新新高考、志願填報等相關政策,總是收到部分家長和孩子們的私信或者評論。
弄不清楚自己的賦分分數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到底我考的比賦分低還是高?
無法對自己進行一個準确評估!
今天我愛我校老師給大家再做一次分享,歡迎大家積極探讨!
初步了解一下什麼是等級賦分?我們都知道,高考改革以後,我們山東執行的是3 3政策,也就是語數外 其他3科任選組成等級考試,也就是高考。
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分别都是150分,這三個科目不會進行賦分,按照卷面分計入高考成績;
自主選擇的物化生政史地中的3科呢,卷面分都是100分,考試時間是90分鐘,由原來的老高考的文綜理綜,轉變為分别單獨考試。分數呢,也不再以卷面分計入,而是執行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區間是最高分100分-到最低分21分。
很多家長們表示:為什麼要搞得那麼麻煩呢?不賦分不行嗎?
新高考之所以等級賦分,我們要首先明白,是因為選考機制變了,從原來的文科、理科,到現在的20種組合,但是你所選的組合中的每一個科目的題目難易程度不一樣,比如物理和政治相比,物理一般難度都會比較大,分數普遍比較低,這樣以卷面分計入,肯定不如政治考的多,但是物理考的低不代表這個學生的位次就該排的低,因為題目難度不同,學科的分數性質也不一樣!如果采用卷面分計入總分,不能進行公正客觀的排名對比。
綜上所述,等級賦分重點解決的就是:解決學科之間無法對比的問題,解決學科之間分數不等值問題。另外一個就是依據孩子的卷面分位次來進行等級賦分,賦分後可以保證學生成績的區分度,滿足大學的人才選拔和錄取。所以必須采用等級賦分機制很有必要。
學校教育和學校的概念——小女孩與測試在學校和年級
原始分如何轉換為等級分的?等級賦分,是将每門考試科目學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 、B、C 、C、D 、D、E共8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别為3%、7%、16%、24%、24%、16%、7%、3%。
将A至E等級内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别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具體如圖所示:
瞧瞧告訴你,還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計算方法,用原始分位次/這一科所考人數=系數。比對系數在下表中的第一列在百分之多少以内,從而簡單換算出你所在的各個等級以及賦分區間。(建議收藏)
這個萬能公式可以記一下:
以上就是等級賦分的計算方法。有的家長可能還是會問,為什麼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這個,老師也是解釋不了了。政策終歸是政策。各位家長和孩子們盡快熟悉起來吧,畢竟我們不熟悉還有好多競争對手在路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對于等級賦分,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讨!
作者:小愛老師
每日分享教育政策、新高考政策、報考政策,記得關注,下期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