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皎潔,風翩跹,人間至美是團圓。這個中秋節,對一些家庭而言,意味深長。
2021年1月起,公安部部署開展“團圓”行動,截至目前,已經找到了4302名失蹤被拐兒童。
走過芸芸人海,踏遍燈火闌珊。終于,在這個中秋,這些家庭人月兩相圓。
回家的路,他走了整整17年
回家的路有多長?小超(化名)走了整整17年。自4歲半時在湖南被人誘拐離家後,他和父母骨肉分離。今年中秋節前夕,在廣州增城警方和湖南常德警方的共同努力下,小超一家終于團圓了。17年的苦苦尋找與等候,今年終于有了圓滿的結果。
時針回撥到17年前。2004年6月27日,星期日,4歲半的小超不用上幼兒園,肖女士帶着兒子一早就來到位于湖南省吉首市保險街的幹貨攤開檔。當天早上生意比較忙,小超跟附近檔口的小夥伴一起玩耍,肖女士一邊做生意一邊照看着他。8時左右,肖女士突然發現兒子不見了。
17年前的這個早晨深深地印刻在肖女士的腦海裡。這些年裡,她無數次自責、後悔,多少次午夜夢回都是兒子天真可愛的笑臉,找回兒子成了她和丈夫的執念。
“我們沒有放棄找小超,堅持在‘尋親網’‘寶貝回家’等網站上發布告示,還聯系過電視台欄目組尋求幫助,有什麼消息我們都去确認,可是一直都沒有結果。”肖女士說,直到今年4月,好消息傳來。湖南常德安鄉警方通知她,通過信息比對系統,他們夫妻倆與廣州增城某大學學生阿志(化名)聯體比中。後經親子鑒定,檢驗确認了肖女士夫婦為阿志的生物學父母。
如今的小超早已從萌娃長成了帥氣的小夥子。今年7月,增城警方找到他,委婉告知了他的身世。“我知道我可能不是父母親生的,我依稀記得自己被人用食物誘拐上車,帶到一個地方,後來我外出迷路,才到了現在的家裡。”盡管當年隻有4歲多,但他對被拐的經曆依然留有模糊的印象。在認親活動中,小超與父母互加了微信,雖然錯過了17年,但以後他們有時間慢慢熟悉,重新建立并維系親情。
中秋前夕
失散23年的家庭一家團圓
中秋前夕,萬家團圓。一場溫馨感人的“團圓”行動認親儀式在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區分局内舉行,失散23年的刁某終于和親生父母團圓相認。在認親活動現場,刁某與父母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宣洩着這23年來的思念與悲痛。
1999年4月11日,年僅4歲的刁某像往常一樣在惠城區黃田崗市場自家店鋪門前玩耍,被一名陌生男子用一顆糖拐走。面對自家最心愛的寶貝被拐,刁某的父母心急如焚,立即到公安機關報了警。但因當時的技術和條件有限,公安機關幾經努力卻始終未果。
為了尋找女兒,刁某的父親親手寫了上千張尋人啟事,騎着家中唯一的自行車,一路風餐露宿輾轉惠州、東莞、廣州、深圳各地尋找自己的女兒,并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将尋親信息通過報紙、電台、電視等方式尋找,卻始終沒有發現刁某的蹤影。盡管希望渺茫,但刁某的父母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始終堅信在公安機關的幫助下,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女兒。
2021年5月,汕頭公安采集到一名女子的血樣,經過兩地公安進行的DNA比對和身份核查,确認該名女子就是失蹤被拐23年的刁某。在惠城公安的組織下,刁某一家終于團圓。目前,該案正進一步偵辦中。
遲到22年的團圓
一家三口抱頭痛哭
1999年12月下旬的一天,夏敏和丈夫趙亮在肇慶鼎湖某工廠打工時,夏敏抱着不滿1歲的小安,到市場上挑選衣服。試穿衣服的時候,她暫時把兒子放在一旁,不過幾分鐘時間,試完衣服的夏敏發現兒子不知所蹤。
22年以來,夏敏一家人一直惦念着小安,隻要聽說哪裡有找到失蹤男童的消息,她就會立刻去核實。9月14日11時許,夏敏的手機突然響起,民警告知被拐走了22年的兒子馬上就要回來,請他們于9月18日15時到端州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接兒子回家。
趙亮夫婦激動得連續4晚沒睡着,一家人連夜奔襲700多公裡,從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趕到廣東肇慶市認親。
“我一聽到這個消息,心裡一刻都不想等,連夜開了700多公裡的車,隻想立即趕到這裡。”趙亮激動的心情不止溢于言表。“還有幾個小時,五口之家的團聚就要到了。”在團聚前幾個小時,趙亮在微信朋友圈如是表述。
人間至親是家人,世間至暖為團圓。9月18日15時,當兒子小安在肇慶公安民警的引領下走到面前時,夏敏和丈夫趙亮一把抱住兒子,一刹那間,眼淚瞬間崩堤,嘴裡不時念叨着“兒啊,終于找到你了”“你知道我多想你嗎?”夫婦二人抱着兒子小安淚如雨下,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動容。
廣東已推出
DNA尋親惠民便民措施
免費采樣比對尋親
今年3月,為助力被拐兒童家庭圓夢團聚,廣東省公安廳推出了廣東省DNA尋親惠民便民措施,所有曾疑似走失或被拐的人員及其父母親,可以到廣東省内就近的公安機關派出所或刑警隊求助,免費采集DNA樣本,比對尋親。
部分來源:新華社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于敢勇 、鐘宏連、張丹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邱偉榮、于敢勇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